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概念

2020-09-27 23:00许曼纯
读与写·中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联系实际动手操作

许曼纯

摘要:本论文阐述教师面对小学生,教师如何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巧设各种教学情景,使学生真正能在情境中求知,在求知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概念。

关键词:动手操作;联系实际;活用教材;感悟概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35-0287-01

数学概念是小学生学习数学基础知识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掌握正确的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石。而数学概念一般比较抽象,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小学生来说,学习起来不易掌握,如何使学生准确地掌握概念呢?新课标把“经历、体验”作为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性目标之一,突出了学生在数学概念的获取上,教师决不能包办代替,不仅要使他们理解结果,而且要使他们亲身参与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充分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1.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概念

数学概念往往比较抽象、枯燥、逻辑性强,不易被学生所接受,如果教师一味地照本宣读直接把教材中的概念以定义、公式等形式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看到的将是思维的结果,而看不到思维活动的过程。因此我们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典型的、全面的感知材料,让学生亲自动手分一分、摆一摆、摸一摸,在操作中积累表象,逐步形成数学概念。比如二年级“克和千克”的教学,这两个概念的建立,不能单纯靠观察得到,而要靠肌肤去感觉,靠体验形成的,因此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广阔的操作实践的空间和时间,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在活动中感受体验到克和千克这两个概念。上课伊始我便让全班学生掂一掂一枚2分硬币,学生感受到它很轻,就像一片叶子,再让学生用天平称一称,记一记称量的结果是1克,接着让学生用刚刚建立起来的1克概念猜一猜2枚、10枚……1000枚2分硬币的质量,从而把克的认识扩展到几克、几十克、几百克、1千克,我不断地往台称上投放2分币,不时让学生掂一掂,学生感受到袋子里硬币的质量越来越重,当投到1000枚时我再问一问:1000枚2分硬币有多重?(生:1000枚2分硬币的质量是1000克),我再语重心长地告诉学生:对1000克,也就是1千克。(板书:1000克=1千克)。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是在一系列的动手操作、感受、体验、推理中建立了1克、1千克、1克与1干克之间的联系的,这样一个形成概念的过程既深入人心,这正是“心中悟出始知深”。

2.联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概念

新课标要求:数学概念的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很多数学知识就蕴藏在生活中,因而我们教师要不断创设以学生生活为素材的情境,把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那些不那么正规的数学知识上升发展为科学的结论。如三年级“年、月、日”的教学,“年、月”都是较大的时间单位,理解一年或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需要借助一定的想象力,因此教學时我特别注意选取和学生生活密切的素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事件与时间关系的体验逐步建立“年、月、日”这三个概念。首先从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有重大意义的日子引入:如新中国成立,香港回归、申奥成功、神州五号成功着陆等等,鼓励学生说出这些事发生的时间,让学生初步认识年、月、日知识的同时又可培养爱国圭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练习时再选取生活中处处可见的年历、日历,让学生圈一圈爸爸妈妈生日是哪一天,说一说自己最难忘的是哪一天等等。最后再让学生设想十几、二十年后自己将会做什么,把对时间单位的体会与学生自己理想结合在一起,我热情的鼓励每个学生要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学习。这样教学,我收获到的不仅是孩子们对“年、月、日”的深入了解和灵活应用,而且觉察到在孩子们的心里一颗颗从小学好数学的美好愿望已经在悄悄地萌芽!

3.活用教材,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概念

新课程文化是一种共建的、发展的文化,需要师生参与积极地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新课标指出:教师不再只是教材的执行者,而同时也是决策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引导学生去寻找、收集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变“教教材”为“用教材”,灵活处理教学内容;“化简”书本知识,开放课堂,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到社会中去学习。例如三年级“位置与方向”的教学,三年级儿童思维仍具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依照儿童思维空间方位认知规律,他们依赖于在地图上才能区分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基本空间的能力,脱离地图,在实际生活中,他们便无法知道哪里是东,哪里是西……这几个方位知识的教学不能“纸上谈兵”。因此,我让学生从室内走向操场,在熟悉的环境中找一找早晨太阳所在的位置,告诉学生早晨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东方,背对的方向是西,再让学生伸开两臂,左手指的是北,右手指的是南,紧接着找一找东南、西南等等,然后再让学生说一说校园里的这几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物,动手画一画争做一名艺术型建筑师制作好学校的平面设计图,当在我的一声声“你们真有创意”、“你们是小小的建筑师”等等赞叹声中,学生一方面既亲身体验到方位的知识,另一方面又体会到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少了教师繁琐的讲解,多了学生亲身体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具体而轻松,刻骨铭心。

让我们再一次感性地品味这句话“我听到过,过眼烟云;我看到过,历历在目;我做到了,铭记在心;我体验过,沦肌浃髓”。因此,我们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多样的情境和学习机会,让学生在情境中求知,在求知中体验,在体验中“自然和谐”地理解概念!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猜你喜欢
联系实际动手操作
浅谈如何在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的理论课程教学中联系实际
探究打造高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途径
2016年全国高考物理联系实际试题赏析
发展低年级学生空间观念初探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谈谈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
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