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教学管理的方法与途径

2020-12-14 07:49陈德星
关键词:教学管理管理工作传统

陈德星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将传统文化渗透于学生教育当中,将传统文化当中的一些核心内容渗透于课程教学当中,能够更好地促使学生深刻体会和感受传统文化的“根”与“魂”。基于此,本文针对初中教学管理当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与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初中  教学管理 传统文化 渗透方法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2.039

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当中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对于当前社会的良好发展更是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同时,在初中阶段的教育工作中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中,不仅要重视传承和宣扬传统文化,还应该在学生的素质教育当中渗透传统文化,促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下获得更加全面、健康的发展。

一、渗透“以人为本”思维,引导教育管理工作

儒家思想重视“以人为本”,而初中教育更加秉承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办学宗旨,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从学生的本位方面出发,并且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加强知识储备,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同时,教师还应该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进行关心和关爱,能够真正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思考学生的实际问题,并且重视道德情感和人文关怀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赢得学生对于教师的尊重和认同,进而更好地开展学生日常教育教学活动。

二、运用“启发重德”意识,武装教学管理过程

儒家教育思想更加重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传习结合,要求应该讲教材当中的知识与实际的生活之间进行紧密联系,最终能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充分掌握教材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更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动手能力,这些对于当前初中教学管理工作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另外,儒家思想在教育方针方面更加重视“有教无类”,不同的学生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性,所以,还应该重视对于学生的因材施教,促使不同的学生能够获得不同进步和发展。这些对于初中教师教学工作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在开展教学中,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应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明确人生目标,并且能够拥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三、开展“无为而治”思想,指导教学管理工作

道家思想以“无为而治”为中心,并且讲“道法自然”,要求社会的发展应该充分尊重客观规律,并且依照自然的、客观的规律去做事,不能够将人主观的意志强加于客观事物以及事物的发展过程当中。这些对初中教师在实际的教学管理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开发学生的潜力,重视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应该充分尊重人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培养学生干部的工作中应该具有较强的识人能力,促使教学管理工作更加顺利开展。

四、实施“明立法度”理念,规范教学管理制度

法家的“明立法度”理念重视在执法的过程当中重视客观性、公开性和普遍适用性的原则,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够真正将相关的法规作用进行充分发挥。在初中,最基础的工作就是保证对学生的教学管理工作有效、顺利地开展,因此,应该制定和建立起一个具有科学性、合理化、规范化的教学管理制度。另外,应该充分保证教学管理制度的长效性以及权威性,不能因为一些客观原因就随意改变。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初中教学管理工作更加流程化和规范化,还能够有效提升教师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僅具有启发人性的力量,还具有非常优美的文字底蕴,因此,在实际的初中阶段教育管理中渗透传统文化,对其进行深刻领会和感悟,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在文化方面的素质,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初中教育管理中广泛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更加能够提升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侯圣荣、任兰青《浅谈初中课堂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中国新通信》2019年第18期。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管理工作传统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浅析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云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少年力斗传统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