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探析

2020-11-18 08:54张必飞
新智慧·上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张必飞

【摘 要】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整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受到传统语文作文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小学生在进行作文写作学习时常常会出现构思错误、题目分析不到位、语句表达有误等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效率,教师应该结合日常生活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写作思维。本文通过分析小学写作中的问题,并结合相关写作方法,提出提高小学生写作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作文写作是借助文字来表达学生对事物、人物、情感等的感悟的重要途径。传统的作文教学注重作文案例分析,忽略了学生写作构思前的主观体验感。为了帮助学生在作文写作中用语言文字更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教师应该通过组织实践活动等,让学生亲身感受相关事物,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构思效率。

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写作一直被认为是教学重点,但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作文的重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它不仅是培养语言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更是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但小学生正处于心智逐渐成熟的阶段,一方面由于尚未形成逻辑性思维,所以难以在作文中体现出结构脉络和深入认识,另一方面因为生活积累远远不足,更难以对写作产成有效的帮助。所以,大部分小学生的作文往往都是泛泛而谈,缺乏深入内容,语言和情感不够真实。此外,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写作进行培养的意识,为了提高语文分数,而过分强调作文的模板,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想象力和个性的发展,也限制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一、注重生活体验教学,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在传统的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常常以历年优秀作文为分析主题,而学生对写作的构思、题目分析、素材运用等大多都是按照教师的讲解来完成的。在这一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没有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充分带入自己的作文中,大部分优秀语句也是按照他人的优秀语句临摹而来。按照这种方法完成的写作作业并不能真实地表达学生的情感,同时还容易出现写作错误。作文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只有来源于生活的作文才可能成为优秀作文。所以,要想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要重视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观察自然,体验社会。当前,小学生一方面缺乏生活体验,很多学生在沉重的课业压力下,生活非常单调,导致无生活素材可写;另一方面,学生运用素材的能力也严重不足,无法将生活中的经验和感受联系到写作中,无法将其转化为写作能力。为了改善这一写作教学的弊病,提高學生的写作效率,教师应该将生活实践与作文教学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事物和情感,从而突出作文的写作重点和闪光点。例如,在讲解描写季节景观题材的作文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在校园内观察与该季节相关的景观事物,并要求学生尽可能细致地观察一件或两件事物,在结束后还可以总结自己观察的情况和自己的感想,并在作文分析课上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这样让学生时刻贴近生活学习,才是帮助学生准确构思作文的有效策略。此外,教师还可以在特定的时间内组织学生与家长、同学、朋友一起完成一些特定的任务,如共同种植植物并将其养护长大,共同完成某一项运动等,让学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感受其中存在的亲情、友情等,从而积累充足的自主感官情感[1]。此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收集和运用素材,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真情实感转化为文字。可以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让学生习惯于选择性地记录自己的生活,这不但能让学生的素材得到累计,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学会素材的使用,学会对生活内容的表达。这对作文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扩大课外书籍阅读,丰富学生的语句积累

除了通过贴近生活、感受生活来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阅读合适的课外书籍,让学生在书籍中了解更多知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摘抄部分名言警句、优秀词句等,让学生积累充足的写作素材,并引导学生将积累的语句与自己的亲身感悟联系起来,从而构建自己的写作题材库。例如,小学一到二年级的学生在进行写作训练时,多以描写一件事物、景观等题材为主,并且写作字数要求较少。因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多阅读动物世界、童话故事等书籍,让学生多了解相关事物,并激发学生的写作思维。对于小学三到六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阅读童话故事、历史地理类科普书以及与生活时代较贴近的名著,让学生在积累的过程中有一个过渡阶段,降低学生在思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不适应性,并且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充分的实践知识。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阅读的知识与实践的真实情况进行对比,让学生发现两者的异同点,增加学生的自主思考时间,从而扩充学生的素材库。教师不但要在课内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阅读习惯,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还要鼓励学生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课内阅读的时候,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启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词语运用于日常生活和协作中。在课外阅读的时候,要顺应学生的兴趣开展大范围的阅读,让学生在泛读的过程中对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精读,从而使学生的写作具有更丰富的素材,以提高写作能力。

三、改革作文评分制度,激发学生的作文写作热情

传统的作文批改主要由语文教师来完成。教师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除了会按照相关作文批改要求,还会带有自己的主观想法。同时,学生没有参与到作文批改的任务中来,在后期写作中就无法及时发现自己的写作错误和写作盲区,不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写作效率[2]。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批改时就可以让学生也参与到批改过程中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批改其他同学的作文,并给出合理的批改意见。教师在综合学生的意见和自己的批改意见后,给学生合理的作文分数和写作意见。这种批改作文的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写作错误点,还能让学生通过批改其他同学的作文了解到更多知识,积累更多写作素材。同时,学生在进行小组批改时还锻炼了沟通能力和语言总和能力,在给出意见的同时整理了自己的阅读思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此外,要善于发现学生写作中的优点,给予学生充分的表扬和鼓励,从而鼓励学生热爱写作。写作本身并没有唯一的定式或模板,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不要轻易打击或否定学生的想法。对于学生作文中良好的文章架构,恰当的修辞手法,乃至某个精彩的用词,甚至一些出乎意料的表述,都可以对学生予以肯定和鼓励。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会更加愿意写作,愿意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四、结语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写作意识和自主题材库,教师就需要将日常作文教学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事物、情感的真实表达方式,并引导学生积累充足的写作手法、优秀语句,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足够的题材发挥,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

参考文献:

[1]熊敏.解析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创新策略[J].好家长,2019(12).

[2]卢金元.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方法与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8(08).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