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矮小症患儿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效果分析

2020-09-30 06:28童秀斌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11期
关键词:骨龄特发性生长激素

童秀斌

(福建省厦门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 厦门361006)

特发性矮小症为儿童常见疾病,是导致儿童身材矮小的主要因素。重组人生长激素是目前临床治疗特发性矮小症的常用药物,能够通过促进蛋白质合成、调节内分泌系统等促进肌肉和骨骼的生长[1~2]。但临床上尚无规范的用药剂量标准。我院对不同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特发性矮小症患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的影响以及用药安全性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指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 年1 月~2019 年1月收治的特发性矮小症患儿62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 例。观察组男 17 例,女 14 例;年龄 6~12 岁,平均(8.42±2.47)岁;骨龄 6~13 岁,平均(9.13±1.22)岁;体质量指数(BMI)17.68~33.51 kg/m2,平均(26.68±4.22)kg/m2。对照组男 16 例,女 15 例;年龄 6~12 岁,平均(8.44±2.52)岁;骨龄 6~13 岁,平均(9.11±1.05)岁;BMI 17.68~33.51 kg/m2,平均 (26.70±4.17)kg/m2。两组上述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 版)[3]中特发性矮小症诊断标准,经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结合临床表现确诊;入选前4 周内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等可能影响本研究指标检测结果的药物用药史;临床资料完整;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染色体异常、宫内发育迟缓或先天性畸形者;合并代谢性疾病或内分泌系统疾病者;合并其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合并精神疾病或交流障碍者。依从性非常差无法完成既定治疗方案或中途退出本次研究者按脱落处理。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接受常规营养治疗,包括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饮食控制等。对照组患儿予以小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重组人生长激素(国药准字S20030064)0.1~0.14 IU/(kg·次)皮下注射,每晚1 次。观察组患儿予以大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重组人生长激素0.15~0.2 IU/(kg·次)皮下注射,每晚1 次。两组均治疗12 个月。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骨龄、生长速率、身高、血清IGF-1、IGFBP-3 水平,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用%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骨龄、生长速率、身高对比 两组治疗后骨龄、生长速率、身高均优于同组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后骨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长速率、身优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骨龄、生长速率、身高对比()

表1 两组治疗前后骨龄、生长速率、身高对比()

身高(cm)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组别 n 骨龄(岁)治疗前 治疗31 31 t 8.13±1.22 8.11±1.05 0.091 8.88±8.71±0.701后生长速率(cm/年)治疗前 治疗后P >0.05 1.35 1.28>0.05 3.31±0.22 3.30±0.25 0.253>0.05 12.52±0.81 10.32±0.78 9.249<0.05 107.61±7.95 107.65±7.87 0.028>0.05 127.01±9.25 122.25±8.83 2.865<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GF-1、IGFBP-3 水平对比两组治疗后血清IGF-1、IGFBP-3 水平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 IGF-1、IGFBP-3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 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 IGF-1、IGFBP-3 水平对比(ng/ml,)

表 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 IGF-1、IGFBP-3 水平对比(ng/ml,)

IGFBP-3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组别 n IGF-1治疗前 治疗后31 31 t P 175.25±10.83 174.17±11.05 0.555>0.05 395.92±12.43 343.48±10.38 23.503<0.01 3.27±0.41 3.28±0.45 0.136>0.05 5.60±0.63 4.71±0.52 7.866<0.05

2.3 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例(%)]

3 讨论

特发性矮小症对儿童的身心危害较为明显,严重时甚至引发心理障碍,影响儿童的正常学习和社交。因此,临床医师建议及早采取干预措施,改善患儿的生长发育状态。重组人生长激素是目前治疗特发性矮小症的首选药物,配合一定的营养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儿肌肉和骨骼的生长[4]。国内大量文献报道也指出,重组人生长激素具有增强免疫防御能力、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提高营养物质转换率、促进骨骼生长等作用,对特发性矮小症有显著的治疗效果[5~6]。

IGF-1 与IGFBP-3 是评估特发性矮小症患儿生长发育状况的有效生物标志物。其中IGF-1 属于单链多肽,具有促进机体生长与分化的作用,还可通过调节生长激素的分泌,刺激IGF-1 的产生来发挥促进骨骼生长、调节机体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的作用[7];IGFBP-3 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的一种,能够特异性地与IGF-1 结合而延长IGF-1 的半衰期,进而提高IGF-1 的促进生长作用[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GF-1、IGFBP-3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大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能够有效提高患儿体内IGF-1、IGFBP-3 水平,提升促生长作用。观察组治疗后生长速率、身高均优于对照组(P<0.05),也证实了增加剂量后患儿生长发育情况更佳。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增加用药剂量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已有研究认为,营养物质-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是调节婴儿早期生长的主要物质[9]。在这个过程中,IGF-1 是这一调控轴的重要成员。在脐血中,IGF-1 的含量和母亲的体质量、身高、产前的体质量指数、以及怀孕后体质量增加的程度均表现为正相关[10]。IGFBP-3 是IGF 的主要调节蛋白,对于调节游离的IGF 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延长IGF的半衰期,从而提高IGF 的作用。有学者研究认为,IGFBP-3 的增加能够促进婴儿的生长,因此其水平增加可以改善特发性矮小症患儿的症状[11]。综上所述,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儿IGF-1 和IGFBP-3 水平,且大剂量用药效果更为明显。

猜你喜欢
骨龄特发性生长激素
2387 例儿童青少年骨龄调查分析
整体护理在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评估身高需要定期测骨龄吗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德朗热综合征1例
骨龄预测身高靠谱吗
矮小儿童可以打生长激素吗
不同项目儿童少年运动员骨龄纵向分析与应用研究
特发性腹痛一例
生长激素释放肽-6对大鼠心率昼夜节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