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声治疗对持续性恼人耳鸣的疗效分析

2020-11-24 09:43孙军朱兴中秦基云吴龙体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持续性疗法听力

孙军,朱兴中,秦基云,吴龙体

江苏省连云港市市立东方医院耳鼻咽喉科,江苏连云港 222042

临床对原发性耳鸣的病因尚未彻底明确,患者症状表现以持续性耳鸣为主,且多数伴有焦虑、心烦、失眠等情况,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据相关调查发现[1],我国约30%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耳鸣情况,多数患者症状较轻可忍受,但约10%左右原发性耳鸣患者已严重影响日常生活,造成身体、心理方面等不适,需接受系统治疗。由于耳鸣患者长时间受病痛折磨,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严重,这些情况又会反作用于病症,使病情加重,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在治疗耳鸣疾病期间,同样兼顾患者心理方面的治疗。声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是近几年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对减轻耳鸣和调节患者情绪效果明显,备受患者好评[2]。该文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该科门诊就诊第一主诉为持续性耳鸣53例患者,采用认知行为疗法与声治疗二者联合的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①第一主诉为持续性耳鸣患者;②耳鸣引起烦躁、焦虑、抑郁等不适症状;③病程时间≧6月。

排除标准:①客观性耳鸣;②病因明确的耳鸣;③外耳、中耳疾患引起的耳鸣;④纯音测听检查结果中、重度听力损失。

该次研究选择该院收治持续性耳鸣患者53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包括男性14例,女性12例;年龄24~63 岁,平均年龄(38.5±1.1)岁;耳鸣持续时间 4 个月~3年,平均时间(1.5±0.3)年。 对照组 27例,男性 11例,女性16 例;年龄 25~61 岁,平均年龄(38.4±1.2)岁;耳鸣持续时间5个月~3年,平均时间(1.4±0.4)年。对比发现,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甲钴胺 (国药准字H20041767)用法用量:1片/次,3 次/d。 银杏提取物(国药准字 H20170088)用法用量:1~2 片/次,2~3 次/d。进行 1 个月的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取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声治疗,具体过程如下:

1.2.1 声治疗 对患者耳鸣的频率、声音强度等进行检查,并寻找与其数据匹配度相近的自然声音进行治疗,例如瀑布冲刷声、小溪流水声、虫鸣鸟叫声、下雨声等,叮嘱患者需聆听声音至少2次/d,持续30 min/次。待患者适应声治疗后可回家静养,并将其喜欢的声音复刻至手机、平板或其他载体上,由患者自行携带回家中。在家中自该治疗时要求聆听时间延长至2 h/次,2~3次/d,治疗总时间不得低于4 h,睡眠时聆听时间除外,10 d/次,之后返院复诊,对耳鸣进行相应测试,并将测试指标记录在评估表当中,以评测患者病情改善程度,并根据病情变化适当调节治疗时声音的音量,以免影响患者听力,治疗1个月[3]。

1.2.2 认知行为疗法 对第一主诉是持续性耳鸣的患者开展全面的病情评估工作。①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负面心理状态,确认耳鸣对其生活或工作造成的困扰情况。②对患者目前耳鸣程度、生活质量等进行评估,在评估过程中还需询问患者对耳鸣的认知程度,纠正患者对耳鸣的错误认知,根据评估结果,选择患者能够理解的语言开展耳鸣相关的健康宣教工作,针对其耳鸣病程、原发性疾病等选择不同的宣教侧重点,例如部分患者认为耳鸣病程越长耳聋概率越高,需为其讲解听力方面的知识,以降低其对耳鸣的错误认知。③指导患者开展注意力转移、精神放松等训练方式,例如播放舒缓的音乐,使其能够从音乐中忽略耳鸣产生的声音[4]。④可以让患者分别在安静的室内和嘈杂的室外对自己的姓名或其他词组的声源进行分辨,要求需在蒙眼的情况分辨出具体的位置,可使用点钟方向法说明,使其逐渐摆脱耳鸣造成的听力困扰。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良好:治疗后耳鸣感消失,相关伴随症状消失;一般:治疗后耳鸣有明显减轻,对患者生活、睡眠等不造成影响;较差:治疗后耳鸣感未出现较大变化,疗效未达理想。总效果=良好概率+一般概率。利用TEQ量表[5]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耳鸣情况进行评估,总计21分,得分不足6分为I级,即无耳鸣情况;得分不足10分为II级,即轻度耳鸣情况;得分不足14分为III级,即中度耳鸣情况;得分超过14分为IV级,为重度耳鸣情况。利用GAD-7量表[6]评估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情况,总计21分,得分不足4分属于正常情况;得分不足9分属于轻度焦虑;得分不足14分属于中度焦虑;得分超过14分属于重度焦虑。利用PHQ-9量表[7]评估各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情况,总计27分,分为4个等级,得分不足4分属于正常情况;得分不足9分属于轻度抑郁;得分不足14分属于中度抑郁;得分超过14分属于重度抑郁。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该次治疗总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耳鸣、心态变化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changes in tinnitus and mental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point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耳鸣、心态变化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changes in tinnitus and mental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points]

组别 耳鸣治疗前 治疗后images/BZ_73_1065_422_1114_464.png焦虑治疗前 治疗后images/BZ_73_1628_425_1677_467.png抑郁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26)对照组(n=27)t值 P值14.23±1.77 14.22±1.78 0.420>0.05 5.34±1.27 8.89±1.22 9.550<0.05 18.43±1.03 18.42±1.05 0.570>0.05 4.02±1.05 9.79±1.03 10.730<0.05 19.01±1.08 19.02±1.06 0.620>0.05 4.35±1.09 9.93±1.08 10.640<0.05

2.2 治疗前后耳鸣、心态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前耳鸣症状、心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耳鸣评分、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造成耳鸣的确切原因不明,可以在无任何外界明显声源刺激或生物电信号刺激的情况下自主产生的类似声音的主观感觉,目前已知的很多种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均可能引发耳鸣,例如高血压、高血糖、失眠等。从听力角度来看,耳蜗神经末梢异常放电对大脑负责听觉的皮质产生刺激,与人体耳蜗的功能有着直接关系[8-10]。目前诊断耳鸣的难度并不高,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临床治疗效果不佳。声治疗主要是通过声音对耳鸣的听觉感知进行改变,从而缓解耳鸣对于听觉神经和大脑造成的压力,其本质是通过降低周围环境声音和耳鸣声之间的差距,从而降低耳鸣声对大脑的刺激,使大脑进一步获取更多耳鸣声以外更舒适的声音源,即注意力转移法。由此可见,声治疗的本质是耳鸣遮蔽治疗。目前我国对于这种治疗方法的研究尚浅,大多鼓励患者自行选择喜好的声源进行治疗。在实际情况下,治疗耳鸣应选择综合治疗模式,目前声治疗还未发现副作用,因此可将其用于临床治疗当中。认知行为疗法是通过纠正患者对耳鸣疾病相关错误认知的方式,从而使其心理上和行为上双重改善[11]。其中认知可通过健康宣教和心理干预实现纠正,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宣教方案。行为治疗即实际操作的方式,例如注意力转移法、声源位置分辨法等,使患者能够自行扭转耳鸣给大脑带来的压力,降低耳鸣对日常声音辨别的干扰,提升日常生活质量。

该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抑郁评分(4.35±1.09)分、焦虑评分(4.02±1.05)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该研究结果与杜晶艳等[12]发表文章结果治疗后GAD-7 评分(3.09±1.43)分、PHQ 评分(3.16±1.76)分低于治疗前(5.18±2.39)分、(5.22±2.73)分相一致。

综上所述,持续性耳鸣患者通过认知行为疗法与声治疗联合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耳鸣病痛,纠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

猜你喜欢
持续性疗法听力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2020年江淮地区夏季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分析
2016年华南地区一次持续性异常降水过程分析
什么是HPV持续性感染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