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甾体抗炎药相关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分析

2020-11-24 09:43王美芳吴元祥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非甾体抗炎药氧化酶

王美芳,吴元祥

1.如皋市中医院药剂科,江苏如皋 226500;2.如皋市中医院消化内科,江苏如皋 226500

非甾体抗炎药物属于临床较为常用的一类抗炎药物,其功效主要包括抗炎、退热、镇痛、抗血小板聚集等[1]。但是部分患者服用此类药物后容易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情况,对治疗效果、患者健康等均产生一定损害。因此,临床应深入分析非甾体抗炎药物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从而确保合理用药[2]。该文以2019年1月—2020年1月该院收治11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例,比对非甾体抗炎药物患者的临床特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该院收治上消化出血患者118例,根据患者是否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情况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均为未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的患者,总计59例,其中包括男30例,女29例。观察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则服用过非甾体抗炎药物,总计59例,其中包括男31例,女28例。该次研究纳入标准为:①均经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符合相关诊断要求[3];②均对该次研究内容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呼吸道出血患者;②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比对所示,两组患者基本信息大致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研究需求。该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审批许可。

1.2 方法

归纳整理两组患者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症状表现、出血量、消化道病史、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由此判断因非甾体抗炎药物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特征。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相关信息差异情况,同时探究临床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物类型。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分析

比对两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基本信息发现,患者性别、消化道病史、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大致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年龄超过60岁、出血量超过1 000 mL、无症状表现患者占比相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分析[n(%)]Table 1 Analysis of the basic condition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2.2 常用非甾体抗炎药物种类

观察组患者较为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物主要包括:美洛昔康、尼美舒利、双氯芬酸钠、布洛芬,见表2。

表2 常用非甾体抗炎药物种类Table 2 Types of commonly used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3 讨论

非甾体抗炎药物本身具有缓解炎性反应、镇痛、抗凝血、抗风湿等多种效果,已被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列为临床常用药物。根据国际卫生组织的调查和估算显示,每天在全世界范围内有超过3千万患者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进行治疗,其中美国老年人群中有近40%者需服用该药物治疗。而随着全球范围内老龄化问题的严重,非甾体抗炎药物的使用比例也在逐渐增加。但在实际应用时,该药物有一定几率导致上消化道发生出血反应,其中大多数为点状出血,少部分严重者可出现溃疡性、糜烂性创面,并引起大出血情况,如进一步发展可能会成为消化道穿孔类病变。且该类患者在发病早期无明显先兆症状,也就导致患者和医生的忽略。当前国际范围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的群体中有25%产生了消化道溃疡症状,且发达国家所占比例较大,其中更有近12%的患者因消化道出血类并发症导致死亡,因此国际医学界对于非甾体抗炎药物的使用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视[4]。导致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后消化道出血的具体原因如下。

3.1 对胃黏膜的损伤

患者在口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后,药物会直接与胃黏膜发生接触,短期内药物有效成分在胃黏膜上的浓度最高。而这些有效成分在捕捉各类离子时就会对胃黏膜表面的细胞造成一定的损伤,且药物与胃黏膜上的胶质层发生结合后会改变其疏水性,导致胃黏膜的保护屏障作用严重下降,氢离子可在胃黏膜表面大范围弥散,而氢离子本身对胃黏膜细胞的代谢就存在干扰作用,使得黏膜细胞在损伤后无法自我修复。另外,黏膜表面氢离子含量增加后,就会与黏膜组织中含有的各种碳酸氢盐类物质发生反应,进一步损害碳酸氢盐所形成的保护屏障,加剧局部出血性病变程度。

3.2 抑制环氧化酶途径

非甾体抗炎药物在正常发挥作用时,其可以有效抑制环氧化酶途径,进而切断炎性组织花生四烯酸向前列腺素转化的途径[5-6]。目前已知环氧化酶具有三类异构体,其中环氧化酶1主要是由为常年黏膜细胞、肾脏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合成,其可以促进人体合成生理性胃蛋白酶原,同时还可维持胃肠道黏膜的基本功能,使黏膜屏障更加稳定,并调控黏膜组织内的循环系统。环氧化酶2在健康人体内的含量相对较少,在脑组织、肺组织、前列腺、睾丸或子宫细胞当中可以检测到,而其他生理结构中则基本无法找到环氧化酶2。而当人体发生损伤、炎性反应后,环氧化酶2的合成量就会异常增加,同时诱导胃蛋白酶原过度表达,对消化道黏膜屏障造成损伤。环氧化酶3在机体内具有抗炎性因子的效果,主要是在人体受损时大量合成。在患者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后,环氧化酶的表达就会收到抑制,其中环氧化酶1的抑制会降低胃黏膜屏障的保护效果,并诱使胃蛋白酶原大量合成,此时细胞表面磷脂合成量就会严重下降,进而削弱了屏障效果。同时非甾体抗炎药物服用后还会抑制胃部上皮组织对于碳酸氢盐类物质的合成,降低组织的自我修复速率,使黏膜屏障无法有效抵抗反酸带来的损伤[7]。另外还会因环氧化酶分泌抑制导致局部血流循环首影响,使胃黏膜组织因缺血发生坏死,进一步诱发消化道出血症状的加剧。

3.3 激活脂氧酶途径

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后环氧化酶途径受到抑制,使得脂氧酶途径得以激活,白三烯类异构体的合成量大幅增加。白三烯类物质可加剧中性粒细胞的脱颗粒反应,从而释放大量的活性氧物质,使得胃黏膜细胞因氧化反应而快速老化。同时脂氧酶途径还可诱导中性粒细胞在胃黏膜内血管中异常聚集,形成局部血栓,进一步加剧组织坏死程度,加之黏膜细胞氧化速度增加,无法更好地修复溃疡出血面。另外,局部的缺血反应会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对黄嘌呤脱氢酶的大量转化,继而形成黄嘌呤氧化酶,不仅进一步加剧了对氧气的消耗量。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年龄超过60岁占比71.19%较对照组50.85%更高。该研究结果与肖克臣等[8]发表文章结果年龄超过60岁患者占比63.20%高于对照组 47.70%(χ2=14.79,P<0.05)相一致。

综上所述,因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特征通常为年龄偏高、出血量多、症状表现不明显等,因此,在诊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时,应结合患者基本信息,分析有无服用药物情况,以便对症治疗,促进患者康复。

猜你喜欢
非甾体抗炎药氧化酶
马铃薯中多酚氧化酶酶促褐变及防控技术机制研究进展
仿刺参成参体腔细胞酚氧化酶的生化与酶学特性研究
养殖对虾的主要病毒性疾病及其免疫防控措施(7)
研究揭示抗炎药或可治疗老年骨折
怎样合理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包衣抛光工艺对消炎利咽丸溶散时限的影响
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处方工艺研究
玉米须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