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传统文化于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2020-12-14 07:49伊文娟
关键词:中国画美术传统

伊文娟

摘 要:美术是一种表达形式,是将蕴含美的事物进行直观呈现的一种艺术。美术可以通过画笔来勾勒出富有内涵的画卷,美术作品具有丰富的意境和人文追求。自古以来,我国的人民就对美术有着独特的见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涵盖着大量的美术知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师逐渐意识到传统文化对小学美术教学的帮助。本文围绕融传统文化于小学美术教学展开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 传统文化 实践与思考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2.027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一代代人民积累沉淀下来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美术一直以来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载体,我国的传统美术文化具有多样性,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深化,素质教育受到了当前教师的重视,小学教师逐渐重视起来美术教学的重要性。然而,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课堂却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一系列的教学问题制约着对学生审美多样性的培养。小学美术教师应当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小学美术教学进行融合,丰富小学美术教学的内涵和形式,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意义

1.为小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

我国自古以来便是礼仪之邦,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众多的伟人。每一位伟人身上都蕴含着积极正确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念,以及道德观念等。古人正确的“三观”在我国的传统美术作品中得到了丰富的体现。我国的传统美术作品重在表达意境之美,以及抒发画家内心的精神,可以培养欣赏者的心性。小学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是社会的未来、是祖国的花朵,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当充当起教书育人的园丁身份,保障小学生可以健康成长,使小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我国的传统美术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美术发展历史中沉淀下来多样的美术作品。因此,将传统文化中的美术作品融入小学生的美术教学中,可以帮助小学生塑造完善的“三观”,落实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使小学生可以茁壮成长。

2.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在当下时代仍然历久弥新,正是因为每一个阶段的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在当前全球化的社会环境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遭遇了全新的挑战,外来的文化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一定的影响和冲击。小学生的成长环境便是在全球化之中,因此教师更要坚定小学生的文化意识,使小学生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正确的认知。通过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内容,小学生逐渐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兴趣,有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文化价值观念,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弊端

1.忽视了传统文化的融入

因为当前小学美术教师的美术素养并不完善,导致了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理念有着偏差。大部分美术教师受到的是西方艺术文化的教育,导致当前小学美术教师的传统文化意识不强。小学美术教师没有意识到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对学生开展的教学内容大部分为西方的美术形式和知识,比如教师将教学重心放在素描、油画等内容上。教师忽视了我国传统美术的教学。

2.小学美术教学程式化

程式化教学是当前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主要弊端。由于小学美术教师的整体教学素养不够,因此教师对学生开展的美术教学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小学美术教师没有明确小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固定的教学板块中为学生进行授课。比如教师通常带领学生欣赏经典的美术作品,再带领学生读一读美术教材中的内容,导致当前美术教学课堂的形式单一,小学生在生硬的教学流程中完成学习,学生处于被动的知识接收状态,从而使小学生对于美术课堂的学习主动性丧失。同时,当前美术教师开设的美术课堂内容过于单调。教师往往为学生讲解教材中固定的美术知识,没有为学生进行教材外的知识延展,导致了小学生的美术视野受到局限,无法培养学生完善的美术观念。

三、融传统文化于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

1.重视传统文化美术课堂的开展

当前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主要教学问题就是教师忽视了传统文化美术课堂的开展,小学生没有条件和机会去学习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因此想要使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小学美术教师需要将自身的传统文化观念进行完善,同时丰富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使得教学课堂的开展得到保障。教师应当为学生设计巧妙的传统文化课堂,為学生呈现全新的美术课堂面貌。通过传统文化美术课堂的开展,小学生逐渐接触到我国传统文化中美术的魅力,使小学生培养起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保障小学生美术观念完善的同时,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弘扬。

例如,小学美术教师可以为学生专设以“中国画”为主题的传统文化美术课堂。中国画是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美术文化形式,中国画有着上千年的发展历史。教师需要为学生精心设计“中国画”课堂的教学内容。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普及讲解中国画的诞生、发展、壮大、传承等历史,同时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历代的经典中国画作品,使同学在直观的作品感受中完成对中国画的认知。通过传统文化美术课堂的开展,小学生的传统美术观念得到了培养,学生逐渐发现了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使小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念得到树立,有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融入古诗词开展美术意境教学

古诗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与我国的传统美术文化一样,都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古诗词和美术作品都重视意境的表达。因此,教师可以将小学美术教学与古诗词的内容进行融合,使小学生在感受意境之美的过程中塑造正确的审美能力,使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得到培养。

例如,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上我国古代诗人王绩在《野望》中的诗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同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中为学生展示几幅关于秋天景象的中国画。教师引导学生对诗句和中国画进行赏析,可以发现古人将秋天的意境进行了精准的表达。通过古诗词的融合,小学美术教学的课堂形式和内容得到了丰富,有助于小学生文化素养和美术素养的提升,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传承。

3.举办传统美术实践活动

小学生具有活泼爱玩的性格特征,同时小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可以丰富课堂的形式,为学生举办具有趣味性的传统美术实践活动。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培养。在开展美术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小学生的绘画能力得到发展,同时激发了小学生的兴趣,使我国的传统美术文化得到弘扬。

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我的校园”这一绘画主题,同时鼓励学生去细心观察校园中的一草一木等事物,并要求学生完成一幅中国画的绘画实践。在活动的过程中,小学生将课上学习到的传统美术文化知识进行了实践,有助于将教学的效果进行实质化的落实。小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锻炼了自身的能力,同时发散了学生对中国画的思维,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感受到了中国画的魅力。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师为学生构建了和谐、生动的美术课堂,将以往严肃的教学风气摒弃,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有助于小学生培养起积极的美术观念。同时,我国的传统美术文化得到了弘扬和发展。

总而言之,美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将传统的美术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中可以为小学生构建更加高效的课堂,保障了小学生的美术素养发展,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朱薪羽《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美术教育研究》2017年第20期。

[2] 宋瑞杰《浅谈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及改进策略》,《散文百家(下)》2017年第11期。

[3] 蔡慧芳《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年第5期。

猜你喜欢
中国画美术传统
同舟共济 共克时艰
美术篇
书画名人汇
少年力斗传统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清明节的传统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