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硬核白内障疗效探讨

2020-11-24 09:43万臻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光度硬核乳化

万臻

江苏省句容市中医院眼科,江苏句容 212400

老年人群是白内障的主要发病人群,且老年白内障患者以硬核白内障为主。硬核白内障的出现、进展被认为紧密联系遗传因素、外伤因素、营养不良因素,以上各因素的存在会导致晶体代谢异常,严重时会导致退行性老化,进而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最终引发疾病[1-2]。硬核白内障的致盲率较高,患者临床会有视物不清、视力衰退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3]。对于确诊的硬核白内障患者,临床首选手术治疗,但手术中是否进行超声乳化不同研究都不同观点[4],为了探讨非超声乳化在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该研究以该院2015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73例硬核白内障患者为对象,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该院收治的73例硬核白内障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男17例、女20例;年龄 63~91 岁,平均年龄(79.86±11.36)岁;其中左眼有 19例,右眼有18例。对照组36例,男15例、女21例;年龄65~93 岁,平均年龄(81.43±10.29)岁;其中左眼有 20 例,右眼有16例。两组年龄、性别、患病眼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年龄在60岁以上;②单眼患病;③晶状体硬度在Ⅳ~Ⅴ级之间,晶体状态为无红光反射,完全混浊,核硬;④治疗前最佳矫正视力不超过0.1;⑤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眼病;②合并全身性感染;③存在手术禁忌证;④有认知障碍无法配合检查与治疗进行;⑤配合度过低。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对术眼进行表面麻醉处理,常规方法下消毒并开睑,选择2.8 mm巩膜穿刺刀做颞上或鼻上透明角膜切口,选择15°侧切口刀于2点处角膜缘内辅助作一切口。向前房注入透明质酸钠,行连续环形撕囊,实施完全水分离,囊袋内劈核将晶体核超声乳化吸出。注意在超声乳化期间利用黏弹剂以防止后囊被硬核块刺破,同时也对角膜内皮给予保护。利用灌注系统将残留皮质吸出,选择透明质酸钠注入前房内及囊袋中,进行人工晶体植入,然后将囊袋、前房内的透明质酸钠吸出,使前房恢复,水密切口,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国药准字H20150119)涂抹术眼,包扎术眼后结束手术。

观察组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对术眼进行表面麻醉处理,常规方法下消毒并开睑,作基底为上穹窿的结膜瓣,于上方角膜缘后1.0~1.5 mm的位置作一个角巩膜缘隧道切口,长度在3 mm左右。9点位角膜缘内作侧切口,利用穿刺刀刺入前房,将透明质酸钠注入,实施连续环形撕囊。充分实施水分离,向前房移入晶体核,将透明质酸钠注入晶体核上、核下,劈开晶体核进行碎核处理,选择晶状体线环将硬核分次娩出,把残留皮质完全吸干净,继续选择透明质酸钠注入囊袋与前房中,将人工晶体植入,然后将囊袋、前房中的透明质酸钠吸出,使结膜瓣、前房得以恢复,术眼涂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包扎术眼结束手术。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的角膜水肿数;分别在术前,术后1、3个月测定两组角膜散光度;比较两组术后角膜水肿、囊膜破裂、前房出血、角膜切口灼伤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数据利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角膜水肿

观察组术后1周角膜水肿发生率为13.51%,明显低于对照组角膜水肿发生率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术后1后角膜水肿发生率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corneal edema after operation 1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2 角膜散光度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角膜散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个月角膜散光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术前术后角膜散光度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corneal astigmatism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2 两组术前术后角膜散光度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corneal astigmatism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组别 术前 术后1个月 术后3个月观察组(n=37)对照组(n=36)t值P值0.55±0.19 0.53±0.16 0.486 0.629 1.21±0.23 1.59±0.27 6.479<0.001 0.84±0.17 1.29±0.23 9.524<0.001

2.3 术后并发症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1%,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3 讨论

对于硬核白内障的治疗,小切口超声乳化、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在临床均有应用,以往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是临床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主要术式,虽然疗效明显,不过也存在一些不足,体现在手术会形成比较明显的损伤,术后较高风险出现并发症,尤其对于Ⅲ~Ⅳ级硬度的白内障患者,损伤更为明显,限制了其临床应用[5-6]。另外,超声乳化仪价格高昂,无法推广应用于基层医院[7]。

对于白内障患者,为了保证角膜透明,必须保护好角膜内皮细胞,所以在硬核白内障患者治疗中,最大程度防止损伤内皮细胞是改善患者视力的主要方法[8-9]。相较于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应用可以在摘除晶状体核的同时防止在前房部位进行多次操作,可以使内皮细胞受损风险明显减低,能够给予角膜有效保护,确保术后视力能够迅速恢复[10-11]。而相较于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能够使前房稳定性得到更好地维持,术中不会释放能量,所以能够有效减少术后角膜水肿的发生风险,同时能够实现角膜散光度的减低[12-13]。

该研究观察组通过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结果显示患者术后1周角膜水肿发生率为13.51%,较对照组术后1周角膜水肿发生率33.33%显著更低(P<0.05),另外观察组术后1个月以及3个月的角膜散光度分别为(1.21±0.23)、(0.84±0.1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59±0.27)、(1.29±0.23)(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1%,较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22%明显更低(P<0.05),类似研究[14]显示,实验组硬核白内障患眼并发症发生率(1.47%)低于比照组(13.43%)明显(P<0.05),与该研究结果存在一致性。表明相较于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选择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患者能够明显减少术后角膜水肿的发生,还能够明显减少各类并发症,且能够使患者角膜散光度得到明显减轻。

综上所述,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硬核白内障能够明显减少术后角膜水肿,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术后角膜散光度。

猜你喜欢
光度硬核乳化
一种基于SOM神经网络中药材分类识别系统
硬核爷爷炼成记
疫战中的“硬核”
“硬核”举措下的暖心举动
陕西制造需要“硬核”
乘用车后回复反射器光度性能试验研究
皎皎月光
绞股蓝总皂苷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制备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在干线公路的应用
黑木耳多糖对大豆蛋白乳化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