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麒麟纹在当代中式婚礼服中的应用研究

2020-11-27 18:14赵晓曦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29
流行色 2020年1期
关键词:麒麟中式寓意

赵晓曦(北京服装学院 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029)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文化自信”,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国人更加渴望民族文化的回归,在其当代婚礼仪式中,中式婚礼服也逐渐开始成为潮流。传统中华民族元素在婚礼服中使用可以彰显中华文化的风格特色,但当代婚礼服中龙凤纹图案使用居多,少见麒麟纹图案的使用。早在明代期间,麒麟纹图案作为一种吉祥的寓意纹就已经应用在了吉服中。在当代中式婚礼服中使用麒麟纹图案,可以以让整体服装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并可以传承和发展优秀的文化传统,夯实文化建设的根基。

一、麒麟纹的历史概要

麒麟最初是被神化为龙头、鹿身、马蹄、腾云驾雾、口吐玉书的形象造型,直到明成祖永乐年间才一改僵硬呆板的感觉,被刻画为“文采烨煜,玄云紫雾;趾不践物,游必择土”,其线条流动飘逸,且充满活力,更大程度上遵循了“仁”的思想观念。

麒麟最早记载于《诗经·周南·麟之趾》,诗中多是象征观念,以麒麟喻人,寓意子孙兴旺、延绵不断、品德高尚如同麒麟。春秋时期,神话中传说孔子的母亲在身怀孔子时,因遇其麒麟而生孔子,作品中常出现麒麟口吐玉书的情景来表现其寓意。汉代麒麟纹进一步发展,受当时人民对自然的崇拜与政治因素“独尊儒术”影响,图案造型带有浓厚的儒家教礼、厚德上善的文化风格特点,人们向往可以飞身成仙,麒麟形象多为双翼,图案多为侧面形象,头上生有一角。魏晋南北朝时期,麒麟有着雄健壮伟、昂首向前、身驱中直、敦厚的体态。宋元时期,由于重文轻武政策,麒麟造型转变为清秀伶俐的风格,麒麟躯干吸收龙体元素,出现规则的鳞片、颈部飘逸的鬃发、鼻翼灵动的触须、肩部火焰的毛发、牛尾造型的尾巴且尾端放射呈散开式。到明代,麒麟纹样集合了历代之大成,统治阶级通过对神兽的崇拜和颂扬达到进一步对政权的巩固,使祥瑞飞身的神话思想转变为吉祥如意的心理表达方式,呈现出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特点。

二、当代中式婚礼服的现状

当代中式婚礼服趋于多元化,选择范围较广,是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冠服制度趋于完善的时代,其传统婚礼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周朝的婚礼服遵循了“玄衣纁裳”的特点,先染白再染黑为之玄色,郑玄注《周易》则谓“黄而兼赤为纁”,因其制度因素,图案与颜色严格受限。汉代婚礼服在继承玄纁的特点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玄衣纁裳为王公贵族婚服所用,袍服为常人所用,《后汉书》记载了婚服饰以缘边锦绮袍,可见当时图饰仅作为角隅图案使用在婚服中。唐朝时期婚服一改沉闷,变得艳丽多彩、种类繁多,官级到常人女子婚服可分为:䄖翟、花钗翟衣、花钗礼衣,其图案造型以稚鸟图案为主。宋代一改繁杂,花钗大袖、凤冠霞帔作为婚礼服的主要代表,图案化繁为简。明朝婚礼服传承创新较多,其女性以红大袖衫、长裙、凤冠霞帔为主要婚服制式,其图案也根据身份等级区分。清朝沿袭了明朝的凤冠霞帔制式,并融合以满族文化特质,出现了褂裙品类。民国时期后受到西方文化的侵蚀,婚服逐渐西化,一直到20世纪中后期开始巨变,旗袍开始作为中式婚礼服出现。由于其传统婚礼服历史变革较大,具有不同时代的风格特征,当代传统中式婚礼服装风格选择上也较为丰富。

三、明代麒麟纹元素在当代中式婚礼服中的应用研究与分析

明代麒麟纹遵循祈福纳瑞的寓意内涵,且以儒家厚德上善礼乐文化审美为目的。这一时期麒麟图案造型夸张多变,且造型勇猛威武,纹饰图案丰富华美。在当代传统婚礼服图案造型中应用明代麒麟纹造型可以增添喜庆祥和、祈福纳瑞的吉祥文化寓意,丰富服装图案的灵动性和整体造型美感。

1.明代麒麟纹图案元素在当代传统婚礼服中的传承应用

明代麒麟纹头生双角,鹿身鳞肤、牛尾马蹄、毛发上扬、回首姿态,给人以生动灵活之感,与龙、凤、龟并称“四灵”。其鹿鱼牛马皆为祥瑞之物,可见集祥瑞化身的麒麟,应用在当代婚礼服中更能突出其祈福纳瑞的内涵。这种以图表意进行心中愿望的寄托方式,对于购买者而言也是对未来的期盼和对审美品位的提升。

仁兽麒麟,是通过麒麟图案表现抽象的“仁”的道德观念,有“仁为礼之质,孝为仁之本”之意。麒麟纹在明代初次使用在玉器中,供勋爵使用,出现麒麟在华草丛中或山石流云间行走,背有齿脊,身披火焰的图案造型。在明朝宣德时期麒麟造型或立或坐,出现了四腿全卧的造型,到永宣时期麒麟纹变得更加雄健,造型敦实。

凤凰麒麟,是受当时人们对自然崇拜心理的产物,将自然界的阳气化作毛虫和羽虫,毛虫以麟为优,羽虫以凤为优。在《礼记》中记载“凤凰麒麟,皆在郊野”。可见麒麟与凤凰不与世俗争奇斗艳,皆体现了儒家文化“仁”的特征。如明代建筑河南嵩山中岳庙砖雕中凤凰麒麟的图样,图中凤在空中与云纹八宝吉祥纹连用,地上麒麟回首奔跑,表达了吉祥的寓意。

麒麟送子,文献鉴初以“麟吐玉书”运用而生,《圣轨图》描述“孔子生,见麟吐玉书”的场景,衍生出麒麟送子,必是旷世奇才、国家栋梁之势,犹如孔子的含义。在结构上主要表现为一名童子骑坐在麒麟背上驾云而至;或是背上童子手持莲花与如意,意为连生贵子、吉祥如意等相似造型。总而言之,在当代婚礼服中应用明代麒麟纹最重要的是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寓意的传承与延续。

2.明代麒麟纹图案元素在当代传统婚礼服中的创新应用

(1)传统明代麒麟纹图案造型变换方式的创新

传统明代麒麟纹图案常以大面积造型形式出现在赐服中,彰显穿着者的威严,在当代传统婚礼服的创新应用时可以增加变换图案造型形式。如深受东方元素影响的洛可可风格服装,其代表人物蓬帕杜夫人,在服装中使用的东方元素花纹图案小巧精美,并多用于服装角隅处,服装整体造型轻快精致又不失华美。在设计使用明代麒麟纹图案时也可沿用此类方法,可将明代麒麟纹图案以角隅纹样的形式,细致精巧地装点在服装边缘处或结构处,提升服装整体造型的精美度。

(2)传统明代麒麟纹服装图案颜色的使用创新

传统中式婚礼服图案颜色的特点是:以多种单一色相绣线构成多彩图案造型。随着绣线颜色的制作工艺不断进步,婚礼服色彩的多样性也进一步加强。中国知名高级定制设计师郭培女士,为陈晓婚礼中设计的男士中式婚礼服瑞兽紫金袍,便是采用稀有的彩色金线进行绣制而成,金银色纱线中融入彩色,丰富了金银色的色彩美感,同时采用独特的垫高凸起绣法工艺,增加了麒麟图案造型的立体感,丰富了视觉效果,表达了瑞兽麒麟、富贵吉祥的寓意。

反观当代西式婚礼服,以颜色统一为色彩特性,女士婚礼服一身白色寓意爱情的真诚、纯洁、神圣,男士黑色婚礼服象征着严肃与庄严,在图案造型的颜色选择上也遵循了其寓意,保持了装饰图案与服装本体颜色的统一性。例如:女士婚礼服饰图案虽有刺绣、蕾丝、珠片绣等繁杂的制作工艺,但色彩选择上都以纯白色为基调,图案造型虽繁杂,但由于颜色的统一性,整体造型简洁明了、洁白雅致。因此在设计使用当代传统中式婚礼服时,也可在保留传统麒麟纹图案的造型基础上融合西方颜色统一性的特征,如将传统刺绣颜色与服装面料本体颜色统一,以暗纹图案出现,设计出既有中华文化特色且符合当代婚礼服审美的婚服,使传统婚服文化展现出更多特色。

(3)传统明代麒麟纹服装图案造型材料的使用创新

当代传统中式婚礼服以刺绣工艺作为图案文化载体,传统绣线使用材料以彩色棉丝线或金银线为主,但久经风蚀便会出现褪色等问题。当代工业技术的进步带给我们更多选择性,纤维材质也不仅限于棉麻丝。高级定制设计师郭培在以“传说”为主题的作品发布会中展出了大量金属丝构成的绣品,Jakob Schlaepfer公司为其生成金属丝与真丝混纺而成的织物,颜色璀璨,光芒四射,部分服装中以珠绣工艺结合并配以精细的金属装饰物,整体塑造型硬朗突出;在2017/2018的设计作品中,又将金属质地的绣品与飘逸的纱织面料结合,塑造出刚柔并进、反复叠加、亦真亦幻的女性高级造型感观。在明代麒麟纹绣品中融入金属丝的元素,更能符合明代麒麟纹威严的儒家文化内涵,彰显麒麟硬朗敦厚、白泽的外形。

3.明代麒麟纹图案元素在当代传统婚礼服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明代麒麟纹图案虽然造型灵动,但由于其兽态凶猛,如明代麒麟吉服袍,图案大面积出现在前胸,造成威严的感观。在设计当代中式婚礼服时,明麒麟纹图案不应大面积突出凶猛姿态。其次,明代四大赐服纹样容易与麒麟纹混淆。四种赐服虽看似无异,却有所区分。斗牛、飞鱼、蟒三者外形皆与龙形类似,麒麟与其他三者首部相似,且皆有鱼鳞皮。斗牛其角向外弯曲,飞鱼带有羽翼与鱼尾,蟒为四爪龙型。因此明代传统麒麟纹图案在传统婚礼服的设计应用中应注意使用规范,避免创新改变其固有传统属性。

结语

在当代中式婚礼服中设计使用传统明代麒麟纹样中,应该注意纹样姿态在当代婚礼服中使用的整体风格的一致性,遵守明代麒麟纹图案的固有传统属性,在其基础上融合当代图案造型方法、颜色和工艺,提高绣品的装饰美感,才能符合现代新婚人士对于中式婚礼服的需求。同时明麒麟文化元素具有广泛的吉祥寓意,可以促进设计师对于传统婚礼服图案的文化发掘,展现中华文化底蕴和婚礼服的文化价值,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与回归。

猜你喜欢
麒麟中式寓意
新年最美中式穿搭
麒麟“破冰”
美好寓意品芝麻
对麒麟
盛放的寓意
《绿野仙踪》中隐含的颠覆性寓意
它就是麒麟
新·中式生活美学Chinese NewAge
最美中式酒店,你去过几个?
中式烹饪营养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