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国学经典引入小学音乐教育的探索

2020-12-14 07:49徐清霞
关键词:国学音乐过程

徐清霞

摘 要:国学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也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在传播国学知识方面,应该与音乐结合在一起,可以利用音乐的独特语言,调动学生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的兴趣,从而推动国学的传播。国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重要的文化精神所在,本文将以国学经典引入小学音乐教育为话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国学经典 小学音乐 探索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2.031

国学经典的范围比较宽泛,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格,让学生可以在小时候就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及早地让学生接受国学经典的教育,可以让学生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间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提高学生自身的价值,帮助学生开启他们的智慧人生。音乐教育是小学生必须接受的课程之一,在学习音乐的时候,老师可以将国学经典和音乐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可以通過经典对音乐更加了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

一、国学经典的重要性

1.养正身心,看问题多角度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没有得到完善,在学习音乐知识的时候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思维相对来说比较单一,通过对国学经典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修养身心,在看待问题的时候,可以从多个角度去选择,帮助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可以举一反三,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让学生可以以正能量去对待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

2.宽容的胸怀

国学经典是对传统文化的保存,在学习国学经典的时候,会涉及很多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事迹,学生可以从其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学习先进人物的道德品质,在学习国学经典的过程当中,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除此之外,国学经典还可以让学生有宽容的心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3.促进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和老师接触的时间较多。通过国学经典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老师的重要性,老师也可以通过国学经典中的内容,与学生之间相处得更加融洽,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帮助学生答疑解惑,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得学生具备良好的品德,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了解做人的道理。

二、小学音乐教育的意义

音乐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乐感,让学生可以通过学习音乐了解乐理知识。在学习音乐的过程当中,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使得老师的教学工作难以开展。随着素质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音乐在教育过程当中的作用。素质教育要求让学生可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往往忽视了对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将音乐和国学经典结合在一起,通过音乐的特殊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

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可以让学生的感情和心理都发生一些变化。小学生的思维模式还没有完全形成,在学习音乐的过程当中,还需要老师的帮助和指导。老师可以将国学经典和音乐教育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可以对情感表达得更加直接和强烈。这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能够进一步激发创新思维。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和记忆力

小学生是各种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老师应该利用好这一时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辨别能力,让学生可以对节奏、力度和音色等方面有一定的认知,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觉能力,让学生通过音乐学习到歌曲的律动,在对音乐知识进行练习和巩固的时候,可以促进学生记忆力的发展。

3.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生可以通过音乐形成自己的认识,从而得到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音乐可以通过乐曲的律动,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让学生更加喜爱音乐,在学习音乐知识的时候,可以对学生的情感进行熏陶,让学生心情愉悦,平缓紧张情绪,使得内心平静。音乐对学生的心情调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让学生对美好的事物有所理解。

4.有利于学生德育的发展

教师在讲解音乐的时候,不仅要教授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思想教育在这些课程当中是极为重要的地位,在音乐教育的过程当中,可以对思想教育进行深度的理解,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时候,培养良好的情感基础,使得学生可以通过鲜明生动的音乐对学生的德育起到潜移默化的提升作用。

三、将国学经典融入小学音乐教育的具体措施

1.实现国学经典与音乐元素的有效结合

小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当中认为音乐知识并不重要,因此在音乐课堂缺乏学习的兴趣,如果想通过国学经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应该将国学经典和小学音乐教育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使得二者可以相辅相成。将国学经典音乐化,将音乐作品国学化,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认识经典故事的重要性。我国很多著名的歌曲都是来源于国学经典。通过将国学经典音乐化可以在传唱的时候,提高对经典作品的记忆,让学生可以对国学经典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使得国学经典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例如,老师在讲解“花木兰”这一课时,可以对经典作品《木兰辞》进行学习,让学生一方面学习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音乐知识虽说对于学生来说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以往的教学过程当中,却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淡化了国学经典在音乐教育当中的重要性。再如我国著名词人苏轼写的《水调歌头》就被编曲成现在的《明月几时有》这首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提高音乐审美的享受,让学生增加一些知识储备量,通过对歌曲的记忆,提高对国学经典的掌握,使得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国学经典展示音乐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文章中的情感,体会到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蕴含的思想感情,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例如《欢乐颂》这首曲子,有很多人对这首曲子进行了填词,使得歌曲中的情感可以通过音乐有效地表达出来。

2.提升学生对于国学经典和音乐的兴趣与了解

在学习音乐的过程当中,与国学经典结合在一起,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国学经典的重要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国学经典的了解。国学经典相对来说比较枯燥无味,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很难提起兴趣。音乐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可以将音乐和国学经典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激发学习国学经典的热情。但是这里要强调一个问题,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没有把国学经典和音乐有效地区分开,这就造成了学生理解混乱,阻碍了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使得学生认识不到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提高自身素养和技能,有效地将国学经典和音乐教学区分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可以让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改编来理解国学经典。

例如老师在讲解《忆江南》这首歌曲的时候,可以通过国学经典对学生兴趣进行开发。教师应该在讲解的时候,注重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和音乐作品的兴趣,学生可以主动学习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度赏析,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当中,通过国学经典对音乐作品进行学习和了解。

总而言之,国学经典和音乐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在音乐教学当中引入国学经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认识,让学生具备一定的乐感,实现音乐与国学经典的有效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文慧《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游戏的应用浅议》,《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年第2期。

[2] 余显容《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游戏的积极作用与实践探索》,《魅力中国》2019年第3期。

[3] 孙毅《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游戏的积极作用与实践探索》,《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7年第8期。

猜你喜欢
国学音乐过程
“垂”改成“掉”,好不好?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音乐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音乐
秋夜的音乐
雪花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