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语言图式构建的新思考

2020-12-21 03:22徐娜
语文天地·小学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图式文体词语

徐娜

所谓语言图式,是指读者运用语音、词汇、语法、句型结构等知识,对语言本身熟悉或者掌握的程度,是对文字的解码能力。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从语言图式角度展开培养,符合学生语言成长要求,对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能力提升有重要现实帮助。语言教学有多种选点,培养学生语言图式也需要关注构建方式,关注文本关键词语、梳理文体基本特征、展开经典语言鉴赏、组织读写结合学习,都能够促进学生语言图式的构建。

一、以关键词语生长语言图式

教材文本大多属于经典内容,其语言价值度极高,词汇应用也会更为经典,教师从关键词语角度入手展开教学设计,为学生做具体的推介和引导,对丰富学生词汇有一定帮助。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关键词汇的实际应用,从释义、表达、关联等角度进行深入探究,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关键词语往往有关键的表达作用,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展开准确梳理,找出这些关键词语,对其典型意义展开深入研究,为学生言语图式构建提供更多启迪力量。如教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白鹭》,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时,要求将一些经典的词语找出来,体会其精彩表达。学生进入文本之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很快就找出一些典词佳句。如:“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里运用了精巧的比喻,将白鹭比作“诗”。学生对“诗”的理解还比较朦胧,教师利用画面美度来解读,学生对“诗”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再如:“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是对白鹭的颜色进行的评价,“恰到好处”是最精准的解读,学生对这种句式应用留下深刻印象。

教師引导学生对经典词句展开重点研究,从多种角度进行思考和比对,自然建立词汇积累,这对培养学生语感有重要帮助。学生语言图式构建需要从点滴细微之处展开,一个词、一句话都可能给学生语言构建带来启迪。教师抓住文本关键词句展开语用引导,这是最为常见的设计,如何才能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迪,这是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二、以文体梳理辅助语言图式

每一篇文本都有其鲜明的文体特征,教师需要对文体功能和语言特点有清晰梳理,以便为学生做出具体推介,让学生结合文本体裁展开语言学习,能够给学生提供系统认知体验机会。不同文体有不同语言图式要求,教师在具体引导和设计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迁移。

在教学《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这篇课文时,教师对说明文体属性进行重点解读,要求学生掌握说明的基本顺序和常见的说明方法。学生开始阅读文本,很快就对作比较说明方法留下深刻印象。教师要求学生找出文本中的对比点,学生展开了阅读梳理。人与鸵鸟作比较、猎豹与鸵鸟作比较、游隼与骑车作比较、喷气式飞机与游隼作比较……比较的最后结果是:光速是最快的。在这些作比较案例设计中体现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呢?学生开始思考,逐渐找到了“由慢到快”的顺序。在对说明方法的探索中,作比较是最重要的方法,学生在学习中又找到了列数字说明方法运用。

教师从说明文体角度展开引导,给学生文本阅读规划清晰路线。从说明顺序到说明方法,学生学习思维进入问题特征探索之中。说明文体的语言特征带有特定属性,教师让学生结合文体进行语言体验,目的是让学生建立文体性语言图式,这对丰富学生语言感知有重要现实意义。

三、以经典鉴赏提升语言图式

经典语言鉴赏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教师在教学引导时,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鉴赏的角度,规划清晰的鉴赏路线,促使学生顺利构建崭新语言图式。小学生语言基础还比较低下,对语言鉴赏存在一定畏惧感,教师要给学生传授更多方法,让学生游刃有余地展开语言鉴赏操作,学生从具体操作中获得的语言认知会更为丰富。

语言鉴赏环节,教师要对学生鉴赏操作展开观察,针对性给出方法支持,其助学效果会更高。如教学《四季之美》,教师先要求学生展开梳理性阅读,找出文本中经典的语段,从鉴赏角度展开思考,这些精美的语言运用了哪些表现方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学生开始阅读鉴赏,教师跟进指导。有学生找到这样一句话:“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这个句子中没有修辞方法的运用,教师做出引导:不妨找出典型词语进行思考,看看这些词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学生开始思考和分析。有学生找出典词:“蒙蒙”“朦胧”“着实迷人”等。前面两个词语是对夜晚景色的诗意描绘,创设出神奇的气氛,为萤火虫做好了背景,最后一个词句,表达了内心的感受,直抒胸臆,展示心声。教师对学生语言鉴赏情况进行专业评价,鼓励学生展开深入思考。

教师为学生设计了语言鉴赏任务,其目的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要给学生提供学习范例,通过对这些经典语言的处理,从中获得一定启示,自然建立自己的语言图式。教师让学生对没有修辞方法的句子进行鉴赏,让学生有更真切的感受。没有修辞也能够展现出精彩,学生有了这样的认知,对促进其语言图式构建形成助力支持。

四、以读写结合巩固语言图式

读写结合是语言图式构建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教师在具体设计和组织时,需要在读写内容选择、读写形式创新、读写活动组织等方面做出积极探索,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仿写续写、课本剧创编、读后感、读书反思、观察日记、主题习作等,都属于读写结合的训练范畴,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做好资源配置,给学生提供更多学法支持,让读写训练顺利展开,以全面提升学生语言应用能力。

教师在读写训练设计时,要观照学生语言应用基础,让学生借鉴文本写法展开操作,在仿写训练中逐渐建立语言图式。如教学《桂花雨》这篇课文时,教师为学生推出的读写任务是:桂花成雨的场景描写真的很美,在我们生活中,可以找到更多美的画面。学习作者的写法,自行创作一个习作片段,准备参与班级展示活动,看谁能够描绘出更有美感的画面。学生接受任务后,都能够积极行动起来。教师在学生讨论环节,与学生深入交流,讨论作者的写法应用,给学生提供一些方法。经过一番实践,学生习作逐渐成形。在课堂展示时,教师要求学生先在小组内展示,推举出佳作,准备参与班级展示。学生积极参与展示活动,课堂学习气氛浓重起来。

教师为学生推出了读写任务,这个学习任务需要借助作者的写法,这个操作本身就是一种语言学习。学生语言有自己的个性,展开仿写操作时,能够对自己的语言进行矫正处理,这个实践过程,对学生语言图式进行了对应巩固和强化,其助学效果是极为显著的。

语文学科教学中,语言图式构建是重要内容和任务,教师要从不同角度展开教学设计和组织,为学生推出更多语言图式构建训练机会,以有效提升学科教学品质。语言图式是学生语用能力的具体指标,教师围绕学生语言图式构建展开创新设计和探索,势必为学生学科综合能力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福利西路小学(730060)

猜你喜欢
图式文体词语
思维图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找词语
透过“图式”读懂儿童
另类文体巧谋篇
考考你:混水摸鱼、一哄而散,这些词语你能否读对?
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荷载图式探讨
考场作文的文体规范
话题作文全功略(三) 符合文体要求
词语积累
文体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