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体操对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体适能的影响实证分析

2020-11-04 09:43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21期
关键词:艺术体操心肺耐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体育部 广东 广州 510420)

前言

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大学生的体质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健康为先,保质保量的开展体育课,既要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要锻炼他们的意志。体适能是指机体具备足够的精力进行日常的学习、工作而不产生疲惫感,还能够有多余的精力享受到活动的趣味,且可以适应突发情况的能力。健康体适能强调身体的健康性,主要指心血管、肺部以及肌肉发挥出最大效率的能力,可以从身体的成分、肌肉的力量、肌肉的耐力以及心肺能力、柔软性等素质进行反馈。

艺术体操是基于音乐背景下进行的自然、韵律、节奏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多样化的动作都能够体现出柔美与艺术的特点,能够表现出协调性、韵律性、优雅性等气质特征,其内容和特点满足现代化女青年的喜好。艺术体操迅速发展,不仅成为高校体育的重要教学内容,同时也是群众体育运动的重要方式。为了更好的定性定量分析艺术体操对于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的影响,本文以某高校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为对象,对比分析课程前后女大学生的体适能,从而了解艺术体操的作用与价值。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某高校2018级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60名为研究对象,所有女大学生均为自愿参与,开展艺术体操选项课教学。所有女大学生均身体健康,无器质性疾病,也无关节、韧带等损伤。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基于研究课题,借助中国知网进行艺术体操、健康体适能等方面的文献查阅,同时对有关资料进行整理,为本次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2)实验法。

①实验对象:随机抽取的自愿参与实验的某高校非体育专业2018级60名女大学生;

②实验时间:每周锻炼3次,每次持续70分钟,连续2学期;

③实验强度:每分钟的平均心率维持在120-140间;

④实验程序:实验前后对所有学生进行数据检测,且测试在同样条件、同等环境中运用仪器进行测量。

(3)数理统计法。

各项数据运用SPSS 21.0实现统计学处理,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运用t进行样本间的比较,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非体育专业艺术体操选项课教学内容

2、结果与分析

2.1、艺术体操运动前后身体成分指标变化

人体主要构成为脂肪、肌肉、水分以及维生素等各类物质,身体成分能够用于对机体机能的评价。身体成分中,脂肪含量上升,肌肉成分随之下降,身体成分还能够体现出人体的代谢水平,脂肪成分增加、肌肉成分下降,机体的代谢能力将随之下降,容易引发多种疾病。BMI指数,也就是体重指数,提供的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后平方得出的数值,该指数为国际目前最常用的评价机体胖瘦情况以及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准。因此,身体成分能够用于人体健康水平、运动是否适用于运动者的关键性参考标准。所有参与的女大学生均进行为期2学期的艺术体操训练,60名女大学生的身体成分指标都有了一定的变化,但变化程度相差较大,艺术体操训练前与后的身体成分是能指标变化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艺术体操运动前后身体成分适能指标变化

数据结果显示,在连续2个学期的艺术体操训练后,参与实验的学生,在身高方面没有明显的改变,差异不明显(P>0.05);体重均有一定的下降,但无明显差别(P>0.05);另外,MBI指数、WHR指数均有着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说明女大学生在经过连续性的艺术体操训练后,身体成分指标方面的改变较大。艺术体操是一种有氧性的运动,长时间的连续运动能够增加脂肪的消耗,进而增加肌肉的面积,达到减脂和塑身的目的。

2.2、艺术体操运动前后心肺耐力适能指标变化

心肺耐力又被称为有氧耐力,是健康适能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同时也是实现持续性运动的基础要件。心肺耐力适能能够反映出机体中心脏和肺部的功能,进而体现出机体新陈代谢的能力和能量的运用与转化能力。因此,心肺耐力又是用于评价机体进行有氧运动的指标,能够体现出机体的工作状态和能力。在连续进行2学期的艺术体操运动后,女大学生的心肺能力适能指标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与实验前相比较,变化非常明显(P<0.05)。实验前后,女大学生的心肺耐力适能指标具体数据如表3所示。

表3 美操运动前后心肺耐力适能指标变化

各项数据显示,在持续进行2学期的艺术体操训练后,女大学生的心肺耐力适能指标发生了显著性的改变。结合表2数据,安静心率实验前后差别显著,实验后的数据下降明显(P<0.05),说明其变化显著;而肺活量、1s率、MVV、VO2max共四项指标,运动后的数据明显高于运动前数据,且差异显著(P<0.05)。根据数据分析得知,经过艺术体操的训练后,心脏的泵血功能提升,肺功能水平也得到提升。

2.3、艺术体操运动前后肌力、肌耐力适能指标变化

人体的生理机能中,肌肉的力量与耐力是重要的体现,要求人们能够通过身体各部位的协调完成肢体动作,同时在动作的完成中需具备较高程度的持续性。于体育项目而言,肌肉适能是指肌肉发挥出最大的力量,肌肉的耐力则是指肌肉群维持着收缩的能力。借助于2个学期的体操运动,60名女大学生的肌肉力量、肌肉耐力适能都有着较大的改变。运动前后的肌力、肌耐力适能指标的改变情况具体如表4所示。

表4 美操运动前后肌力、肌耐力适能指标变化

表中数据显示,在经过2学期的艺术体操训练后,女大学生的肌力、肌耐力适能指标都有了较大的改变。背力、左右手的握力都有了较大的提升,说明实验后与实验前相比,肌力与肌耐力显著增强,差异明显(P<0.05);实验后,学生的纵跳高度增加明显,差异显著(P<0.05);实验后,仰卧起坐的个数增加,与实验前相比,差异明显(P<0.05)。说明,连续进行2学期的艺术体操训练后,学生在肌力、肌耐力适能方面显著增强,表明艺术体操能够强化运动者的肌肉适能。

3、结论及建议

3.1、结论

在完成两个学期的艺术体操训练后,学生的身高和体重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变,但实验前后的值差异不明显(P>0.05),但BMI与WHR指数明显下降,前后差异明显(P<0.05),由此可知,艺术体操能够使女学生的形体更加优美,身体成分健康适能得以提升;参与研究的学生在实验后,安静心率下降,差异明显(P<0.05),肺活量、1s率、MVV、VO2max各项心肺指标方面有着明显的强化 (P<0.05),表明艺术体操能够提升女大学生的心肺耐力健康适能;在背力、左右手握力、纵跳、仰卧起坐等肌力、肌耐力指标方面,实验后的数据明显优于实验前,说明艺术体操能够强化女大学生的肌力与肌耐力适能,且效果显著(P<0.05);另外,女大学生在实验后的坐立体前屈方面有着非常显著的改善(P<0.05),表明艺术体操有助于提升参与者的柔韧健康适能。

3.2、高校艺术体操发展建议

(1)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课程重点性建设。

基于艺术体操的作用与价值的角度分析,高校女学生的学生生涯和步入社会后生涯,艺术体操都能够发挥着重要的价值作用,同时也容易受到女性的喜爱,是女性锻炼身体以及实现塑性的重要选择内容。因此,对现有的教学分析可知,各所学校要注重教师素质的提升,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在教学中,要能够突出并且传达艺术体操的作用与价值,进行运动的意义,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喜爱,并且积极主动的参与运动。与此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从终身运动的角度正确认识到体操运动的教学价值和实用性,并且以此作为高校女生体育课程的重点内容,适应学生不断成长的身体与心理需要。结合学生的身体水平和认知情况,在艺术体操的教学中,注重方法与内容的规划,合理确定学习的时间、练习的次数、运动的内容等,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

(2)加强宣传力度、增加赛事。

校园艺术体操教学中,赛事是推广和宣传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达到教育目标的重要方式。通过艺术体操赛事的开展,能够引起众多学生和老师的参与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其中,借助于艺术体操的赛事既可以了解教学的效果,还能够将教学效果运用于实践中,另外还有助于发掘和培养艺术体操人才,为学生的文化生活提供更多的素材。因此,艺术体操的教学和训练中,要激励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校和院系等多元化的晚会演出,充实他们的动作素材,丰富他们的运动经验,同时还能够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养,具备更好的表现力。

(3)加大对场地、器材资源的开发。

校园需要着重场地与器材资源的投入和开发,通过设备的规划和开发,丰富场地和器材的建设。与此同时,还要根据艺术体操运动的标准要求,建设高质量的场地,购入较高质量的器材与设备,完善教学和练习的物质化条件,为学生创造更为优质的环境,提升他们的学习与练习的积极性。其次,现有的体育场馆设施相对单一,大多数学校按照一般性的要求和谁进行体育场馆的建设,因此其功能也相对单一。因此,在设计和创建艺术体操场馆时,要能够从多功能的角度出发,在项目场地的设计中要能够融合多功能的理念,增加体育场馆的用途。例如,散打或者其他场馆的设置中,要能够同时设置体操、健美操、艺术体操等项目,满足学生多元化的运动需求,提升场馆的使用效率。

(4)艺术体操应以健康为本,重在健身。

艺术体操的教学和训练中,要能够基于学生的健康,关注其健身的作用。首先,结合学生的成长需求,采取单元化的教学方式开展艺术体操教学,引导学生理解且掌握相关知识。例如,艺术体操的理论教学中,可以设立单独的单元,用于介绍竞赛的规则、裁判的知识等,让学生能够系统性的理解相关内容;其次,教学的内容要合理性的搭配,例如徒手动作要能够与轻器械动作结合,提升练习的趣味特点,丰富艺术体操的教学内容;最后,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关注学生差异化成长,引导学生形成练习的习惯,形成终身性的运动理念,从精神角度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和锻炼。

猜你喜欢
艺术体操心肺耐力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心肺血管病杂志》
速度耐力训练的生物化学分析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多面好手 倍耐力全新Cinturato P6
优雅背后的艰辛
浅谈艺术体操的审美体现①
分析现代艺术体操中舞蹈元素的融合途径①
高校艺术体操教学中动作编排与音乐选用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