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激发

2020-12-07 10:52王建军
新智慧·中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应用

王建军

【摘 要】文本阅读是影响学生作文、阅读理解成绩及核心素养的重要因素。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有效激发小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但部分教师由于教学压力大,过于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导致在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培养上只是局限于形式,无法起到实际的作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通过营造学习氛围、丰富教学模式等方法来使小学生逐渐爱上文本阅读。

【关键词】文本阅读兴趣;小学语文;应用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学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学好语文无论是对学生的升学,还是对学生自我品德素养和文化储备的提升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学好语文就要从小抓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文本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从而为今后语文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为了更好地帮助小学语文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小学生语文学习效率,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有效应用文本阅读的兴趣进行了探析。

一、小学文本阅读现状分析

现阶段,学校、家长都十分重视孩子的语文学习,也能正确认识到阅读在语文学习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所以无论是小学生的家长,还是学校都在为孩子的阅读创造良好的环境。例如,有些学校会在教室后面设置图书角,上面摆放一些比较好的书籍,希望可以方便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有的学校会开设一定的阅读课,让学生自由阅读图书馆的书籍,并写出读后感。这些学校希望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并让其重视阅读,但是,这种举措大多只是流于形式。由于学生学习压力大,有较多的学习任务,如果只是以这种形式化的阅读引导学生,很难达到真正的效果。要想让小学生重视阅读,认识到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而目前,学校、教师及家长对小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培养都缺乏行之有效的策略,这就是目前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大的问题。缺乏兴趣的活动是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学习,找到有效提升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在让学生爱上阅读的同时,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二、提升文本阅读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提升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首先可以让小学生找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在文本阅读中积累优美的字词、语段,为写作奠定基础。同时,当学生有了文本阅读兴趣,不断的阅读会对小学生的行为、谈吐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其次,提升小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能有效辅助教师语文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活跃语文课堂氛围。一方面,如果学生不了解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就会因为有文本阅读的兴趣而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听讲,丰富阅读知识。另一方面,如果教师提问有关课外的问题,如某个人物背景,由于学生有较浓厚的文本阅读兴趣,在之前阅读过这个作者的书或文章,也一定会积极发言,从而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学习质量。最后,现代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对客观问题的认识与见解,从而提高自我修养。因此,文本阅读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文本阅读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教师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与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小学生语文学习路上的引导者,带领小学生在语文的知识海洋中遨游,也是小学生学习的榜样。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对身边的一切都怀着好奇的心理,想要学习与模仿大人。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提升小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就要从自身做起,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好榜样,在教学之余,要多读书,不断丰富知识储备,提升文化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经常为学生补充高品质的课外阅读内容,这样不仅能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崇拜,促使他们向教师学习,多进行文本阅读,提升文本阅读兴趣,还能丰富语文课堂教学,让课堂不再枯燥乏味。

(二)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小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不能只是以简单的教材知识传输为主要途径。这样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不能使小学生体会到文本阅读的乐趣,而且极易让小学生产生厌倦心理,降低课堂教学质量。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尚小、贪玩的特点来创设教学情境,利用相关音频、图片、视频,让小学生深入文本的情境,感悟文章的情感,從而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找到本文阅读的乐趣,不断激发阅读兴趣。例如,在教授《少年闰土》这节课时,为了让学生对这篇文章充满阅读兴趣,感受闰土的聪明能干以及活泼可爱的性格特点,体会鲁迅先生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教师可以在文本讲解之前播放这篇文章的朗读以及展示有关图片,让学生在情感朗读及画面中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感悟人物形象、体会文章情感,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

(三)组织活动,丰富文本教学的形式

语文课程涉及知识广泛,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就要丰富教学形式,不定时地组织相关活动,让小学生在娱乐的同时找到阅读的乐趣。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之余组织学生进行一些阅读比赛,将学生的读后感进行评优,互相交流阅读心得等,也可以组织学生将有关小说改编成小品,让班上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总之,组织活动的形式有很多种,但其核心目的就是换一种途径让学生进行文本阅读,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丰富的阅读教学模式中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从而更好地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积极完成学习任务,利用课余实际主动进行文本阅读,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

(四)为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激发营造氛围

提升小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最重要的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小学生愿意听从教师的引导去阅读,并主动阅读。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就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成为小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要及时鼓励学生做得较好以及进步的地方。那么,当小学生得到了教师的认可,也就更愿意听教师的话。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教师不应该过分批评学生,因此,对于学生做错的地方,教师要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引导学生避免再次犯错。这样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营造文本阅读氛围的重要方法。除此之外,在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利用多媒体,为学生的文本阅读创造学习氛围。例如,在教授《难忘的泼水节》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与快乐,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有关泼水节的歌曲,让学生在歌声中阅读课文,感受其愉快的氛围。

总而言之,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无论是对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还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都有重要的意义。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文本阅读兴趣的引导下,语文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艳霞.文本阅读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导学(七年级上旬),2016(1).

[2]肖娟.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探究[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7(7).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