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生养成教育策略研究

2020-12-07 10:52秦加文
新智慧·中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生

秦加文

【摘 要】随着立德树人教师要以根本教育任务的提出,小学生养成教育变得愈加重要。教师要以行为习惯为出发点,从爱国情怀养成教育以及优良品质养成教育方面来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生;养成教育策略

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新时代学校教育要重视德育工作,各学校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从新课程改革以来,德育已经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落地生根。本次全国教育大会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指明了全新的道路,全新的方向。

小学是教育的开端,是极其重要的关键时期,小学教育阶段的道德方面的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从根本意义上了解立德树人的深刻内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教学过程中深入贯彻落实小学生养成教育,真正为培养讲道德,有理想,守纪律,学文化的小学生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目前小学养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小学生教学理念上,许多教学经验不够丰富的教师依然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过分片面地关注学生的成绩,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然是重视书面成绩,轻视道德教育。教师过分关心学生的分数,却忽视了学生在个人品质等德育方面的养成,这种教育观念会直接导致养成教育的缺乏,学生将很难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将直接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第二,在教学方式上,许多教师目前依然采用说教,打骂的方式来对待学生,当发现学生有错误的行为时,不是谆谆教导,而是直接伸出自己的“拳头”,这种方式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加剧不良行为的发生概率。

第三,身为教师,育人先育己,教师只有自身道德素养足够高,才有能力给学生树立一个足够优秀的榜样,但目前由于很多原因,一些教师的自身素养还有待提高,其自身的素质也限制了思想品德教育的进一步推进,严重影响了小学思想品德养成教育工作的推进。

除此之外,小学生自身也有很多行为习惯方面的问题,如不礼貌、以自我为中心、不爱护公共环境等;还有很多学习习惯问题,如写字弯腰驼背、书写潦草、半途而废等。养成教育是长期且艰辛的工作,教师要在深挖问题的基础上,寻找多样的解决方式,才能切实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如何基于立德树人开展小学生养成教育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师要围绕立德树人,实现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要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等各环节。以下,笔者将从三个方面简要分析开展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各种途径。

(一)小学养成教育之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第一,在小学低年级教育中,教师首先要培养的是学生的行为习惯。刚升入小学的一年级学生最缺乏的就是规则意识,如上课要认真听讲,要端正坐姿等。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发现小学生在上课时注意力分散,不考虑他人感受,在课堂上我行我素,这些行为不仅影响了其自身的学习,更影响了周围同学的学习。所以低年级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对学生有足够的耐心,切忌用武力来教育学生,而是要试着去和学生做朋友,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是在帮助他,而不是训斥他。例如,教师在发现班内有一个学生很喜欢乱扔垃圾时,不要选择严厉的批评或罚扫地三天这样强硬的方式,可以选择让这个学生担任班级的卫生委员,将负责班内卫生的工作交给他,帮助学生提升班级主人翁意识,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内心深处树立起良好行为习惯的意识。

第二,在小学高年级教育中,学生一些基本的行为习惯已经养成,但教师依然要强调学生在更高层次上的行为习惯方面的要求,如尊重他人、举止要文明、守时且惜时、勤俭和节约等。高年级学生已经开始有了分辨事物正误的基本能力,教师则要采用合适的方法来教育。例如,对于社会中发生的一些热点事件,如高空坠物致行人伤亡,教师可以用一节课的时间来让学生了解事件的原委并进行讨论,还可以设立一个小小的辩论赛,让学生认识到高空坠物是没有社会公德且危害性极大的行为。教师在进行养成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贴合实际,找准切入点,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二)小学养成教育之爱国主义情怀养成教育

在小学生养成教育中,爱国主义情怀养成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小学各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爱国教育的渗透,这与思政课的要求不谋而合。在语文课上,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延伸课本知识。例如,在讲到类似于《狼牙山五壮士》的课文时,可以为学生适度延伸抗日战争的历史故事,为学生营造壮烈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受今日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到速度时可以带入我国的高铁技术,用鲜明的数字让学生体会中国发展之快,同时与其他国家高铁速度进行比较,激发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英语课上,教师也可以唐人街在美国的发展,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的建立为例,让学生看到中国的国力强盛以及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德育课堂中,教师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与学生一同观看70周年阅兵式,并将其与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式进行对比,激发学生浓烈的爱国情怀;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运动的同时给学生传递中国运动员的拼搏精神,让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志向等。

小学养成教育应当是贯穿于各个学科之中的,而不是被独立出来的一种教育形式。所以,小学每个学科的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爱国教育,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责任意识。

(三)小学养成教育之优良品质养成教育

在小学养成教育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品质教育。首先,教师可以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材。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蕴含了很多教导学生优良品质的名篇,如现在耳熟能详的《三字经》《弟子规》等。教师可以用来规范低年级学生的行为,在每日的早晨、中午进行诵读并背诵,在固定的时间,如每月或每三个月,进行“背诵大比拼”“经典诵读比赛”“我爱记诗词”等各种竞赛,让学生在背诵的同时增添趣味性、益智性。

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装饰班级环境。不同年级选取不同主题,对班级进行装饰,让学生在装饰教室的过程中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含义,在收集古人故事的同时继承他们的优良品质,在广阅书籍的同时也能增加自己的学识。

最后,教师还可以设置专门的奖项,类似于流动小红旗的方式,在学生中找出好榜樣,并在班会时间让学生将自己发扬传统美德的故事分享给大家,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大部分学生在长期的熏陶和榜样的影响下,逐渐向拥有优秀品质的学生靠近。

三、结语

小学养成教育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其涉及内容较广。在立德树人的基础上,教师应了解“何为德”“何谓教”,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充盈自己的学识,拓宽教师的教学思维,为小学生塑造更加浓厚的教育氛围,着力提升小学生的文化及养成教育。

参考文献:

[1]戴八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好中小学德育工作——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七)[J].中国德育,2019(4).

[2]李雅丽.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班级管理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1).

[3]周丽萍.立德树人,重在养成——浅谈小学生德育养成策略[J].好家长,2018(54).

[4]张静.立德树人视域下小学生德育培养策略探讨[J].文渊(中学版),2019(5).

[5]左光纯.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生德育培养策略研究[J].信息周刊,2019(25).

[6]张立波.春风化雨 立德树人——小学生德育的实施策略[J].明日,2019(10).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小学生
小学生迷惑行为鉴赏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