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从乡村振兴战略到商界大佬涉农看农民教育培训变革

2020-12-21 16:47
甘肃农业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丁磊农民培训

罗 蓉

兰州市农业农村局 兰州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甘肃 兰州 730000

一、新时代的农业新篇章

2018年2月4日,由新华社授权发布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1]。

《意见》在“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中强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它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到2050年将全面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战略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是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乡村振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创举,没有现成的、可照抄照搬的经验。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三农”工作的体现。[2]其中,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要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要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目前我国已进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期,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也正在从单户种养、手工劳作为主,逐步向广泛采用农业机械和现代科技手段的高精标准化规模作业转变,如今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已将一二三产业进行了高度融合,而承担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大任的人才队伍却表现出:青黄不接的现象。由于受文化水平不高的限制,导致现代农业技术和生产工具的推广使用存在很大局限性,很多农民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接受存在不同程度的畏难情绪。据最新发布的《乡村绿皮书:我国乡村经济形势剖析与预测(2018-2019)》[3]显示:2017年底,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下降到20 963万人,比1991年最高峰值削减46.4%,农业生产呈现“老龄化、低文明、兼业化”现象。具体表现为很多的乡村青壮年进城务工,留在乡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其中55岁以上的占到33.6%。文明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其中小学及文盲的占到了43.4%(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农民不再以农业收入为主,2016年87.3%的农户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缺乏50%(农业农村部全国乡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农业老龄化和兼业化直接导致了农业生产功率与耕地利用率的下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已迫在眉睫。因此,只有让未来更多具有较强市场意识,懂经营、会管理、有专业技术等知识背景的人才做后盾,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才会更宽广顺畅。

二、商界大佬争相涉农

面对历史的新机遇,有人选择离开熟悉的家乡和亲人,孤独地踏上或南下或北上或迷茫的未知的打拼之路,有人却不惜放弃曾经塔尖的辉煌从头来过,坚定地去开辟田野间的新希望,或是透出敏锐而犀利的眼光运筹帷幄;或是沸腾着一腔民族热血的胸膛里激情澎湃,总之都让我们有幸在农业领域陆续看到了一些曾经熟悉又陌生的面孔。

2002年,75岁的褚时健开始在哀牢山区历经10年,成为拥有35万株冰糖橙,固定资产8 000万元,年利润3 000万元,拥有完备道路规划和水利设施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主人。在褚时健85岁高龄之际,携倾心培育的“励志橙”联合69岁的原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共同打造了一款“褚橙柳桃”的水果组合,并采用电商平台的营销模式接受市场的检验。[4]

2009年初,网易CEO丁磊宣布进军养殖行业,而他选择的养殖对象是黑猪。与传统的养猪方式有所不同的是丁磊选择了一片千亩竹林茶海作为养猪基地,所搭建的猪舍具有自动调温、通风、杀菌的科技功能,同时还邀请相关专家团队针对动物行为制作了一套引导猪群进食、休息以及排泄的训练方式,可以实现“排队蹲马桶排泄”,在喂养黑猪的饲料方面,相关专家团队也制定非常健康的食物组合方案,网易CEO丁磊在一次直播中还拿起猪饲料做的点心亲自开吃,而黑猪的尿在经过三道工序的处理之后,水质超过城市自来水标准,可直接饮用。自此,丁磊开始了他进军养殖业的雄心壮志。[5]

2011年2月,京东CEO刘强东决定回宿迁老家租赁5000亩土地,自种大米。他将其定位为无农药、无化肥、无污染的“三无”高端米。借助京东商城试水种植业。随后,他在2017年也效仿丁磊进军养殖行业,而他的方式与丁磊完全不同,他所打造的“京东跑步鸡”却是回归到生态养殖的模式下,利用给签约养殖户的鸡带上鸡脚环计步器,借以筛选并回购处于散养状态下,并跑步到一百万步以上的达标鸡。

如今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也要进军养殖行业,而他所选择的对象与网易丁磊相同——养猪。目前阿里巴巴已经与四川特驱集团、德康集团达成合作,将为此次养猪计划投入数亿资金,之所以投资如此高的原因,是因为马云想要实现人工智能养猪计划,未来两年内的目标是达到1 000万头。在人工智能养猪计划中,包括人脸识别、语音识别、视频影像分析以及物流算法等多种技术,拿视频影像分析来说,这项技术是可以通过摄像头对猪进行智能分析,其中包括出生数量、剖腹产还是顺产等数据进行分析,每头猪自出生开始就建立了自己的档案,而后根据猪的体重、进食情况以及运动等多方面数据对猪进行更合理的喂养和照顾。[6]

2014年,中国最大民营企业之一的万达也开始进军养猪业,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投资十亿元在贵州养猪。贵州省丹寨县作为最贫穷地区,贫困人口数量庞大,单纯捐钱,治标不治本。王健林此举旨在扶贫,贫困人口可无偿入股,享受分红。因此万达承诺:五年内,将向猪肉生产领域投资10亿人民币。

三、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新思考

对比商界大佬们的雄壮手笔和雄厚实力,显然短期内让广大农民普遍具备能与其同步竞争的超常实力,简直就是一个无法实现的天方夜谭。美国商界有句名言:“如果你不能战胜对手,就加入到他们中间去。”现代竞争,不再是“你死我活”,而是更高层次的竞争与合作,追求的不再是“单赢”,而是“双赢”和“多赢”。事实上,每个人或每个群体在自然界都会拥有一个天然形成且适应其生长的特殊环境,它被称为“生态位”。每一个生态位都具备一定的优势,关键是你要勤于自我发现。生态位现象对所有生命现象而言是具有普遍性的一般原理,同样适用于人类,每个人都应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经验、行业趋势、社会资源等,确定自己的位置,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态位。结合到当前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经过长期接触观察,反思如下:

(一)由市场导向促培训内容可拓展

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无论是种植经济向畜牧经济转化,还是分散农户经济向合作化、产业化方向转化,以及新的农业技术的使用和推广,大多都是在市场的拉动或挤压下自发产生的,政府并无过多干预。市场取向是现代农民采用新的农业技术、发展农业新的功能的动力源泉。[7]在现代农业以市场为导向的前提下,除了要求农民对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耕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的了解和掌握以外,还应该将市场化、质量标准化、品牌化等现代科学的经营管理理念渗入到农业种养殖、农产品生产、销售、消费服务的农业生产经营全过程。这就需要对培训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拓展更新,以便更好地适应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农业进程。

(二)由时间碎片化变培训方式可多样

时间碎片化学习概念最初是形成于移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而促成的产物,它是指人们利用手机、平板等电子移动终端,在不受环境场所的限制下,合理运用闲散零碎的时间来获得各类资信的方式。碎片化学习的优势在于能够把移动互联网便利性的特点同学习连结起来,可以让受众快速、随意的利用闲散零碎时间获得想要的资信,使其利益最大化。所以,政府应当提倡和鼓励有关部门及社会培训机构开发大量有针对性、适合碎片化学习的微课、音频以及图文内容。特别是在一些小技巧、行业新风向、专业技能类、管理类、销售类的知识点、应用方法、热点讨论追踪类的信息等方面聚焦,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微博、App、公众号等渠道对外互动传播。打破现有培训方式的单一、刻板、保守、滞后。甚至也可以专门应此项工作的需要,搭载现有的教育培训平台或政府涉农网站来开发更具特色的二级“专农商”信息交互平台,将微课、教学微视频互动传播,实现专家、农民和商户或企业三方的供需平衡,达到资源共享。

(三)由知识结构需求定培训对象可筛分

当前我国在农民教育培训的知识结构上表现出“总量过剩,结构短缺”的明显矛盾。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现代农业的道路上,一方面要求打造一支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而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另一方面还要兼顾到留在农村投身于农业生产一线农民的实际情况,要将素质能力、年龄结构、接受程度、地域时空、阶段目标等多种影响因素统筹考虑,要清醒意识到,实现乡村振兴总目标的人才队伍中的组成细胞很难达到个体统一,归根结底,无法避免人力资源金字塔结构的客观存在,因此就需要设定培训对象的细化筛分标准,找准对应的知识需求,高效化、精细化地输送有针对性的知识能量,按需补给,尽量避免人力、物力和精力的浪费。

四、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农情怀”时刻提醒我们: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新时代的中国农村必将生机勃勃、充满希望!

猜你喜欢
丁磊农民培训
耕牛和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培训通知
直播,能不能拉一把网易严选?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丁磊:不安多过快乐,不在意挣多少钱
Discussion of the Translation Session in Shanghai Gaokao English Examination from a Critical Perspective
丁磊 回归“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