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学中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2020-12-14 07:49付霞
关键词:化学传统文化

付霞

摘 要: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和科技的支持,在中国历史中,优秀的文化传承为国家的进步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所以在当今社会环境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容忽视。本文就以初中阶段化学课堂教学活动为核心,深入探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课堂中的具体渗透和体现方法,希望能够发挥出教育所具有的特色,以便保证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引导下,真正树立起全新的发展方向,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关键词:中学 化学教学 优秀传统文化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2.024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对我国的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所以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还需要给予关注和重视。化学作为学生学习最为重要的科目之一,教师在教学阶段也需要意识到传统文化的滲透,对于化学学科教育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所以还要求教师能够采用全方位、多角度、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初中阶段学生的文化素养,使中国的化学水平能够有效提升,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出巨大的力量。

一、提高审美境界,提升感悟传统文化的能力

一个人所能够呈现出的综合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较强的人,其自身对于化学的感悟和理解能力是比较强的。基于这样的基础,初中校园内部化学教学还需要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所具有的综合素养,引导学生对自身审美能力进行有效提高,这样才能够实现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感悟。一般情况下,我国传统文化所具备的就是写意的特点,但是初中生对于传统文化一直以来所能够理解的内容都仅仅停留于表面,无法对其中深刻的含义有所感悟,所以教师还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手段,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二、增加理论教学环节,分析传统文化知识

教师在教学阶段需要增加传统文化知识学习这个环节,让学生能够对传统文化进行感悟和理解,引导学生对其中所包含的精神进行吸收。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思想得以提高,也能够让学生的心灵真正受到传统文化的洗礼,从而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用煤这个重要的燃料,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讲解。欧洲人使用煤的历史相对我国更加晚,宋应星很早就在《天工开物》这部著作中记载了采煤的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原理和方法与现代相比是一致的,这样学生能够产生良好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对于化学知识学习的兴趣。

三、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传统文化的教育对其综合素质的形成以及身心的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还需要展开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形式,才能够推动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

例如:上文所提到的经典文化知识的学习,就是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有效方式。除此之外,教师也需要带领学生了解文化内容,走进传统文化,这些都是化学教学活动的多样化开展形式。如,在传统节日的学习中,对传统文化继承发扬形式有辩论赛、化学与传统文化知识讲座等,这些都与我国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更能够丰富化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形式,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下,感受到传统文化以及化学知识之间所具有的紧密联系。

综上所述,中华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资源,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掌握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能够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也能够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所以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师更需要意识到,我国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需要对教学方式不断改革和完善,才能够实现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 黄雅静、黄紫洋《古籍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以苏教版〈化学(必修1)〉为例》,《化学工程与装备》2020年第5期。

[2] 钟晓媛、郭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学化学教科书中的百年变迁研究》,《课程·教材·教法》2019年第12期。

猜你喜欢
化学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少年力斗传统
奇妙的化学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清明节的传统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