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导入策略研究

2020-11-18 08:54宋娟
新智慧·上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课堂导入数学策略

宋娟

【摘 要】要求学生具有严谨性、逻辑性思维的学科莫过于数学学科,而课堂导入是教学活动的开始,一个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论述了数学教师应如何做好课堂导入工作,以此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课堂导入;策略;数学

目前,我国数学课堂教学依旧偏向灌输式,这样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惫感和厌烦感,极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但如果数学教师能在开始的时候就抓住学生的眼球,那么课堂效果就会大不一样。数学的复杂性较高,数学教师如果还按照传统的讲课方式,可能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数学教师应该抓住课堂导入这一环节,带给学生新鲜感,让他们尽快投入学习中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针对如何提高数学课堂导入的效果,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数学课堂导入教学特点

(一)以学生为主体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个人引导课堂。很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集中力量教授课本内容。学生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没有独立时间进行思考,甚至稍不注意就会跟不上整节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进行分组,由教师引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同组同学进行讨论。在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参与度会大大提高。

(二)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

在课堂导入教学模式下,教师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通过课前复习、自主学习后,可以运用自己的理解将知识点分享给同学。此过程的好处在于,学生在讲课之前能很好自主学习,积极投入学习,之后,学生作为讲解者,能更大地激发学生的责任心和自信心。传统教学方法承袭多年,在受到好评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在应用“一言堂”教学形式下,教师单纯运用语言进行枯燥地授课,而学生只是聆听者,师生之间的互动很少。只有部分回答问题的学生能跟着教师的节拍走,参与课堂,大部分学生在枯燥的教学中难以集中注意力,很难形成自主性的学习习惯。教师应做学生的引路人,更多地聆听学生心声,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与此同时,在学生积极进行参与式教学时应适时鼓励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由教师对课堂进行引导

导入式课堂并不是让教师成为课堂秩序的维持者,退居学生之后,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教师不仅要调动学生课堂的积极性,还要有效地引导学生,适当地对学生进行点评,提出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修改意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设置问题导入课堂教学内容

要想激发学生的探知欲,让他们对教师讲解的数学知识产生兴趣,教师需要设置问题。例如,在讲解全等三角形这节课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果一名同学想依照一块割好的三角形玻璃再割一块一模一样的,那么他能不能做到呢?等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后,教师再向学生解释:可以,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讲的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这样,教师只是通过一个问题就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考问题,这种课堂导入的方式是比较科学有效的。但值得教师注意的是,问题的设置要适当,既要有引起学生注意的“悬”,又不能过于难,否则要么会起不到吸引学生注意的作用,要么会让学生产生望难生畏的心理,这都不利于这个方法的有效实施。

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途径。在数学课堂上,如果仅仅是教师自己讲解,则学生在听讲过程中很难集中注意力。教师可以通过分组,简单地引导授课内容,让学生按照小组形式对这一课程和知识进行讨论,这种讨论活动一般要花费10分钟左右的时间。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课程讲解过程中,教师切记不要一开始就告诉学生公式,而是应该先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在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了基础性认识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裁剪的方式,对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面积之间的联系进行讨论,以此来避免学生死记硬背,进而发现其与长方形存在的共同点,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理解所学内容。

三、采用带领学生复习的方法进行课堂导入

数学教师在讲解新的知识之前,可以帮助学生回忆学过的相关知识点,捋顺逻辑后引入新的知识点。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课堂导入,有利于学生对新旧知识点进行融会贯通,让学生通过对旧知识点的复习,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顺利完成过渡。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还能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让学生可以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这样学生才有更高层次的理解,才更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四、运用实验法进行课堂导入

数学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引入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例如,数学教师在讲解三角形内角和这节课时,可以事先印好不同形状和大小的三角形,上课时给每个学生发一个,再让学生用量角器测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然后随机提问一名学生,让他说出其中两个内角度数,教师迅速说出剩下的一个内角度数,这样可以先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然后,引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也就是三角形内角和。这样可以在正式上课之前就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课堂效率自然会更高。

五、利用教具进行课堂导入

虽然数学是一门相对抽象的学科,但数学也与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教师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一些生活中的物品,那么一定可以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消除学生对数学的陌生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是真实存在的,不只是一些抽象的概念。这些生活化的教具,可以把数学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動性,对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产生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需要良好的课堂导入环节,这对课堂教学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所以,数学教师要不断地创新和实践,发现更科学、更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精心设置课堂内容,把导入环节设计得合理、科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这虽然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一个必经的阶段,需要大量的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尝试创新,探索出一个适应中国课堂特色的教育模式,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国山.数学课堂的教学导入策略研究情感读本[J].南北桥,2017(36).

[2]马金波.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策略研究[J].浙江大学,2016(10).

[3]张玉.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促进学生“参与式学习”的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8(11).

[4]吴海波.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的构建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8(04).

[5]梁瑞颜.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策略新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5(10).

[6]周一花.让数学课堂充满灵性——浅谈数学课堂引入教学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15(08).

[7]李志明.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策略研究[J].速读(中旬),2018(10).

[8]周解行.数学课堂导入策略反思——一节随堂课引发的思考[J].新课程导学,2014(23).

[9]高中秋.刍议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策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7(10).

猜你喜欢
课堂导入数学策略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Passage Four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