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2020-11-18 08:54陈承志
新智慧·上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途径初中数学

陈承志

【摘 要】数学不仅需要学生有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也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数学阅读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学习,从而构建更完整的数学网络。因此,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是进一步提升数学水平的重要内容。但大部分教师对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并不重视。本文对数学阅读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为初中教师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初中数学;阅读能力;途径

数学语言较其他文学类科目而言更加的简洁精确,但其中蕴含着严密的逻辑关系与思维,因此,对初中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数学问题的解决,数学能力的提升又离不开数学语言,如应用题的题目设计、各类数据图表的表示等都需要学生利用数字阅读能力进行理解。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上,教师需要重视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提升。但由于传统教学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并不重视,这进一步提高了初中生在数学学习上的难度。

一、目前初中数学教学在阅读能力培养上的问题

传统的数学教学重点要求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记忆与理解,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独立思考的机会。这往往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一方面,学生在枯燥乏味的课堂讲练中缺乏学习兴趣,认为数学课乏味难懂,慢慢就会降低数学学习兴趣,甚至还会缺乏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学生由于缺乏独立思考的机会,就无法通过自我思考进行理解与掌握。因此,初中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机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理解,找到解题的思路,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

二、数学阅读能力对提高数学能力的意义

(一)降低数学学习难度

数学学习难度不仅在于逻辑思维的思考方式与技巧,更在于对数学专业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上。因此,学生要想掌握好数学知识点,就必须对其含义进行透彻的分析与理解。就如同生病吃药,医生必须对病人的身体了如指掌才能对症下药,做到药到病除。在数学学习上,学生要有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才能理解数学知识点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从而对其进一步验证理解。因此,培养初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能有效降低学生的数学学习难度,让他们更快速地理解数学知识内容。

(二)提高审题准确性

审题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正确的审题思路能为学生提供清晰的数学解题方法,因此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尤为重要。学生在解题之前,需要用严密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理解题干的描述与问题,并提取对解题过程有用的条件,进而有效解决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能让学生快速准确地抓住题干中的重要内容,并在高度的理解中找出解決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审题正确性,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

三、提高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寄学于乐,激发学习兴趣

大多数学生都感觉数学概念十分晦涩难懂。这会使其在学习数学概念时缺乏兴趣,不愿意主动进行学习与理解。因此,在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时,教师需要选择更具有趣味性地引导方式,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中,而不是一味地通过自己的分析与讲解,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可以通过有趣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课带来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生活中进行实践学习。教师可以将班上的学生分成2队,让学生自行安排人员,记录周一到周五上学时间某个节点的学生人数与教师人数,并通过固定的表格进行填写整理,最后在周五的数学课上将两队的数据进行对比,让学生对自己的数据与对比数据进行整体的阐述。通过实践学习,学生能进行实际操作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能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与意义,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合作学习,发挥个人优势

合作学习能激发学生的潜力,能让每一个学生在互帮互助与同伴的鼓励中得到帮助与成长。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合作学习这一手段,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与解题时发挥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行理解与表达,并且通过集体的力量与智慧,对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这种方式不仅能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中去,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堂实践,不断自主地利用自身的思考能力进行自我提高,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阅读能力。

例如,在《逆命题与逆定理》的学习中,由于阅读理解能力的不同,一部分学生会在阅读理论知识时产生困惑与迷茫。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去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讲解后设置一道题:“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让学生4个人为一组思考这道题的逆命题是什么,学生独立阅读理论知识进行解答再在组里讨论答案。这一种方式既能发挥学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通过集体的力量解决阅读中不理解的问题,从而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

(三)掌握方法,投入实践活动

要想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不仅需要学生降低对教师的依赖度,更需要教师传授正确的阅读方式,让学生切实地投入实践活动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寻求科学新颖的数学阅读方式,让学生将其灵活地应用到数学学习与解题过程中。同时,学生还能通过这种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正确高效地解决数学问题,产生成功的满足感,激励他们快乐地学习数学。

以《频率与概率》这一类问题为例。这一类的题目题干都比较长且数字多。因此,在题目阅读中,教师要教授学生如何把握住有用的信息来进行解题。首先,学生要在阅读题目后先理解问题的含义,根据问题的要求再到题干中寻找必须使用到的条件。然后,学生可以将条件用序号标注出来,最后根据条件与问题的关系做出正确的解答。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在第二次阅读中进一步理解到题目的含义,并找到可实施的解答手段。

(四)激励机制,设定学习目标

科学地为学生设定学习目标,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与满足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面对学生对数学阅读表现出的缺乏耐心、不积极等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设定学习目标来解决。在完成目标后,学生不仅能收获成功,还能获得足够的鼓励与表扬,从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手段,让学生通过独立阅读与理解进行学习,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例如,在《等腰三角形》的学习中,学生在《全等三角形》中已经对三角形有了一定的学习与理解。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独立进行课前预习,利用原有的三角形知识对新的知识内容进行独立的阅读与理解,通过预习将等腰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的异同列出来。教师可以通过设定学习目标,激励学生主动进行学习,让学生真正地、独立地投入数学实践中,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阅读能力。

四、结语

数学阅读能力是解决数学问题与提升数学能力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这一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提升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数学阅读中,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唐新若.关注数学阅读,提高数学素养——谈发展初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19(08).

[2]董德荣.让阅读走进课堂,培养初中生的数学阅读能力[J].中学数学,2020(10).

[3]马小江.初中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探析[J].成才之路,2020(10).

[4]史珏.关于初中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思考[J].学生之友(童花果),2012(06).

[5]袁天美.浅谈初中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剑南文学(下半月),2011(05).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途径初中数学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