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脱胎漆器的辉煌
——国礼之路

2020-11-27 18:14赵璟珩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350117
流行色 2020年1期
关键词:国礼人民大会堂漆画

赵璟珩(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117)

“漆自西蜀来,胎自福州脱。精巧叹加工,玲珑生万物”这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郭沫若对福州脱胎漆器精湛技艺的高度赞誉。福州脱胎漆器以其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与北京景泰蓝、景德镇瓷器并列为中国传统工艺三宝。福州脱胎漆器作为中国传统工艺三宝之一,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都曾经近距离接触过。在新中国最初的对外交流当中,我国一般都以传统工艺品作为礼物馈赠,有瓷器、脱胎漆器、刺绣、丝绸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福州脱胎漆器行业从分散的作坊集中发展到国营工厂,并且建立了研究所和学校,从而获得了新生。在这个时期,福州的脱胎漆器就已经逐渐被当作国礼用于新中国的对外交流,有漆瓶之类的小型陈设品,也有漆制围屏、挂屏等大型器物。最早见之于报端的是在1955年“新华社平壤十四日电以朱德副主席为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在十四日上午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赠送礼物,礼物有我国特产福建漆博古挂屏一堂和景泰蓝花瓶一对”。1959年在建国十周年即将到来前夕,福州脱胎漆器行业的艺人与设计人员通力合作,为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包括接待厅、宴会厅的内部装饰进行设计革新。①在国庆前一个月完成了所有任务。国庆节那天上午,在京的脱胎漆器老艺人李芝卿、高秀泉等八位同志被邀上天安门观礼台参加观礼。②人民大会堂福建厅的装饰陈设,以漆器为主,结合福建各地具有特色的手工艺产品,采用传统形式和工艺手法,以淡雅秀丽的色调进行设计布置,不论是漆器的大屏风、大花瓶、挂屏、挂框、几案、橱架、漆木沙发以及茶具等,都极其富有地方特色。③

1955年,毛泽东主席把一套精美的《五扇博古漆器围屏》作为国礼送给了尼泊尔王国国王沙阿·瓦德。④直至80年代由于受到煤尘的侵蚀,围屏变黑,尼泊尔皇室却舍不得丢弃,最终决定运回中国重新修复。有关机构最后从几位工艺师中选中郑修钤老师担任修复工作。根据笔者对郑修钤老师的访谈中得知,自从郑老师接到这个任务开始,就将全部精力放在了如何修复《五扇博古漆器围屏》上,仅仅是修复围屏边框就花费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最终完美地还原了原作的质感,修复好的围屏宛若原作,最后送回尼泊尔王国,重新摆放在皇宫当中。1973年,当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对马王堆出土漆器复制进入尾声的时候,外交部邮寄了一封挂号信到福建省政府,内容大致是“柬埔寨国家元首将去访问朝鲜”,国家要求创作一张漆画《柬朝友谊》作为礼物赠送给柬埔寨元首西哈努克亲王。最后这个任务交到了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的郑修钤老师手里,郑老师在复制马王堆漆器的同时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创作出了这幅1米多高、80多公分宽的漆画,优秀地完成了国家赋予的任务。

1970年以来,福州漆艺多次用于装饰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台湾厅。随着中央领导的重要会议和会见活动经常安排在福建厅,福建厅渐渐成为出镜率最高的一个大厅,大型漆画《武夷之春》《古田会议》和各式漆器也经常出现在人们的眼中。人民大会堂台湾厅于1972年国庆前建成。次年,福州漆器行业艺人完成了陈设用品近300件,用于装饰台湾厅。台湾厅的主图为反映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大型漆画,这幅漆画是由黄时中、郑祖斌、黄迪杞、林沅等五人用了近一年的时间设计制作完成的,于当年9月运往北京。根据笔者对当事人黄时中老师的采访得知,《郑成功收复台湾》最初的手稿就达36份之多。当漆画运送至人民大会堂内部时,又根据现场效果对画面进行了修改与调整。最终放置在台湾厅正面大墙。台湾厅后还摆放了郑修钤创作的《春、夏、秋、冬》等漆画作品。

关于福州脱胎漆器的国礼之路,并不能严格地把它归功于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或者福州第二脱胎漆器厂,这是由福州一整个脱胎漆器行业共同完成的任务。国礼不仅有制作新的器物进行馈赠的任务,福州的脱胎漆器行业还担负着日常维修的任务。1979年5月20日,政府下达了人民大会堂福建、台湾厅内部整修的文件。

例,进门三扇通景屏风壹堂:

(1)用原有屏风进行刷新(包括外框和裙子部分),内容不作更新。(正面松、竹、梅。背面鹭岛风光)。

(2)外框和裙的色彩换成浅龙眼核色。并退光。

(3)施工方法:暂把大会堂“广西厅”我省的五扇屏风交福建厅使用一个月,换出现有三扇通景屏风进行修复刷新。

(4)需要工人5名(3名漆工、2名上色“古铜晕金”工人)。

(5)需要150工额(每工额按8小时1200工时),要在一个月内完成。

(6)承制单位:第二脱胎漆器厂。

四盆花、花架、花盆。

(1)两盆制花悬菊岩、两盆劲松(迎客松)。

(2)承制单位:制花厂。

(3)完成日期:六、七、八三月完工。

(4)花架色彩与边框一致。

(5)花盆色为雨过转晴色或豆绿色。

(6)承制单位:第一脱胎漆器厂。

(7)完成日期:六月份一个月完工。⑤

20世纪80年代初期,福建厅内部陈设虽然数次进行部分调整和更新,但有些陈设已经褪色,产生龟裂漆面脱落。福建省人大常委会于1984年开始启动全面更新改造工程的组织实施。1986年5月,福建省委批准更新改造工程转由省政府负责,随后与人民大会堂共同确定了“庄重、典雅、朴实、大方、轻巧”的更新改造方针。省政府副秘书长酒玉琳具体分管这项工作,福建省建设设计院、福州市工艺美术局和福建省工艺美术学校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参与。酒玉琳在著述《平凡的路》一书中,也比较详细地回忆了福建厅更新改造的过程和项目。

人民大会堂福建厅最为经典的应该属于气势恢宏的大厅主画《武夷之春》,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武夷之春并不是最初的武夷之春,现在所见的《武夷之春》是在1994年对原版《武夷之春》进行扩充而来的,新创作的漆画除了原有的大王峰和玉女峰之外,还增加了鹰嘴岩,而且尺寸由原来宽7.4米左右各拓展1.3米变为了宽10米,高4.3米变为4米,画面上的一些细节也有所改变。大型漆画《武夷之春》无论是在画面表达手法上,还是在构图布局、色彩效果等方面,都充分展示了福建漆艺魅力以及福建的大好风光。

林荫煊先生在《走进人民大会堂 情思 福建厅》⑥中这么写到:“人大会堂建成后,毛主席和周总理多半在福建厅接见各国元首、外交使节和专家学者,在频繁的外事活动中,福建厅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毛主席高兴的地插话说福建有‘文化,人文荟萃,这和长久以来与海外来往有关系’。”由此可见,福建漆器是有其成为国礼的内在必然性。长期以来,虽然经过几次更新修改,但内容和形式都没有多大变化。十年动乱时期,周总理一再不允许林“四人帮”一伙恣意破坏厅内的陈设。1975年,周总理在首都医院治病的时候,还十分关心福建厅内部陈设的艺术效果与使用价值。

下文是笔者整理的福州脱胎漆器有关于国礼的大事纪。

1955年12月,毛泽东主席代表党中央、中央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向斯大林赠送生日贺礼,礼品包括沈绍安脱胎漆器。

1955年8月,中国与尼泊尔王国正式宣布建交。毛泽东主席以集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精华的《五扇博古漆器围屏》作为国礼赠送尼泊尔国王沙阿·德瓦。

1959年10月,福建省和福州市工艺美术展览会在北京北海公园团城举办,福州脱胎漆器作为主要展品引人瞩目。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莅临展会。郭沫若赋诗云:“手下运东风,放出百花红。劳心结劳力,精巧夺天工。福州脱胎漆器行业的艺人与设计人员通力合作,为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进行内部成套装饰,《仿古铜对狮》《大花瓶》《仿古铜打麻雀兄妹》《大屏风》等;磨漆画《旭日东升》《雄鹰展翅》等一批作品首次进入人民大会堂。

1965年李芝卿制作屏风漆画《武夷风光》。

1973年9月,周恩来总理指示:脱胎漆器是一流的。福建省承担北京人民大会堂合湾厅室内装饰任务,完成从家具到陈设品大小共296件的制作。

1976年按照周恩来总理的部署,大型漆画《古田会议》悬挂在福建厅南墙上。

1981年5月,福州市工艺美术展销会在日本长崎市最大的浜屋、岗政两家百货商店举行。9月,福州工艺美术展览会在北京北海团城作为期40天的展出,吸引观众十多万人,彭冲、谷牧、谭震林、胡厥文等国家领导人赞不绝口。

1986福州市承接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内部装饰更新工作,陈端钿的《雕填爆旬暗花缠枝牡丹瓶》、王维韫的《荷叶瓶》《九狮金鼎》;郑益坤、黄时中的《漆器通锦大屏风》等漆艺作品陈列于福建厅。

1992年10月,福州脱胎漆器、漆画参加在香港展览中心举办的“中国高档艺术品博览会”。为纪念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20周年,“92福建漆文化日”艺术活动在福建省画院隆重举行,国内外众多漆艺家有作品参展并参加研讨。

1994年福州漆器行业为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台湾斤陈列的大型漆画作品《橘映闽江》《凌波仙子》《宝岛蝶情》《幽谷浮馨》等配制漆器镂空外框与底座,使作品总体效果更显庄重、典雅。

1997年福建省工艺美术研究院制作的大型漆画屏风《闽港情》由福建省人民政府赠送给香港特区政府,作为香港回归祖国的纪念品。

(以上大致罗列了福州脱胎漆器行业作为国礼的一个发展历程,由于年代久远,有一些时间数据可能会发生一些偏差。)

注释:

① 张健.现代福州漆工身份嬗变问题调查——兼论福州现代漆器工艺发展与保护[J].艺术百家,2008(05):52.

② 林荫煊.走进人民大会堂 情思 福建厅[J]. 福建工艺美术,1984(02):36.

③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志:二轻工业志[M]. 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④ 陈靖.沈绍安脱胎漆艺[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13:91.

⑤ [主要责任者不详].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台湾厅内部装饰陈设品——补充修理方案[C]//[主要责任者不详].人大会堂福建、台湾厅内部修整更新领导小组会议纪要.[出版地不详]:[出版者不详],1979.

⑥ 林荫煊.走进人民大会堂 情思 福建厅[J].福建工艺美术,1984(02):37.

猜你喜欢
国礼人民大会堂漆画
孔家钧窑 国礼精品钧瓷作品
舞 国文倩 漆画 30cm x 30cm 2019年
一份从田间地头到人民大会堂的报告
漆画作品
韩国 来自朝鲜的“国礼”
孟祥勇 漆画《静待花开》
郑崇尧漆艺作品选
新媒介下蜀绣“关系传播”探析——以蜀绣作为国礼承载关系为例
对以古籍为国礼的一些小小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