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镜在脑外科的临床应用

2020-12-04 00:21王鑫林百合
智慧健康 2020年21期
关键词:脑外科双极脑积水

王鑫,林百合

(吉林市人民医院,吉林 吉林 132000)

0 引言

神经外科相对于其他一些医学类科目而言,本身所具备的专业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相应从事该行业疾病治疗的医护人员无论是专业能力还是综合素质也都非常全面[1]。这主要是因为神经系统过于复杂,一旦出现疾病通过手术治疗的难度比较大。现阶段所应用的神经内镜这一手术方式,对于人体所造成的伤害是比较小的,生理微创和鱼眼效应等都能够帮助手术等成功率提升[2]。尤其是面对脑外科疾病的时候,神经内镜的应用更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所发挥出来的优势也是十分显著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研究选择在北京市海淀区某医院在2019年1月至2019年8月入院接受结脑外科疾病治疗的患者共计62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这其中有男38例,女24例,他们都是经过脑CT确认之后的病例,年龄35.8-74.1岁,平均(57.3±8.3)岁,病程1-8年,平均(7.1±1.2)年。这其中有脑积水患者22位、颅内囊性病变28位、脑室系统病变患者12位。上述这些显而易见的身体指标,在各个方面的研究和统计过程中,差异性都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手术工具

主要利用的手术器械是蛇牌的神经内镜,其内部更为细致的组成结构分为硬质内镜和显微器械两种。硬质内镜的长度为24 cm,外径仅仅只有6 mm,整体的体积比较小,而显微器械主要包含:剪刀、电凝器、COOKMCB_CE3.0扩张球囊导管以及活检钳等。

1.3 术中操作

确认每台机器的电源插头与机器之间的连接。打开无菌设备附件及辅助机构,洗手护士固定无菌神经内窥镜摄像数据线、导光束、吸收管、电凝线。洗手护士将组织小组交给巡护,插上设备对应的插头,依次打开显示器、摄像机、光源等电源开关进行调节;准备好亮度;检查连接底座、双极前冷凝线、第一阴极板连接好电线后,正确粘合并充分冷凝,打开双极凝固和电刀电源开关,根据需要调整输出,并在初筛中工作。操作完成后,尽量降低光源的亮度和电输出,然后依次关闭光源、摄像主机、显示器、电刀、电凝等机器的电源开关。从摄像机的数据线、导光束、导线等部位提取,整理清洁和设备,按规范操作内镜、摄像机等,如数据线、光束、糙米剪刀、夹子、电容器、双极全响应线等。

1.4 统计学意义

使用相应的SPSS 19.0统计学软件来完成大量数据的处理,计量资料使用(±s)进行表示,借助t完成检验;计数资料可以利用[n(%)]来表示,使用χ2完成检验。

2 神经内镜的组成和特点

其优势比较显著,在进行深层次脑外科手术的过程中,视野比较好,照明效果极强,使得最终呈现在监视器上的画面会更为清晰。而且神经内镜的体积小、创伤面小等优势都是促进其应用范围不断拓宽的重要因素。

3 结果

在本次试验的过程中是不存在脑死亡和生理死亡案例的,而且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之后的半年内,在单纯内镜手术组的39位患者中,有36位表示效果极佳,疾病治愈的有效率达到了92.30%,仅仅只有3位患者存在着并发症出现的现象,占比为7.70%,其中两位患者有短暂的发烧迹象,以为患者手术之后出现了轻微的瘫痪现象。在内镜辅助组的手术中,22位患者都没有很明显的病变程度出现,脑组织之间的牵拉效应也被减少。剩余13例神经瘤的患者,其神经系统的完善性都被保护起来,而肿瘤给予了全部切除,相应的恢复情况仅仅只是手术之后出现了短暂的多尿情况外,其他的并发症也不存在。

4 讨论

早在1998年,医学专家Nikolai就已经对神经内镜手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将其细分为几种具体的类型:分别是内镜辅助显微神经外科、内镜神经外科以及内镜控制显微神经外科[3]。针对于单纯神经内镜手术来说,能够独立完成的手术有脑积水、颅内囊性病变等。以脑积水为例,这是一种利用神经内镜治疗已经很广泛的手术,尤其是对于梗阻性脑积水治愈率会更高。一般来说,在进行实际的操作当中,在内镜下实施第三脑室底的具体造瘘在梗阻性脑积水的治疗当中是非常有效的,并且其属于微创方法,它会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出造瘘的三角区,然后利用For-garty微导管扩张球囊进而使得瘘口更为安全。后期在进行皮质穿刺的时候还需要更加注意手术器械带来的创伤,将神经内镜直视下手术的使用方法比较科学、合理。与此同时,还应该注意需要使用激光或者双极电凝来完成脉络丛当中绒毛的具体处理,一定要注意不可以出现血管阻塞的情况,要降低双极以及血管之间存在粘连的情况,这样,如果出现一些出血情况,将不能很好的进行控制[4]。而内镜辅助的显微神经外科(EAM)相对来说在手术中的地位和角色没有那么重要,处于一个辅助性的地位,其可以拓宽医护人员的手术视野,防止由于操作的一点点失误而造成比较严重的器官或者系统损伤。最后一种就是内窥镜控制的显微神经外科(ECM),在本次实验的第一组研究对象中,有一位患有垂体腺瘤的患者,想要治愈疾病就需要进行肿瘤的切除,但是从单鼻腔进入到脑垂体的部位,然后进行肿瘤的切除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5-6]。利用内窥镜控制的显微神经外科(ECM)手段,从鼻腔进入手术切入点的时候相对而言比较顺利,也不需要做分离鼻中隔粘膜的处理,而且损伤比较轻、照明程度比较大,使得整个手术过程的窥视更清楚,手术之后的修补也会更完善[5]。除此之外,神经内镜的工作原理和我们常见的膀胱镜、腹腔镜等相差不多,都是在内镜的基础上把手术区域利用成像系统更好的传给屏幕,这样在手术的操作过程中,就可以非常清晰的进行观察,从而更好的完成手术[6]。

总之,使用这一手术方式来进行脑外科或者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完全符合对人生理机体微侵袭的关键要求,而且还能够确保手术过程更加顺利。对于进行手术的医护人员来说,紧张的压力能够有所缓解,面对操作可以临危不惧;对于患病者来说,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也已经被大大减少。因此,在以后的神经系统疾病治疗过程中,借助神经内镜手术的模式非常具有前景,具体的应用也会变的十分广泛。

猜你喜欢
脑外科双极脑积水
引流固定支架在脑外科术后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LEEP刀高频双极治疗重度宫颈糜烂术后创面分期用药的临床研究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再生双极器械清洗效果研究分析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脑积水的后遗症有哪些,你知道吗
源自脑积水的老年痴呆
气道护理在脑外科气管切开中的应用效果
老年痴呆可能因为脑积水
两极隔离式双极电极的电化学发光行为及其分析特性研究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