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主题班会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2020-12-03 13:33山东省青州市东关回民初级中学刘明德
青年心理 2020年23期
关键词:认同感班会体验式

山东省青州市东关回民初级中学 刘明德

初中阶段是学生由儿童向青少年阶段转化的重要阶段,并且这一阶段会有许多新增课程,学生也有了更加成熟的思维模式。因此这一阶段,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与德育塑造就显得尤为重要。青少年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思维活跃,由于也是青春期阶段,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开展都面临着许多问题,这一阶段许多学生的思想是盲目的,学校负有教化责任,必须要对学生进行积极正确的思想引导。体验式主题班会的模式虽然主旨在于说服教育,但是其内容形式发生了重要的改变,学生从被动学习的角色变成了主角,学生通过班会的模式可以把遇到的问题大方地表现出来,另外丰富的表现形式也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一、体验式主题班会简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体验式”学习圈模式在西方心理学家的研究中横空出世,学习被认为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不中断且以“体验”为根基,其中的四段论为由体验引起观察和反思,再通过对所学知识的抽象概括转化为行动应用。

而所谓的体验式的主题班会则是借助这一理论进行的管理班级的一个良好的方法,开展的形式以及相关的模式也是在体验式的相关理论基础之上产生的一种新型的班会的形式。在开展这种体验式的主题班会之前,教师需要确定班会的主体,也就是说要根据学生的相关需求和教育的目标以及班级的实际管理状况进行分析后确定下来,当然整个班会的过程应该以各种不同的活动以及有趣的游戏作为主线,全程贯穿,从而为参与到体验式主题班会的学生提供一个与众不同的情境体验,有效地引导学生并且组织学生参与到班会当中去是教师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学生只有参与进去才能够获得相关的体验。在班会活动当中学生玩儿游戏,参与活动都仅仅只是一种形式,在整个过程当中学生要通过这种形式学会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分享,将自己在班会当中获取的感受进行抒发,并且总结反思自己所具有的各种感悟,将这些感悟转化为自己以后的实际行动,用相关的理论来指导自己在现实生活当中的行为,班会的意义就是在于这方面。除此以外,学生在班会当中还需要实现一个知识的主动构建,这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有效的途径。这种体验式的班会很明显地改变了以往枯燥无味的班会模式,以一种崭新的班会形式重新激发了开展班会的乐趣,并且还更加充分地激发了学生参与到班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便于教师采取合理科学的方式进行班级的管理。通过班会,学生个人的发展目标将会和整个班级的发展目标相结合,学生作为班级主体的地位将会更加的稳定,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将会更加的顺利,也更加积极有效。本文接下来的内容将会总结一些体验式的主题班会在班级管理当中的应用情况和相关的应用效果。

二、开展体验式主题班会的意义和方法

(一)体验式主题班会有助于培养班级认同感,创建良好班集体

一个班集体在学校就是一个单位,内部成员之间又会营造出整个班级的氛围。每个内部成员之间相互的尊重与认可被称为班级认同感,另外这个认同感也包括对整个集体的认同感,比如个体认为自己所在的集体团结友爱氛围好,那么这就是这一个体对于整体的认同感。而认同感取决于个体对班集体的期望值以及个人是否感到舒适,班集体成为自己的舒适圈之一,这也是衡量班级认同感的重要指标。量变引起质变,班集体中的每个个体又对整个集体呈现出反作用,因此想要做好集体管理工作,就必须对每个个体进行密切的观察,培养每个学生对于班级以及同学的认同感,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这是班级取得好成绩的首要前提。当学生在班级中获得了认同或者对班级产生了较为浓烈的认同感,就会激发其做贡献以及做好班级一分子的动力和积极性,其自我管理能力也将不断提升。良好的班级氛围又能够为学生营造优质的学习与进步的环境,在这一环境中,学生都会不同程度地拔高,进而影响整个班集体的状态与成绩,这也是由集体荣誉感为内在驱动的。而班会这一集体形式向来是班级氛围营造的催化剂,尤其是在体验式班会中,丰富多样的活动以及师生互动的乐趣将会完全展现出来。游戏作为寓教于乐、拉近感情的重要方法,学生通过班会中的游戏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在合作与竞争中又锤炼了同学友谊,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学生将会产生归属感与默契。

比如在一个班级刚刚建立的时候,同学教师彼此之间都并不是非常的熟悉,交流起来也比较困难,大家对于一个班级当中的集体意识也比较模糊,并没有太强烈的责任意识。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应该积极地采取一些措施改变现状,尽量通过一些活动消除彼此之间的陌生感,使得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活动,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的认同感、荣誉感。对于一个班集体来说,刚组建的时候有一定的陌生感是正常的,彼此之间并不熟悉也是正常的,因此班主任的作用就十分重要了,体验式班会就是班主任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帮助班主任实现缩短师生彼此之间距离的目标。学生的归属感并不是平白无故就产生的,更多的是活动游戏之后,大家熟悉起来才产生的归属感,这种情况才是当前教育当中比较常见的情况。

(二)游戏之后的分享

游戏之后的分享,这也是体验式班会开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初中生来说,这将是拉近同学之间关系的交流,是减少同学之间距离感的一个契机。这个分享的过程必将是同学们交流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知道彼此的长处和思考问题的方式,这对于班级来说也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一个简便方式,让班级的同学都能够拥有集体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在初中的班级管理中,班级的整体性是极为重要的,通过游戏将同学关系不断地拉近,而通过游戏之后的分享,使得同学之间更好地了解彼此。因此,对于初中生的班会要采用更加丰富的游戏形式,让其成为初中生班会的主旋律,通过各种各样的小活动拉近同学们的距离,如抢凳子或者才艺展示等一些游戏方式,让学生进行各种合作交流,进而熟悉对方。先形成自己一个一个小的圈子,然后再通过整体的游戏氛围形成一个大的圈子,让整个班级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同学们在游戏中寻找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在班级里的归属感。这样不仅很好地消除了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焦虑感或者是在生活中的一些挫败感,同时这也是增加同学们自信,提高班级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式。在班会过程中让同学们自己出谋划策,让小组的成员总结在游戏过程中的得失,在班会快要结束的时候进行分享,在这样一个愉快的氛围中,同学们能够畅所欲言,这也是对同学们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很好的锻炼。通过这样一个契机才能快速地让学生融入新的集体中,这种体验式的班会,让学生在游戏中不断成长。

三、体验式主题班会有助于班级常规管理

(一)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行为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学习教育的过程中,也要立即纠正其错误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在这个过程中,班会就发挥出了其最为重要的一个价值。每阶段的班会都会对学生产生很重要的作用,如何更好地提高班会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采用体验式主题班会的方式,进而帮助同学们进行行为上的纠正,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在班会开展的过程中,采用模拟生活或者学习的方式,对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探讨怎样做才是正确的。例如:可以让同学们对迟到或者是在上课的过程中出现违纪、说话或是考试过程中作弊等情况进行实况模拟。然后引导同学们编排一些不良现象、不良习惯的小品进行现场表演,让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之中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引导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强硬的要求一些具体的规则约束,很难起到好的效果,初中这个阶段的学生都存在很强的逆反心理。因此,需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性,才能够引导同学们更好地生活和学习。

(二)利用体验式主题班会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利用体验式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辅导,将枯燥的学习生活变得更加有趣起来。因为学生正处于一个复杂的发展阶段,面临各方面的问题都没有具体的解决方式,其思想的发展尚不够完善,没有经历过太多的事情,因此利用主题体验班会,通过对一些实际问题的模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面对困难,提高学生心理的承受能力。因为学生刚刚通过了从小学到初中的蜕变,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心理上的变化,这也是消除学生内心的疑虑,提高学生自我认同感的良好契机。方便后期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增强学生学习上的自主性。这样一个体验式的班会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在班会的过程中设计以“勇敢”为主题的体验班会,让同学们切实地感受到生活中的困难,意识到挫折并不可怕,自己有能力也有信心战胜困难。同时让同学们都参与到班会中来,让每位同学分享其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分享自己战胜困难的一些方法,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同时也方便了同学之间的交流。这是学生彼此认识的一个良好的契机。这样一堂班会方便同学们分享自己曾获得过的知识,对于班会的形式也不再局限于一些传统的方式。体验式班会也能对整个班级整体进行思想上的升华,班会的开展重点并不在于次数,主要在于其每一次开展所产生的实际效果。

综上所述,在初中的班级管理实践当中,体验式主题班会展现出其特殊优势,这一模式能够最大限度上调动每个班级成员,形成合力,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这将直接影响到班级中的每一个人,同时这也是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一种方式,从多个角度表现自己,从多个角度认识自己,有利于学生的快速成长。

猜你喜欢
认同感班会体验式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如何发挥主题班会作用提高高中德育教育时效性
浅析水墨画体验式学习的教学策略
基于“分年级、分目标”模式的主题班会设计的探索
体验式教学理念下高中排球教学的实践探讨
浅析国有企业员工企业文化认同问题
工作认同感日本人最低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
高中生物新课程下“体验式教学策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