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从无疑处生发主体思维

2020-12-21 03:22刘艳
语文天地·小学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竹节文本内容

刘艳

追问是教学中最为常见的教法应用,教师针对学生学习实际,抓住时机展开追问操作,给学生带来更多心理冲击,促使学生自然进入到深度思维之中,并在不断思考和探索中形成丰富学科认知。在具体操作中,教师深入文本展开研读,能够做出更多问题预设,变换主体设计追问,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思考契机。

一、深潜研读,适时追问

追问是教学问题操作的一种形式,教师在问题设计时,需要深入到文本之中,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研读,这样才能为教学设计提供更多参数。因此,教师需要备好课,对文本有深入研读,让追问设计更为贴近,切准学生学习实际做出精准发动,为课堂教学带来更多启动力量。

借景抒情是一般散文常用方法,教师在面对这样的文本内容时,需要结合教辅参考进行深度研究,即使是比较熟悉的内容,也需要进行深入的阅读和思考,因为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可能形成不同的阅读见解。在教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丁香结》,教师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度解析,特别是对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写法进行重点研讨,然后为学生做出阅读引导。在问题设计时,教师做出更多预设。如引导学生解读丁香花形状特点时,教师便准备了追问问题:你喜欢丁香花吗?丁香花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在刻画丁香花的内容中,你喜欢哪一个词语呢?课堂教学执行过程中,教师适时将追问进行到底,为学生提供更多阅读思考,获得不错启动效果。

教师先潜入文本之中进行深度研究,这是对教材负责,也是对学生负责。特别是预设了很多追问问题,为阅读学习提供更多预案,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阅读需要针对性引导,教师从学生阅读思维实际出发,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的启迪,能够帮助学生顺利进入思考环节,并形成崭新阅读动机。

二、变换主体,启动追问

追问大多是由教师发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问题展开教学调度,这是最为常见的现象。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成为主流意识,教师要做好心态调整,提升服务意识。在追问设计时,不妨变换一下设计主体,让更多学生参与课堂问题的设计,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主动思维的机会,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竹节人》这篇课文时,教师与学生一起展开阅读,并给学生布设了质疑阅读任务:深入阅读文本内容,找出不明白的地方,设置成质疑问题,看谁的问题更有思考价值。学生接受任务后,都能够顺利进入阅读环节,并展开深入思考,逐渐形成阅读问题投放出来。教师对学生提问进行梳理归结,很快就形成了问题集锦:竹节人是一种玩具,其特点是什么?演绎竹节人需要注意什么?作者从玩竹节人的活动中收获了什么?竹节人制作过程很复杂吗?为什么现在没有人玩竹节人了?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思考,并给学生做集中解读,在解读过程中,如果学生有疑惑,还可以随时追问。课堂互动正式启动,教师开始回答问题,与学生形成多元互动。

教师要求学生主动设计质疑问题,体现了主体教学意识。学生为教师设计疑难问题,在教师回答问题时进行追问操作,都是比较有创意的设计。提问大多是教师的专利,让学生提问教师,这对学生来说是有冲击性的。学生在问题设计中会刻意提升难度,自然形成阅读看点,这也是学生最为期待的东西。教师能够放权给学生设计问题,其教学效果会充满变数。

三、精选角度,巧妙追问

追问需要掌握时机,这是操作能够成功的关键。教师在追问投放时,要对多种制约因素有一定了解。首先是学生前置问题回答情况,学生对前置问题有个性思考,出现了追问的契机,教师要及时把握,顺利启动追问机制,形成追问动机。其次是追问价值度分析,学生思考呈现不同阶段,如果追问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心理触动,其助学价值会更为显著,追问便可以适时推进。

学生对科普性文本有浓厚阅读兴趣,因为对一些科学现象有主动探索的情结,教师要抓住学生学习心理展开设计和组织。在教学《宇宙生命之谜》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利用问题展开阅读调度:仔细阅读文本内容,说说宇宙中到底有没有生命存在呢?生命存在一般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火星上有生命存在吗?其科学依据是什么?……学生根据教师问题设计展开阅读思考,教师在学生解读问题时,抓住时机进行追问,将学生学习思维印象深入。如探索火星生命存在可能性时,教师追问学生:科学家已经对火星进行近距离的观测,揭开了火星什么样的面纱?学生进一步阅读和讨论,很快就形成有形认知。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一些图片信息,引发学生阅读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深入阅读学习时,主要从学生普遍关注角度展开设計。学生对宇宙生命存在问题最感兴趣,教师便以此作为研究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对应阅读和讨论,利用追问机会,启动学生学习思维,并通过多重阅读交流达成更多共识,促进阅读学习顺利发展。学生关注点比较集中,这无疑是教学设计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四、针对生成,跟进追问

教学生成无处不在,教师需要有生成捕捉意识,抓住教学契机展开追问操作,这是最基本的教法应用。追问有时机把握问题,教师要反应灵敏,把握住转瞬即逝的教学生成时机,利用问题展开教学调度,为语文课堂注入丰沛动力。

教师在执教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表现,及时抓住课堂生成,以便做出教学调整。在教学《夏天里的成长》时,教师要求学生针对性阅读,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文本内容,对文本表达蕴含哲理进行重点探索。学生开始阅读文本,自发形成研究讨论。有学生提出质疑:为什么夏天万物生长速度就加快呢?难道没有例外吗?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即刻进行解读和追问:每一个季节都有生长最快的动植物,如儿童,在春节生长是最快的。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开始思考和研究,并联系文本相关内容进行讨论。有学生认为,夏季气温高,生物活力增加,自然是生长比较快的,我们阅读这样的文章,不是在探究自然科学,而是要从这里明白一个道理,每一个人都需要把握机会,尽快地成长起来。教师对学生阅读见解给予更多认同评价。

教师为学生设计了阅读任务,需要时时观察学生动态。因为学生有了疑问,出现了教学生成,教师抓住这个机会展开阅读调度,给学生带来更多阅读思考的机会。从学生表现中可以看出,教师展开阅读追问是比较及时的,切准了学生的学习心理,学生回馈很及时,自然形成学习动机。

追问是一种教法应用,教师要有预设意识,抓住追问投放时机,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调度,让追问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突击力量。教师在追问设计时需要考虑多种制约因素,前置问题解决情况如何,学生思维处于何种状态,都需要做出科学的评估,这样才能决定追问的时机把握,并通过对追问的优化处理,以提升追问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新新小学(221011)

猜你喜欢
竹节文本内容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廖瑞霖:竹节人
竹节人风波
学做“竹节人”
“竹节人”中说“趣味”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