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理论课学习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2020-11-04 09:43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21期
关键词:运动队理论课教学方式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聊城大学体育学院大一、大二、大三、大四运动训练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通过聊城市图书馆、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维普网等途径,搜集十多年来与体育学生学习理论课影响因素有关的文献资料52篇,通过整理和分析这些文献资料获得有关研究内容。

(2)问卷调查法。

通过对过往研究成果的分析,结合专家访谈及本研究的思路,设计好调查问卷,并抽取体育学院在校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用书面形式间接搜集研究材料。通过向调查者发出简明扼要的征询单(表),请示填写对有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来间接获得材料和信息。问卷采用现场发放、填写并回收的方式。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最初的数据,为后面的分析奠下基础。本次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18份,回收率78.67%,其中有效问卷117份,有效回收率99.15%。

(3)数理统计法。

对填写的调查问卷进行各项数据对比分析,分析影响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理论课学习的因素及对策研究。通过数据分析,以数字的的方式将影响因素呈现出来,更加直观的表现出主次要原因,更方便以后的对策研究。

2、结果与分析

2.1、问卷调查收发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150份,回收117,对大一至大四运动训练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回收率达到78%,其中大一发放40份回收36回收率90%,大二发放40份回收35回收率87.5%,大三发放30份回收26回收率65%,大四发放30份回收20回收率66.7%。

2.2、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理论课基础调查

理论基础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进度与效率,一个好的基础对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对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理论课基础调查,做出统计其中理论课基础不好的达31人,一般的有81人,基础很差的也有5人。从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来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存在很大一部分30.8%的学生理论课基础不足,很有可能会导致跟不上课堂的进度,而校运动队的同学理论课基础相对来说更差一些,理论课基础很差的占据了半壁江山。

2.3、运动训练专业学生上理论课的注意力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注意力的集中与否就能直接表现出对于该事物的关注度的高低。对运动训练专业学生上理论课过程的注意力进行调查汇总得出,注意力很集中的50人,有时集中的57人,不集中的10人,且随着年级的增加在理论课上的注意力呈现下滑趋势,还有8.5%的同学存在着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现象。而运动队的同学只有27.8%的同学上理论课过程中注意力很集中。

2.4、运动训练专业学生上理论课的课堂表现

表1

学生理论课上理论课的课堂表现有许多方面比如作业、发言等,我从课上的听课情况来着重分析。从上表中可以很直观的看出大一的同学学习状态是最好的,大多数同学都可以做到上课认真听讲做笔记,大二的女生状态还好但男生仅有22%的可以做到认真听讲做笔记,年级高的同学上课心不在焉所占比例越高。

2.5、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对理论课的认知

通过对运动训练专业学生认为理论课对今后自己的帮助的调查来间接得出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对理论课的认知情况。对资料汇总得出认为非常有帮助的43人,认为有帮助的61人,认为帮助不大的13人(其中运动队的有8人)。情况比较好,没有同学认为理论知识对今后没有帮助,有11%的同学认为对今后自己的帮助不大,可能是由于这少部分的同学并不从事与体育有关的工作,其中61.5%的是运动队的同学,很明显刚才的假设出现了偏差,运动队的同学这样认为可能是由于在运动训练中专业的知识不如实践,他们是以实践为主的实践者。

2.6、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对理论课的学习兴趣

通过对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对理论课的学习兴趣的调查,来研究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收集数据得出,很感兴趣的32人(大一18人、大二9人大三3人),比较感兴趣的61人,不太感兴趣的24人(大一3人、大二6人、大三 6人、大四 7人),从中可以看出对理论课学习很感兴趣的同学呢随着年级的增加而减少。而对理论课学习不感兴趣的比例却在增加。不感兴趣的24人中有8人为运动队学生,可以看出运动队的同学在对学习不感兴趣中充当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大家对理论课的学习性却并不是太高。

2.7、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

表2

教学方式是指教师在要求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获取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包括谈话式、谈论式、归纳式讲授式、重难点讲授法、实践活动式等。调查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并加以分析。上表可以很鲜明的看出,在教学方式中绝大多数的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喜欢案例式和实践式教学,仅有7.76%的同学喜欢纯理论性的教学方式。纯理论的教学方式上起课来比较枯燥,整节课的活跃度不高,很难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而作为运行训练专业的学生,本身就是喜欢运动的,这样一比较就表现出了所喜欢的教学方式以实践为主,纯理论的教学方式是不受大多数同学喜欢的。

2.8、后关于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理论课学习的改进方法

(1)学校对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制度建设。

针对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理论课的出勤情况、课堂的精神状态、上课注意力以及课堂表现所出现的问题,加强学校对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制度建设。学校制度是保障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它有效的维护了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加强学校对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制度建设,可以更好地去维持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学习秩序,让该专业学生可以做到有制度可依,明确自己的学习责任,提高自己的学习动力,减小对学习的抵制性。加大教师对学生的点名,做到每课两点;对上课期间学生玩手机、心不在焉、精神不集中等现象及时指出并让其改正。

(2)教师的对于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教育观念。

针对学生学习理论课兴趣逐年下滑、学习兴趣不高的现象,加强教师的对于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教育观念。教育观是指对教育这一事物的看法。加强教师对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教育观念可以更好地去增强该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知、态度。影响其精神世界和心理状态,使其从根本上认可并学习理论知识,更深层次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其更加主动地去探求知识、运用知识。导员及教师定期开展“理论课学习重要性”的主题班会,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加以指导,加强学生对于理论课的兴趣与认知,让其从内心深处去认可理论课。

(3)动训练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教学。

针对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基础不好的现象,进行加强对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教学。基础决定了高度,没有深厚的基础知识对于以后的学习也将造成严重影响。故此必须加强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不能因为基础不行而导致跟不上学习进度进而导致厌学,造成一系列的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可以在开学之初加开一门预课班,旨在对初高中的知识进行复习,以便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可以更好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用更加合适的方法去教育学生,让他们从中体会到乐趣。

(4)教学成果的检查。

检查是对一定时间的教学成果进行检验,不仅仅是对学生也是对老师的检验,检查学生这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与不足之处,检验老师的教学方式方法的效率、成果。不定时的进行随堂提问,提问上节课的重难点。只有及时进行教学检查才可以更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做到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5)教师改变自身的教学模式。

针对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所喜欢的教学方式和教师讲课缺乏吸引力等问题,教师应反省自身教课中存在的问题,应致力于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进行自身教学模式的改进,更好地适合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理论课学习。

3、结论

(1)聊城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存在很大一部分约30.8%的学生理论课基础不足,很有可能会导致跟不上课堂的进度;

(2)聊城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随着年级的增加在理论课上的注意力呈现下滑趋势,尤其是男生;有8.5%的同学存在着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现象;

(3)聊城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没有同学认为理论知识对今后没有帮助,有11%的同学认为对今后自己的帮助不大,可能是由于这少部分的同学并不从事与体育有关的工作,其中61.5%的是运动队的同学;

(4)看出聊城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对理论课学习很感兴趣的同学随着年级的增加而减少,而对理论课学习不感兴趣的比例却在增加;

(5)聊城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在教学方式中绝大多数喜欢案例式和实践式教学,仅有7.76%的同学喜欢纯理论性的教学方式;

(6)教师讲课方式缺乏吸引力的原因有30.17%的同学认为原因是讲课方式陈旧单一,38.92%的同学认为原因是语言缺乏感染力,很少的一部分同学认为年龄隔阂是原因仅占6.03%,另外还有6.03%的同学认为教师理论功底、知识深度广度不足是原因,还有6.03%的同学认为原因是综合的。

猜你喜欢
运动队理论课教学方式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以“问题化教学”为导向 有效转变物理教学方式
党建工作在优秀运动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探讨
中学创办二线运动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集体性项目运动队的集体效能及其培养
江苏省职业学校啦啦操运动队训练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