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心颗粒治疗心力衰竭并发慢性室性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2020-11-22 11:29黄克文孙院芳饶智燕刘丽娟徐春芳
天津药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室性左室血浆

黄克文,孙院芳,饶智燕,刘丽娟,徐春芳

(丰城市人民医院,江西 331100)

心力衰竭属常见的一种危重疾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心室重构[1]。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VA)容易引起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从而加重患者病情,病死率增加,故而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心力衰竭合并慢性VA 方法尤为重要[2,3]。心力衰竭并发慢心室率VA 抗心律失常用药比较棘手,β 受体阻滞剂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不容易达目标剂量,胺碘酮也使用受限,所以传统方法治疗受限[4]。稳心颗粒是一种中成药,具有活血化瘀、益气养阴功效,用于心血管疾病获得良好疗效[5,6]。因此,本文研究旨在探讨稳心颗粒治疗心力衰竭并发慢性VA 疗效及对N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C 反应蛋白(CRP)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自本院于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收治的心力衰竭并发慢性VA 患者84 例,依据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 例。研究组中,男性26例,女性16 例;年龄42~78 岁,平均(60.84±6.73)岁;平均体质指数(21.73±2.19)kg/m2;NYHA 心功能分级:Ⅱ级10 例,Ⅲ级18 例,Ⅳ级14 例。对照组中,男性27例,女性15 例;年龄41~76 岁,平均(61.45±6.25)岁;平均体质指数(21.52±2.08)kg/m2;NYHA 心功能分级:Ⅱ级10 例,Ⅲ级17 例,Ⅳ级15 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入组标准 ①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7]中诊断标准,且经超声心动图、动态心动图和心电图证实为VA;②NYHA 心功能分级Ⅱ~Ⅳ级;③左室射血分数(LVEF)≤40%;④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获得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①并发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及先天性心脏病等;②并发肝肾肺严重异常者;③恶性肿瘤者;④过敏体质者;⑤患者存在意识功能障碍或精神疾病者。

1.4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采取常规治疗,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吸氧、休息、强心及基础疾病对症治疗等。对照组给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起始剂量为11.875 mg/次,1 次/d,2~4 周增加剂量,至目标剂量47.5 mg/次,1 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稳心颗粒(无糖型)5 g/次,3 次/d。两组疗程均为3 个月。

1.5 疗效判定标准 ①显效:患者治疗3 个月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消失或较治疗前改善90%及以上,且患者治疗3 个月心功能改善Ⅱ级及以上;②有效:患者治疗3 个月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较治疗前改善50%及以上且不足90%,且患者治疗3 个月心功能改善Ⅰ级;③无效:患者治疗3 个月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较治疗前改善不足50%,且患者治疗3 个月心功能改善不足Ⅰ级。显效+有效=总有效。

1.6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心功能指标变化,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采用超声诊断仪(型号:飞利浦IU22,美国波士顿公司)检测;②观察两组室间隔厚度(IVE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变化;③观察两组血浆NT-proBNP 和CRP 水平变化;④观察两组不良反应。

1.7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2.0 处理。样本率比较检验方法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 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3 个月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比较 两组治疗前LVEF、LVEDd 和LVESd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个月LVEF 较治疗前升高,而LVEDd 和LVESd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研究组LVEF 高于对照组,而LVEDd 和LVESd 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LVEF(%) LVEDd(mm) LVESd(mm)治疗前 治疗3 个月 治疗前 治疗3 个月 治疗前 治疗3 个月研究组 35.84±2.19 46.38±2.54*△ 62.31±3.45 49.83±2.98*△ 54.35±2.76 45.73±2.17*△对照组 36.12±1.74 42.31±2.89* 61.78±3.29 54.37±3.15* 53.68±3.02 49.82±2.53*组别

2.3 两组治疗前后IVET 和LVPWT 比较 两组治疗前IVET 和LVPW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个月IVET 和LVPWT 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IVET 和LVPWT 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IVET 和LVPWT 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 IVET(mm) LVPWT(mm)治疗前 治疗3 个月 治疗前 治疗3 个月研究组 10.25±0.27 9.08±0.35*△ 14.85±0.43 13.15±0.37*△对照组 10.23±0.21 9.59±0.31* 14.89±0.35 13.94±0.46*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 和CRP 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血浆NT-proBNP 和CR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个月血浆NT-proBNP 和CRP 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 和CRP 水平比较(±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 和CRP 水平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 NT-proBNP(pg/ml) CRP(mg/L)治疗前 治疗3 个月 治疗前 治疗3 个月研究组 2 173.23±325.46 964.32±136.28*△ 10.35±2.15 6.38±1.34*△对照组 2 189.84±265.37 1 352.12±249.83* 10.49±1.36 8.63±1.53*

2.5 不良反应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大部分血管疾病的终末转归,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及居民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呈增长趋势[8,9]。慢性心力衰竭时心室和心房结构重构,且损伤生物电节律,常伴发心律失常发生,以室性心律失常为主,调查显示其占80%左右,增加治疗难度[10,11]。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

稳心颗粒主要是由三七、琥珀、黄精、党参、甘松等制成的一种中成药,具有活血化瘀、益气养阴功效,其中三七功效为通络止痛、活血化瘀,琥珀和甘松功效为行气活血,党参和黄精功效为益气养阴。药理研究表明,稳心颗粒能够经调节心肌细胞离子等通道功能,减少心律失常发生频率,且具有良好组织扩散性,改善血液黏稠度,且能够通过提高动脉血灌注量降低心肌耗氧量[12-14]。本文研究显示,研究组治疗3 个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由此提示心力衰竭合并慢性VA 患者应用稳心颗粒治疗能够明显提高疗效;研究组治疗3 个月LVEF 高于对照组而LVEDd 和LVESd 低于对照组,由此提示心力衰竭合并慢性VA 患者应用稳心颗粒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心功能;研究组治疗3 个月IVET和LVPWT 低于对照组,由此提示心力衰竭合并慢性VA 患者应用稳心颗粒治疗能够明显降低室间隔厚度和左室后壁厚度;研究组治疗期间出现头痛头晕1 例,胃肠道反应2 例,皮疹2 例,均为轻微不良反应。

NT-proBNP 主要由心房肌细胞分泌,可用于评估心肌细胞的顺应性,其变化在心力衰竭早期发生明显变化[15]。NT-proBNP 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脏舒张功能减退患者中,因心肌细胞顺应性下降,而在机械性刺激 下 心 肌 细 胞 分 泌NT-proBNP 含 量 明 显 增 加[16,17]。CRP 作为一种急性炎症反应指标,能够用于预测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进展,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心肌组织炎症状态,故而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种独立危险因子[18,19]。本文研究显示,研究组治疗3 个月血浆NT-proBNP 和CRP 水平低于对照组,由此提示心力衰竭合并慢性VA 患者应用稳心颗粒治疗可降低血浆NT-proBNP 和CRP 水平。

综上所述,稳心颗粒治疗心力衰竭合并慢性VA 患者疗效显著,且可降低血浆NT-proBNP 和CRP 水平,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良好。

猜你喜欢
室性左室血浆
心脏结构正常的儿童室性期前收缩评估与管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置换前后左室功能变化评估价值研究
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分析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你真的了解献血浆是怎么回事吗?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