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与2015年武陵山片区侗族儿童体质动态变化的对比研究

2020-11-04 09:43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21期
关键词:武陵山年龄组男童

(怀化学院体育学院 湖南 怀化 418008)

引言

儿童期是人一生体质水平形成的关键期,对成人后的体质水平有重要影响。武陵山片区是以武陵山脉为中心,以土家族、苗族、侗族为主体的湘、鄂、渝、黔四省(市)毗邻地区,总面积11万km2,总人口为2300多万人,侗族是武陵山片区主要少数民族之一,研究武陵山片区侗族儿童10年间的体质变化特征,全面了解武陵山片区侗族儿童的身体素质、机能健康状态以及变化规律,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儿童的健康水平,减轻山区小康社会发展的经济负担,对顺利推动国家对武陵山区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区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奠定基础,也为新农村体育建设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可行性建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武陵山区侗族人口较为密集的怀化市、湘西自治州部分幼儿园3-6岁幼儿为研究对象,选取该区域参加2005年、2015年国民体质监测的无先天性和遗传性疾病,有一定生活自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接受能力,能从事简单的身体活动和体育活动的3-6岁幼儿(表 1)。

表1 侗族儿童有效样本统计一览表(单位:人)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并查阅已发表的有关体质与健康调研相关刊物,少数民族社会背景等文章的资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科学而全面的参考。

(2)体质测试法。

采用《2005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手册》、和《2015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手册》规定的项目、方法进行测试,测试人员均经过岗位培训,测试仪器采用国家体育总局配发并且审定的体质监测器材。

(3)数理统计法。

获得数据后,对数据进行整理与检验,数据统计使用Microsoft Excel和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身体形态的动态变化

表2 2005年与2015年武陵山片区侗族儿童身体形态指标对比一览表

表2显示,2015年武陵山片区侗族儿童3-6岁儿童身体形态指标与 2005年相比,各年龄组儿童的身高、坐高、体重、胸围都有所增加,各年龄组身高平均增长了2.2cm,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各年龄组儿童坐高平均增加了1.8 cm,除3岁男女童之外,其余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其中3岁女童组、5岁男女童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各年龄组儿童体重平均增加了1.0kg,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其中3岁女童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各年龄组儿童胸围平均增加了0.8cm,除3岁女童和4岁男童之外,其余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说明这四项指标在这十年间增长明显。近年来,国家对偏远少数民族山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大了扶持力度,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饮食结构发生改变,蛋白质和脂类等营养素的摄入大幅度提,加上阳光体育的普及等原因,促进了武陵山片区侗族儿童身体形态的良好发展。但2015年的指标与全国均值相比,身高只有3岁男童稍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其余年龄组儿童身高全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6岁女童低了近2cm;;体重所有年龄组儿童均低于全国均值,其中4岁男女童低了2kg;坐高和胸围也都稍低于全国均值。

2.2、身体机能的动态变化

表3 2005年与2015年武陵山片区侗族儿童身体机能指标对比一览表

表3数据显示,与2005年相比,2015年各年龄组儿童安静心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和减少,但幅度很小,各年龄组均值减少了0.11次/min,且变化幅度全部都在1次/min以内,根据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坐位体前屈各年龄组儿童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和减少,变化幅度相对安静心率较大,各年龄组均值减少了0.37cm,其中减少最多的是6岁女童组,减少了1.36cm,增加最多的是3岁女童组,增加了1.4cm,并且所有年龄的男童组成绩都下降了,经过统计分析,其中3岁男童组、6岁男女童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4岁男童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2.3、身体素质的动态变化

表4数据显示,各年龄组立定跳远指标均值增加了4.60cm,除了3岁童组和5岁男童组成绩下降之外,其余各组成绩都有提高,其中6岁男童组提高最高,为8.31cm,而3岁女童组成绩下降最高,为5.64cm,经过统计分析,3岁女童组、4岁男女童组、5岁那女童组、6岁男童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中4岁女童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说明立定跳远的成绩整体有小幅度提升;网球掷远成绩各年龄组均值下降0.06m,除了6岁女童组其余年龄女童组成绩都小幅度提升,其中6岁男童组成绩小幅度提高,其余年龄男

童组成绩都小幅度下降,整体呈现女童小幅度提升,男童小幅度下降的态势,经过统计分析,3岁男童组、4岁女童组、5岁男女童组、6岁女童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10m折返跑成绩大部分年龄组儿童都小幅度下降,时间增长均值增加了0.06s,除了5岁男女童组成绩都小幅度提升,其余各组成绩都下降了,经过统计分析,3岁女童组、5岁女童组、6岁男童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走平衡木成绩大部分年龄组儿童都有所提升,时间均值下降了0.46s,除3岁男童组和5岁女童组成绩下降,其余各组成绩都有所提升,3岁女童组成绩提升最多,为2.11s,经过统计分析,除6岁男童组之外其余各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其中4岁男童组、5岁6岁女童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说明该项目成绩提升较为明显,各组儿童的平衡能力有大幅度的提升;双脚连续跳成绩大部分年龄组儿童都有小幅度提升,时间均值下降了0.13s,除3岁女童组和5岁男童组,其余各组用时都小幅度减少,成绩小幅度提升,经过统计分析,3岁男女童组、5岁男童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4岁男女童组、6岁女童组差异具有极显著性 (P<0.01),说明各年龄组儿童腿部力量和耐酸能力也有所提升。

表4 2005年与2015年武陵山片区侗族儿童身体素质指标对比一览表

3、结论

(1)身体形态方面,2005-2015年武陵山片区侗族儿童身体形态方面总体上符合3-6岁幼儿期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2015年身高、体重、坐高、胸围四个指标值较2005年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均值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身体机能方面,2015年武陵山片区侗族儿童各年龄组儿童安静心率较2005年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和减少,但幅度很小,且各个年龄组数据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坐位体前屈各年龄组儿童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和减少,变化幅度相对安静心率较大,基本符合随着年龄的增长逐年下降的幼儿发育规律,且所有年龄的男童组成绩都下降了,大部分年龄组儿童数据都具有显著性差异;

(3)身体素质方面,较2005年,2015年各年龄组儿童立定跳远的成绩有小幅度提升;网球掷远成绩各个年龄组儿童呈现增减不一的情况,整体呈现女童小幅度提升,男童小幅度下降的态势;10米折返跑成绩大部分年龄组儿童都小幅度下降,除了5岁男女童组成绩都小幅度提升,其余各组成绩都下降;走平衡木成绩大部分年龄组儿童都有所提升;除6岁男童组之外其余各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各组儿童的平衡能力有大幅度的提升;双脚连续跳成绩大部分年龄组儿童都有小幅度提升,除3岁女童组和5岁男童组,其余各组成绩小幅度提升,各年龄组儿童腿部力量和耐酸能力都有所提升。

猜你喜欢
武陵山年龄组男童
秦巴-武陵山区重庆段乡镇域多维贫困测度及类型划分
诗二首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2005年与2010年河北省经济较好与经济一般城市成年女子健身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高原地区736例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分析
鄂尔多斯地区2005-2014年无偿献血人群年龄性别分布及其变化趋势
武陵山区仡佬族传统体育的流变发展研究
男童被熊咬是不该发生的悲剧
2005年与2010年黑龙江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