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长期应用微生态制剂对肠道菌群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

2020-11-24 09:43王庆丽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内毒素活菌双歧

王庆丽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人民医院十八病区传染科,江苏盐城 224300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慢性进行性肝病,其主要由于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反复作用,对肝功能造成弥漫性损害而致病。在临床上,肝硬化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且随着病情的进展,还会出现肝性脑病、自发感染性腹膜炎、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相关文献报道[2],肝硬化患者机体存有肠道菌群失调等病理变化,极易引起内毒素血症,致使肝功能受损,加重病情,并诱发相关并发症发生。因此,有学者认为[3],在肝硬化治疗过程中应采取一定措施纠正患者肠道菌群失调,改善肠道屏障功能以及肝功能,进而降低并发症发生。该研究为探究肝硬化患者长期应用微生态制剂对肠道菌群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于2017年2—11月选择该院78例患者进行对照试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患者中选取78例进行研究,根据其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n=39):16例男,23 例女;年龄 48~85 岁,平均(68.94±7.14)年;病程 2~10年,平均(6.11±2.30)年;肝功能 Child分级有 15例 A级,18例 B 级,6例 C 级。 观察组(n=39):18例男,21例女;年龄 50~85 岁,平均(68.60±7.25)年;病程 1~13 年,平均(6.06±2.42)年;肝功能Child分级有17例A级,19例 B级,3例C级;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组间对比分析。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经临床症状体征、病史、实验室检查、腹部超声、CT等检查确诊患有肝硬化,无严重并发症;②临床资料完整,治疗依从性较好,能够完成随访调查;③患者或家属对该研究内容知情,自愿参与研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近4周内曾服用过微生态制剂、抗生素等影响研究结果药物;②合并消化道出血、肝癌等病史;③伴慢性腹泻、消化不良等其他肝脏以外因素导致消化道疾病;④伴心脑肺肾等严重脏器疾病。

1.3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肝硬化综合疗法治疗,主要包括保肝降酶、利尿、降门静脉高压、营养支持、退黄,并根据肝硬化病因予以抗病毒、抗肝纤维化等病因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持续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批准文号:S10950032,规格:210 mg/粒)治疗,口服,2 粒/次,3 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2年。

1.4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肠道菌群检测情况,包括乳杆菌、厌氧菌双歧杆菌、肠球菌、需氧菌肠杆菌、酵母样真菌。②追踪随访2年,记录并对比两组腹水、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发生状况。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检测情况

治疗前,两组的肠道菌群数量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2年后,观察组患者的乳杆菌、厌氧菌双歧杆菌、肠球菌、需氧菌肠杆菌检出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酵母样真菌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见表1。

2.2 两组肝硬化并发症发生情况

随访2年,观察组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上消化道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检测情况比较[(±s),LgCFU/g]Table 1 Analysis of intestinal flora detection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LgCFU/g]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检测情况比较[(±s),LgCFU/g]Table 1 Analysis of intestinal flora detection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LgCFU/g]

注:与组内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观察组(n=3 9)对照组(n=3 9)乳杆菌治疗前治疗后厌氧菌双歧杆菌治疗前 治疗后肠球菌治疗前 治疗后需氧菌肠杆菌治疗前 治疗后酵母样真菌治疗前 治疗后t值P值9.3 2±0.4 9 9.3 0±0.4 3 0.1 3 6 0.8 9 2(1 2.8 1±0.6 2)*(9.8 8±0.4 8)*2 3.4 3 6<0.0 0 1 9.5 4±0.5 5 9.5 6±0.5 1 0.2 2 7 0.8 2 1(1 4.2 4±0.7 1)*(1 0.0 2±0.6 3)*2 7.7 7 4<0.0 0 1 7.7 0±0.4 6 7.8 1±0.4 6 1.0 5 6 0.2 9 4(8.5 7±0.5 1)*(8.9 2±0.6 7)*2.5 4 2 0.0 1 3 9.1 2±0.5 6 9.1 5±0.5 2 0.2 8 6 0.7 7 6(9.9 2±0.4 8)*(9.2 4±0.5 2)*6.0 7 4<0.0 0 1 3.7 5±0.3 1 3.6 6±0.3 8 1.2 2 1 0.2 2 6(2.5 5±0.3 6)*(3.2 5±0.3 0)*9.3 4 7<0.0 0 1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n(%)]Table 2 Analysis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3 讨论

正常情况下,人体肝功能处于正常状态,致使肝脏、肠道微生态环境构成良好生物活性状态。一旦此种状态被破坏,就会引起内环境紊乱,出现各种病理变化[4]。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肝硬化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人们身心健康。有学者认为[5],肝硬化发生可能是肝脏存有各种内毒素造成弥漫性肝损害。近年,有研究就肝病与肠源性内毒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认为人体含有多种肠道菌群,而且其结构较为复杂,对于内毒素形成可产生直接作用。蔡文君等[6]的研究也报道,肠道菌群环境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肠源性内毒素、肝硬化病情,三者关系密切,可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在临床上对于肝硬化的治疗,除了抗病毒治疗外,还予以保肝降酶、降压等药物治疗以期能够清除内毒素,纠正肠道菌群环境,但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为微生态制剂的一种,含有双歧杆菌、嗜热球菌、乳酸杆菌等多种益生菌,能够有效提高体内肠道存在的益生菌菌群优势,可纠正肠道内菌群紊乱,促进肠道微生态平衡建立,同时还可为肠黏膜发育提供营养,促进黏膜修复,保护肠道。现代药理学也报道[7],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对肝硬化治疗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能够纠正肠道菌群失调,抑制肠源性内毒素产生,进而有助于改善肝脏功能。该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乳杆菌、厌氧菌双歧杆菌、肠球菌、需氧菌肠杆菌检出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酵母样真菌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而且随访2年内观察组自发性腹膜炎(12.82%)、肝性脑病 (2.56%)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46%、15.38%,与吴清山等[8]研究报道基本相符,其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措施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并于对照组单纯常规治疗进行对比,结果发现,观察组肝性脑病发生率 (4.69%)、自发性腹膜炎发生率(17.19%),对照分别为39.06%、45.3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辅助治疗肝硬化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这主要是因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能够促进肠道有益菌生长,并可排除体内内毒素、血氨等有害物质,可为患者创造良好的肠道微生态环境,延缓病情。

综上所述,长期应用微生态制剂辅助治疗肝硬化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肠道菌群分布状况,促使肠道有害物质更好更快排除,进而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延缓病情恶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内毒素活菌双歧
3种食品中双歧杆菌鉴定方法的比较分析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腹泻患儿的效果分析
内毒素对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的危害
间甲酚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研究
消退素E1对内毒素血症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双歧杆菌及其产品缓解肠炎症状的研究进展
有些药别用热水服
丙二醇(供注射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学研究
丙二醇(供注射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学研究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