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药线点灸疗法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思考

2020-12-19 09:23韦英才蓝毓营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药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壮医灸法医药

张 云,方 刚,韦英才,蓝毓营(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壮医药的起源与发展要从原始社会时期说起,壮族先祖在日常的生活和劳动中总结经验和教训,逐渐对药物的现实作用产生主观意识,开始钻研药物性质并应用于简单的病理治疗当中[1]。药线点灸在壮族流传已久,其根本治疗手段主要借助于医者手中的“线”。用苎麻线在各种药材中浸泡,用酒精灯加热,灼灸患者体表指定部位或穴位,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自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暴发以来,以我国武汉为首发地向各地四散,武汉作为中国地理位置的中心点,具有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再加上处于春运时节,导致扩散速率急速加快。结合长年壮医药预防传染性疾病所积累的临床经验,加上对COVID-19的研究成果,笔者对采用壮医药线点灸进行疫情防治的具体方法进行介绍,以供同仁参考。

1 壮医对COVID-19的认识

壮医将感受外邪后出现以全身胀累为主要症状及可于患者胸背部刮出痧斑、痧点的一类疾病统称为痧病。痧病中又以感受“疫毒”出现发热为主要表现且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瘟痧。COVID-19为人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 virus 2,SARS-CoV-2)后出现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并可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的传染性疾病,COVID-19与瘟痧的病因、症状表现、传染性质具有较多的相似性,故可认为COVID-19属于壮医痧病中的“瘟痧”范畴,SARS-CoV-2即为COVID-19暴发的“疫毒”。根据COVID-19发病节气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20年2月19日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以下简称《第六版》)[2]中的临床各证型的症状、舌脉象等描述,认为此次“疫毒”为“寒湿疫毒”。壮医防治疾病强调“调气、解毒、补虚”,在具体治法上,既重视内治,又突出外治,通过运用壮医外治法以调气排毒,解毒药内服以驱毒,药膳食疗以补虚强体,祛“疫毒”恢复健康。

2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是将药线放置于多种壮药混合液中浸泡,使药液在药线中存留,点燃药线一端形成圆珠状炭火星,灼灸患者体表指定部位或穴位。药线是用苎麻搓成线,经特定壮药水浸泡加工即成,每条长约30 cm[3]。该疗法是由壮医学专家参照壮医龙玉乾祖传经验进一步研发出来的民间疗法。治疗设备及工具仅需要一盏酒精灯和一根苎麻线即可。在点灸治疗过程中,患者体表会有蚁咬样灼热感,但无疼痛感,这样的感觉迅即消失。点灸后局部疤痕、后遗症、副作用等现象均不会出现,安全可靠[4]。药线点燃后不会形成烟雾,对环境而言没有决定性的污染源。该疗法操作简捷,容易学习,成本低廉,疗效确切,适于推广。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使用的药线型号不同,用于治疗的疾病也有所不同。一号药线直径1 mm,适用于灸治皮肤较厚处的穴位及治疗癣症[5]。二号药线直径0.7 mm,适用于各种病症,使用范围广,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各种多发病、常见病。三号药线直径0.25 mm,适用于治疗皮肤较薄处的穴位及小儿灸治用,如面部皮肤较薄处的灸治等。通过药线点灸的刺激,疏通龙路、火路气机[6]。临床证实,药线点灸疗法具有止痒、止痛、通痹、祛风、消炎、消肿散结、活血化瘀等作用。

壮医认为,疾病主要是由于风、湿、毒、蛊、痧、瘴等影响因素侵袭人体导致“两路”“三道”受阻而产生的,人体三气无法同步而致使气血平衡失调[7]。气血是否平衡与经络是否通畅存在着密切关系。经络是人体气血最主要的运行通道,它们内属脏腑,外络支节,贯通上下左右,使人体内部脏腑联结外部各种组织及器官,成为有机整体,使人体各部气血保持相对平衡,保证各项功能正常发挥,使人体各机能组织保持健康状态[8]。一旦机能组织平衡关系遭受破坏,会为各种病菌提供滋生环境,各种疾病也会随之而来。壮医药线点灸之所以能够治病,就是以温热和药效的穴位刺激,通过经络传导,调整气血平衡,使人体各部恢复正常的功能,使三气复归同步,促使疾病转归和人体正气康复[9]。

3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防治COVID-19

3.1 通过“发热”表现为根源进行辨证

COVID-19的主要临床表现多为干咳、乏力、发热等,少数病患会出现流涕、鼻塞、咽痛等症,另有部分确诊患者没有明显症状。经观察,多数确诊患者预后良好,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老年人及慢病者预后较差。可见,该病的主要症状以“发热”为主,不能轻易忽略。针对轻型、普通型以及疑似患者,参照国家《第六版》诊疗方案,以清热、泄热为治疗方法;针对危重型、恢复期患者,以养阴、固脱、益气为治疗方法。研究表明,各地使用中药方,观察患者病情控制情况,发现初期和重症期应用温性中药比例为100%,恢复期应用温性中药比例为71.4%,而中期“疫毒闭肺”患者则采取寒热并用方进行治疗[10]。据报道,艾灸可对患有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的康复期患者起到临床治疗作用,能够显著改善低热、胸闷、乏力等症,可见,温热法对“疫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11]。医学文献《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出:“治寒以热,治热以寒”,通过火“反治法”进行治疗,有补虚、调气的作用,而药线点灸法正是对症反治的经典疗法。虽然通过余热传导药力,但能够有效攻补兼施,根据COVID-19分期及临床症状,施以相应取穴,清湿热,解虚热,开其孔道,祛瘀毒。

3.2 清热祛湿

轻型、普通型以及疑似病例患者,多数皆是由于外感疫气所致,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病急,发病早。针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时,应侧重清热祛湿、引邪外透的原则。针对外感发热的临床症状,医护人员应以药线点灸法进行治疗,以热量进行传导达到解毒并引至体外的效用[12]。《红炉点雪》中明确记载:“热病得火而解者,犹暑极反凉,犹火郁发之之义也。”药线点灸法借助火的温热之力,运化水湿,温经通络,温阳化气,主取大椎、鱼际、风门、少商等穴位。针对轻型、普通型以及疑似病例患者,以药线频频浅刺,激发人体局部经气,水湿运化,通无形之郁热流散。

3.3 补虚清热

绝大多数恢复期患者由于长期受病症折磨,机体内部脏腑气血阴阳失调,邪盛正衰,导致脏腑功能障碍,以低热、乏力等为主要病症。针对此类人群进行治疗的难度较大,药线点灸法治疗以清虚热、补气血为主,使患者体内脏腑气血阴阳得以平衡。该病症时期取穴以命门、身柱、然谷、中府、百会、太冲等为主[4]。

3.4 祛瘀解毒

患者病情发展至中期或后期,疫毒闭肺,邪正交争,以高热喘促、烦躁不宁等症,该时期药线点灸法应以祛瘀解毒、活血生新为主。《针灸聚英》中记载“盖火针大开其针孔,不塞其门,风邪从此而出”,应用药线点灸法治疗时,应使用型号大的药线,借助热力开通人体孔道,使邪气排除体外。取穴水沟、厉兑、素髎、少商等督脉穴或井穴,中粗药线重刺,散壅热、祛瘀毒[13]。

4 结语

中医药是疫情防控的主力军,而作为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医药——壮医药,其药线点灸疗法以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疗效显著等优势,在本次疫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对COVID-19确诊患者进行治疗时,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可有效补虚清热、清热祛湿、祛瘀解毒,结合患者临床分期及各种症状表现,施以不同穴位及针法[14]。药线点灸疗法普遍适用多种临床适应证人群,应用安全性较高。

在疫情全球范围内快速蔓延的大背景下,中国人民团结成“一股绳”,全力进行抗疫活动,疫情控制形势牵动国人心弦。中药的药用实践历经千年,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突破点,需要被加以重视。期望壮医药线点灸疗法能为全民防控疫情及早日消灭疫情贡献出自己的一份智慧与力量。

猜你喜欢
壮医灸法医药
《医药导报》第十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基于培养壮医临床思维的壮医五诊实训教学改革探讨
《云南医药》杂志征订启事
我国蒙医药法律保护的意义
《肘后备急方》灸法学术思想浅析
牙廷艺教授运用壮医刮痧排毒疗法经验拾萃
针灸结合耳穴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临床观察
壮医术语英译规范性问题及建议蒙洁琼
中国古代医药及导引养生诸术考论
浅析温针灸的治疗机理及温度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