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话“友情”

2020-11-26 01:23屈文婷长沙市岳麓区博才阳光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十几岁 2020年4期
关键词:鼓琴子期伯牙

◎屈文婷(长沙市岳麓区博才阳光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友情,多么美好的字眼!你们一定都有自己的好朋友!你和好朋友是怎样相处的呢?一起玩课间游戏?一起聊感兴趣的话题?分孚彼此的小秘密?……尽管相处的方式不同,但我想你们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光一定是快乐的!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吕氏春秋·本味》

早在我国春秋时期,伯牙和子期就是一对至交典范,“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已然成为中国文化中对友情强烈而缥缈的共同期待。今天,我们就透过他们的故事来聊聊“友情”。

我想大部分同学会被他们的心有灵犀打动。子期不仅能欣赏伯牙弹奏的琴声,还能准确地说出他的心境,可谓是知其音、知其志,能够达到这个层面的朋友真是凤毛麟角。

对于伯牙的这一举动,你们是如何看待的呢?你觉得他是否一定要摔琴?如果子期在天之灵,听说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他又会作何感想呢?你们可以和身边的同学讨论讨论。

你看,伯牙遇到子期是那样欣喜,他们彻夜长谈,相见恨晚,并约定第二年中秋前后在老地方相见。然而,到了约定的时间,伯牙等来的却是子期病逝的消息。面对子期冰冷的坟墓,伯牙盘膝坐于坟前,挥泪两行,抚琴一操。那些听者听琴韵铿锵,皆鼓掌大笑而去,没有人懂他内心的悲伤。面对此情此景,伯牙心中长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于是“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世界上唯一懂我的人已不在,我弹琴又有何乐呢?带着满腔的悲痛与无奈,伯牙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来了结一切,其内心的决绝和对知音的赤诚可见一斑。“三尺瑶琴为君死”,伯牙摔琴的举动让这个故事拥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伯牙、子期如此,李白和杜甫也是这样。余秋雨先生曾在他的散文中提到:“李白与杜甫的友情,可能是中国文化史上除俞伯牙和撞子期之外最被推崇的了。”到底是怎样的友情呢?

李白与杜甫初次见面时,他已是名满天下的大诗人,而杜甫还只崭露头角。十一岁的年龄差距和身份地位的悬殊并没能阻止两人相交。杜甫对李白的崇拜,李白对杜甫的欣赏,一切都是刚刚好。

沙丘城下寄杜甫

【唐】 李白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注释:

①空复情:徒有情意。

②南征:南行,指代往南而去的杜甫。

春日忆李白

【唐】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注释:

①庾开府:指庾信。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马、司徒、司空)。

②鲍参军:指鲍照。南朝宋时任荆州前军参军。

从这两首诗中,你是不是读出了他们对彼此的深情?他们俩就是这样,各自忙碌,又互相牵挂。正如余秋雨所说:

世间很多最珍贵的友情都是这样,看起来亲密得天荒地老、海枯石烂了,细细一问却很少见面。相反,半辈子坐在一个办公室面对面的,很可能尚未踏进友谊的最外层门槛。

真正的友情不依靠什么。不依靠事业、祸福和身份,不依靠经历、方位和处境,它在本性上拒绝功利,拒绝归属,拒绝契约,它是独立人格之间的互相呼应和确认。它使人们独而不孤,互相解读自己存在的意义。因此所谓朋友也只不过是互相使对方活得更加自在的那些人。

——节选自余秋雨《世间最深的友情,皆是久别后的重逢》

什么是朋友间的自在?再读读中国台湾作家杏林子的文章《朋友和其他》会有更深的理解:

说也奇怪,和新朋友会谈文学、谈哲学、谈人生道理等等,和老朋友却只话家常,柴米油盐,细细碎碎,种种锁事。很多时候,心灵的契合已经不需要太多的言语来表达。

朋友新烫了个头,不敢回家见母亲,恐怕惊骇了老人家,却欢喜地来见我们,老朋友颇能以一种趣味性的眼光欣赏这个改变。

……春雨轻轻落着,没有诗,没有酒,有的只是相知相属的自在自得。

好了,孩子们,读完伯牙与子期、李白与杜甫、杏林子与她的朋友们之间的故事,你发现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吗?对啦!那就是朋友间彼此知心最重要!这也正是我们交友的最高追求。

著名作家三毛说:“朋友中的极品,便如好茶,淡而不涩,清香但不扑鼻,缓缓飘来,似水长流。”好的友情不一定要条件相当,不一定要形影不离,而应该是心灵上的默契,彼此的自在自得。愿你们在人生长河中找到真正的知音,收获属于自己珍贵的友情。

猜你喜欢
鼓琴子期伯牙
重逢
读,文言文教学的一张好牌
读出经典的新意
问世间,“琴”为何物
泉水滴答
转身①
高山流水
香 樟
伯牙:自然是最伟大的老师
伯牙学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