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教学法在高校公共网球课中的应用研究

2020-11-04 09:43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21期
关键词:网球实验组教学法

(长安大学 陕西 长安 710064)

1、引言

网球运动被成为世界第三大球类运动,其在我国的知名度、关注度和参与度都不断提高,网球也逐步走进校园,成为大学生公共体育课及课外体育锻炼的运动项目之一。有关调查发现,在本科院校中,超过80%的高校开设了网球选修课,超过60%的高校开设了网球公共体育课,几乎所有本科院校都有学生在课外开展网球运动,越来越多的学生去接触并学习这项曾经陌生的运动项目。但是,在高校网球教学研究实践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网球运动很难,在学习了之后不能坚持下来。究其根本,一方面是因为相比乒乓球、羽毛球等小球类运动项目,网球具有入门难、上手慢等特点;另一方面是因为当前高校网球教学中大部分还是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练习内容单一,练习方法枯燥乏味,组织手段则以教师为主导,没有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没有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对当前高校传统“灌输式”公共网球课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十分有必要。比赛教学法作为一种将比赛与体育教学相结合的体育教学方法,即体育教师在竞技条件下组织学生与学生之间有组织、有策略、有意识的协调训练比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提高运动技战术及锻炼学生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及良好的运动习惯。比赛教学法符合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因此,笔者尝试将比赛教学法应用于高校公共网球教学中,检验其相比传统教学法在网球教学效果方面的优势,为其在高校网球教学中得到更好地应用及提高高校网球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2、高校公共网球课教学中比赛教学法的应用实践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比赛教学法在高校公共网球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研究对象。将比赛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与普通教学法进行对比,比较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检验比赛教学法在高校公共网球课中的教学效果。

2.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为了解当前我国高校公共网球课教学现状以及比赛教学法的研究和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利用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以“高校网球教学”“比赛教学法”等为关键词,共查阅有关文献资料294篇,选取其中46篇关联度较高的文献进行深入了解,为本研究及研究论文撰写打好理论基础。

(2)专家访谈法。

就高校公共网球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教学改革及比赛教学法的应用等问题与高校体育教学研究专家、专业网球教师进行访谈,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3)实验法。

①实验对象

选取某高校60位以网球作为公共体育课项目的大二男生作为实验对象,年龄最大者22岁,最小者19岁,平均年龄19.62岁。被试均身体健康状况良好,自愿参与实验。

②实验过程

将80名被试随机分为均等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比赛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教学法。为控制实验额外变量,授课教师、场地、器材、内容、进度均保持一致。教学实验共为期16周,每周2个课时。具体教学安排为:

a.实验组:实验组采取比赛教学法,整个教学过程为原地颠球比赛—隔网颠球比赛—隔网小场地正手击球比赛—隔网小场地双打比赛—隔网小场地单打比赛—常规比赛练习。在每次组织比赛前,教师对学生基本的网球技能进行传授,并也安排学生练习,教师进行纠错。在比赛后,对取得胜利的一方学生进行一定的奖励,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获得胜利的喜悦感和自豪感;

b.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顺序教学法,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整个教学过程为原地击球练习—短距离移动击球练习—隔网移动击球练习—小场地对打练习—小场地比赛练习—常规比赛练习。每堂课的教学过程为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教师纠错。

③实验测试

在实验前,对两组被试的网球技术进行测试,主要包括正手击球、反手击球、下手击球三项指标,由同一人送球,分别完成20个正手击球、20个反手击球和10个下手发球,计算成功个数。在实验后,对两组被试的网球技术再次按照实验前的测试指标及方法进行再次测试。

(4)数理统计法。

对实验前后所测试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统计平均数、标准差等描述性指标,并采用T检验方法对实验前后及两组被试之间的有关指标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a定为0.05。

2.3、研究结果统计与分析

(1)实验前两组被试网球技术测试成绩比较分析。

对实验前两组被试的网球技术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从中可以看出,在实验前,两组被试的正手击球、反手击球、下手发球三项指标测试成绩均比较差,说明在教学前,所有被试的网球运动水平都比较低。进一步对实验前两组被试的网球测试成绩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发现,在实验前,两组被试的三项网球技术测试成绩独立样本T检验P值均大于0.05,表明差异不显著,证明在实验前两组被试的网球技术水平不存在差异,具有一致性。

表1 实验前两组被试网球技术测试成绩统计表

(2)两个组实验前后网球技术测试成绩比较分析。

对实验组实验前后网球技术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结果表明,实验前实验组正手击球、反手击球、下手发球三项网球技术成绩平均值分别为8.76、6.78、3.37,而实验后上述三项成绩分别为16.20、14.60、6.33,可以看出在实验后,实验组被试的网球测试成绩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进一步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其差异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得出其P值均小于0.01,差异极显著。因此,结果证明实验后,实验组网球技术成绩得到显著提高,网球技能水平显著提高。

表2 实验组实验前后网球技术测试成绩统计表

同理,对实验前后对照组网球技术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同样发现实验后,对照组被试的正手击球、反手击球、下手发球三项网球技术成绩均明显提高,且P值均小于0.01,差异极显著,说明在实验后,相比实验前,对照组学生的网球成绩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表3 对照组实验前后网球技术测试成绩统计表

(3)实验后两组被试网球技术测试成绩比较分析。

进一步对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网球技术测试成绩进行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结果表明,实验后实验组正手击球、反手击球、下手发球三项网球技术成绩平均值分别为 16.20、14.60、6.33,而实验后对照组上述三项成绩分别为13.36、11.47、5.32,可以看出在实验后,实验组的网球三项技能测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因此,结果表明实验后,实验组的网球技能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

表4 实验后两组被试网球技术测试成绩统计表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实验前两组被试的网球技能水平均不较低,且不存在显著差异。经过为期16周的教学实验,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的网球技能成绩均得到了显著提高,说明无论是比赛教学法,还是常规网球教学方法,都能显著提高大学生的网球技能成绩和水平;

(2)对实验后两组被试的网球技能水平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实验后实验组被试的网球技能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是,说明相比常规网球教学方法,比赛教学法能更加显著地提升大学生网球初学者的网球技能成绩和水平。

3.2、建议

(1)高校网球教学要加强教育理念的更新,加强教育方式方法的改革,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采取适合学生发展需求以及社会对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方式方法。比赛教学法作为一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与顽强拼搏精神,增进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的教学方法,且经过实验证明相比传统网球教学方法,对于大学生网球初学者网球技能习得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在当前的高校网球教学中,可以加强对比赛教学法的应用,通过更新教师教学理念,对比赛教学法相关技能进行培训,推动高校网球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

(2)在高校公共网球课中应用比赛教学法不是为了比赛而比赛,而是以学生网球技能的培养为目的。一是合理设置比赛,教师在设计比赛教学方法与手段时要根据学生现有的技术能力和接受能力,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二是及时进行纠正强化,学生在比赛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指导,并且在比赛结束后要通过给予口头表扬或者物质表彰的方式给予及时强化。

猜你喜欢
网球实验组教学法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BiPAP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网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