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机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2020-12-14 07:49袁玮
关键词:认同感传统节日颜色

袁玮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塑造学生的品格和“三观”具有重要意义,是学生离不开的“根”。因而,在各门学科中都应当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英语也不例外。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究小学英语教学中有集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 传统文化 教学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2.018

英语是一门外来的语言,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世界通用语,也就是说英语是一种沟通的手段。然而,部分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传播西方文化,这样并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发育的关键阶段,如果英语教师忽略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可能导致学生对本国文化的不重视。

一、立足教材,在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

中文和英语虽然具有较大的差别,但作为知识的载体,二者所表达的内容是相通的。英语教师应当根据教材和教学目标,寻找传统文化中的相关内容。然后,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不仅能够学到英语知识,还能了解到中国的传统文化。

例如,在进行“Colours”这一单元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搜集中国服饰中使用到的颜色的历史变迁,让学生了解中国工艺的发展。本单元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英语中的各种颜色,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颜色的中英文表达方式,让学生对照记忆。在说到黑色、紫色等颜色的时候,教师便可以插入传统文化的内容了。在周朝,红色是最高级的服色;在秦朝,以黑色为最高地位的服装颜色,平民百姓穿的都是粗布麻衣,只有白色。这是因为当时的染色工艺较为落后,成本高昂,百姓穿不起有颜色的衣服。而像黑色、紫色、红色等颜色,色彩明艳,只有达官贵人和帝王才穿得起。将这些内容融入教学中,既能推动课堂教学,又能让学生了解传统技艺,可谓一举两得。

二、宣传优秀思想,提高学生认识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积淀,对于思想的认识已经到达了一个极高的层次。尤其是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对于中国社会和人民生活仍然具有重大的影响。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例如,在进行“We love animals”这一单元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和”的思想,促进学生认识的提高。中国自古以来便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一些重要的文学论述中也能看到这种观点。让学生了解儒家“天人合一”思想,道家“道法自然”思想,认识到人并非地球唯一的主人。這样,学生会更加爱护动物,保护环境。

三、发掘传统节日,提高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中国人自古以来便对节日较为敏感,小学生也不例外。很多传统节日也是法定节假日,学生可以享受众多的传统美食。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传统节日教育,能够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使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课堂。此外,学生可以通过传统节日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提高民族认同感。

例如,在进行“Happy birthday!”这一单元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延伸一些传统节日。生日的由来有一种说法便是驱邪消灾,而很多传统节日及习俗也有驱邪消灾的目的,比如春节。学生都知道春节有几项重要的习俗,即放鞭炮、贴春联等,却不了解这些习俗背后的故事。在古代中国,放鞭炮是为了驱逐年兽;春联上有两位神仙,贴春联也是为了保平安。由生日这个话题引申到春节,既增添了课堂趣味,又让学生了解到春节背后的更多故事,对中华文化产生更多的认同感。

综上所述,教师可用结合传统节日,提高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宣传优秀思想,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立足教材,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等策略,开展教学计划。

参考文献:

李增欣、张娟《小学英语教学方法与数学教学方法的有机融合浅析》,《中学生英语》2019年第48期。

猜你喜欢
认同感传统节日颜色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传统节日礼
监狱管理专业警务技能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改革的思考
浅析国有企业员工企业文化认同问题
特殊颜色的水
工作认同感日本人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