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书屋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研究

2020-12-21 16:47张志昊
甘肃农业 2020年11期
关键词:书屋农家精准

张志昊

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11月在湖南调研扶贫攻坚时提出的。我国目前“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最突出的短板。”[1]这就说明了我国精准扶贫的重点在农村。全面提升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而农村书屋的建设,正是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农民文化获得感、推进农村文化发展的有效渠道。在精准扶贫战略实施过程中,农村书屋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建设,发挥其在精准扶贫战略中的作用。

一、选好书籍,打好农村书屋在精准扶贫中知识传播功能的基础

(一)选“好书”要根据农民的需求

农村书屋,顾名思义是要服务好农村、农民的,其书籍的选择要切实贴近农业农村、农民。比如说,科学养殖种植方面的书籍,这些书籍应该是农村书屋的首选藏书。现代农民对农业科技有浓厚的兴趣,也有意愿去实践,丰富这一类的藏书能够满足农民的现实需求,又能在实践中印证理论的可行性,十分有必要购入。首先,要根据当下农村的人口结构特点来选书,对农家书屋而言,除了正值年富力强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而且非常重要的受众是青少年,虽然在现实情况下,有一部分农村青少年在城市就读,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在农村生活和学习,即使在外就读的孩子,在寒暑假等假期也会回到家乡,他们对阅读的需求是非常高的,对阅读的丰富度也是有要求的。因此,农家书屋的存书要满足他们的需求。其次,要根据农民阅读多数属于“浅阅读”的特点,存入趣味性强、科普性强的大众阅读类书籍,如科学的养生类图书,解决农民现实情况下对保健养生有强烈需求而不知如何入手的问题。

(二)选“好书”要紧跟时代发展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互联网的普及,农村书屋要选“好书”,不能仅限于纸质图书,更应该大力发展电子图书和数据库。要加强电子阅览室的建设,农村书屋至少要建设一个电子阅览室,订购与农业相关的电子数据库,比如农业信息技术、农业科学数据库等。这样不仅能使得农民与世界上先进的农业技术能够直接对接,同时也能为我国农业现代化、信息化打下更好、更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教育,做好农村书屋在精准扶贫中思想扶贫功能的保障

(一)加强教育,对农民进行思想扶贫教育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1]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但是由于我国现在的一些实际情况,农村的贫困家庭子女辍学情况还不容乐观。农村贫困家庭子女的受教育程度和普通家庭子女的受教育程度在不断拉大。农村书屋应该加强教育,利用自己的藏书不断吸引农民尤其是青年人来读书、学习。通过不断的读书学习,转变思想,扭转观念,跟上时代的潮流。

(二)开展培训,对农民进行农业知识教育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种地是农民的本职。当前很多种植技术都是利用机器甚至电脑操作,而我国农村的很多农民自身的知识储备、种植观念和技术手段都无法跟上时代。农村书屋应该对农民多开展关于现代化的种植养殖技术和手段等培训,提升农民种植养殖的方法手段,加快推进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

三、用好载体,架好农村书屋在精准扶贫中拓宽视野功能的桥梁

(一)利用传统节日,开展主题读书活动,帮助农民提升文化水平

我国农村的现状是年纪大的农民占大多数。这些农民基本上都属于文化水平较低,接受知识能力较差的群体。怎么能调动这个群体的读书的积极性呢?笔者认为,要充分利用我国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等,开展主题读书活动,以及一些传统的文化活动,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也可以弘扬我国的文化精髓和文化理念。

(二)根据不同需要,进行多样读书活动,帮助农民拓宽视野

当前农村还有庞大的青少年群体,农村书屋可以开展一些多样化的读书活动来吸引他们。比如开展“经典诵读”比赛、“最美新时代农村人”征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书”评选、“我最喜欢的书籍”评选等活动,让青少年在读书中有获得感,也让他们和家人一起参与、一起提升,开拓视野。

另一类农民就是我们所谓的“新型农民”。这个群体往往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思想观念也比较能够跟上时代,很多还是专业院校的大学生。他们回到农村,想有所作为。针对他们希望在农村积极实干、发挥作用的迫切心情,农村书屋可以邀请农业专家对他们开展技术培训,进行相关农业知识的讲座,方便他们了解前沿的农业技术和农业知识,达到立足农村,建设农村的目的,实现个人价值,创造社会价值。

四、提供服务,插好农村书屋在精准扶贫中外部助力功能的翅膀

(一)培养专业服务人员

农家书屋的建设,离不开专业人员。这类人,在高校图书馆或者社会公共图书馆中被称为图书馆管理员,他们在新时代图书馆发展中也逐渐承担起图书事业发展相关的工作。但就农家书屋而言,由于农家书屋位置以及服务人群的特殊性,对农家书屋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可能会低于普通意义上的图书馆管理员。但另一方面,他们也有自身的要求,作为农家书屋的管理员,需要“接地气”,与农民熟悉,了解他们的需求;需要更长时间的服务,可能不限于“8小时”工作,因为农民的空余时间往往在“8小时”之外;当然更需要一定的专业图书管理知识,以便于更好地服务农民。因此,这类人群是需要进行专门培训的。我们可以发动农民志愿者,尤其可以从青少年学生中选择,这样既能够满足管理需要,也可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农村书屋可设专人专岗进行管理。

(二)吸引政府重视与支持

农村书屋想在精准扶贫的大工程中发挥作用,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只靠一个部门或者一个机构能够完成的,是需要多方面合力才能够完成的。农村书屋想在精准扶贫中发挥自己的功能,是绝对离不开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的。“地方政府往往将注意力放到能够带来快速明显的经济效益的项目上,而容易忽视农家书屋这类需要长期运行才能获得间接经济收益的项目。”[2]所以,提高政府对农村书屋的关注度和扶持度是农村书屋能否运行成功的关键。

(三)吸收农民积极参与

农村书屋立足于农村,那么就决定了农民是农村书屋的主体和根本。农村书屋要想充分发挥作用,是无法离开农民的参与的。农村书屋要积极发动农民,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投身到农村书屋的建设、运行中来,在自己的努力中不断体会农村书屋的价值。

(四)寻找外部力量帮助

首先,农家书屋在发展中遇见的桎梏就是资金。目前农家书屋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拨款。那么要改善自身的困境,农村书屋可以主动“走出去”,积极对外开展联络,寻找外部帮助。比如:社会上很多企业家尤其是从农村走出去的企业家对农村都非常有感情,也非常渴望为农民做点力所能及的实事,农家书屋可以主动和这些企业家联系,寻求他们的帮助。这些企业家对农家书屋的扶助是他们回报社会回报乡民的一种方式,也是他们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的结果。另外,农村书屋还应该和书店、出版社以及社会公益机构等建立长期合作,尤其是农业方面的出版社,便于对症抓方,及时获取农业类相关书籍的出版发行情况。与公益机构合作,可以从公益机构处获得较多且具有价值的图书,公益机构可以通过捐献的形式赠予农家书屋,用以补充农家书屋的藏书量。

其次,除了资金之外,农村书屋发展最大的障碍是人才的缺失和体制的不健全,而这些,可以从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中主动寻找帮助,得到解决。农家书屋作为图书馆一种特殊形式,建制相对较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想要得到长远的发展,相应的人才和体制建设都必不可缺,在自己难以解决困境的情况下,具有相对丰富经验的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无疑能够给农家书屋带来非常多而具体的扶助。

农村书屋可以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积极和高校图书馆以及公共图书馆对接,送自己的人员去接受培训,提高人员的素质和管理能力;同时邀请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专家团队来讲座,开展现场指导和培训,并通过召开现场工作经验交流会等形式,积极发现自身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

随着确保到2020年消除贫困的时间越来越近,精准扶贫的工作进入了攻坚克难的关键期。农民作为社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更加急迫,也更加需要得到满足。而这种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不仅限于物质层面,更多的期待,会是精神文化生活层面的需求。农村书屋作为一个非常重要载体,可以并且应当承担起为农民提供图书学习和传播文化的作用,也应该承担起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帮助农民插上“翱翔的翅膀”的功能。农村书屋自身要练好内功,从主动出击、寻求社会帮助等多个方面,共同努力,不断丰富其内涵建设,使农村书屋更好的发挥服务农民的功用,为我国脱贫攻坚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书屋农家精准
西江月·农家早春
篽箖·上野书屋
看咱农家这丰收节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农家笑
农家旅社半夜惊魂
精准的打铁
梦幻书屋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