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峻论治慢性咳嗽经验

2020-12-28 23:03符启芬黄唤芝杨德钱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年9期
关键词:桑白皮气海痰饮

符启芬,黄唤芝,石 峻,杨德钱

(1.湖南中医药大学2018级硕士研究生,湖南 长沙 410208;2.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重庆 垫江 408300)

慢性咳嗽是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症状,病程8周以上,胸部体征及X线胸片未见明显异常的疾病[1]。

石峻是垫江县名中医,至今临证40多载,论治慢性咳嗽有独到见解,现将其辨治慢性咳嗽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内经》指出“五气所病,肺为咳”,表明咳嗽病位在肺,若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则发为咳嗽。张景岳将咳嗽病因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以六淫为主,风邪为首,常兼夹其他邪气,从口鼻、皮毛侵袭,肺宣肃失调而咳;内伤为情志失调、脾胃虚弱、饮食失宜、劳逸过度、嗜好烟酒等皆可以引起肺气失调,导致咳嗽。

2 验案举隅

患者,男,41岁,2019年8月19日初诊。3个月余前贪凉饮冷后出现发热、咳嗽、咽痛,服中药汤剂治疗后发热、咽痛缓解,但咳嗽不减,2019年8月5日胸部X线片示胸部未见明显异常,调整中药处方并予以氨茶碱缓释片、孟鲁司特钠片治疗,咳嗽仍不减,咳甚则满面涨红、喘促。视前医处方有桑杏汤、银翘散、止嗽散加减。现干咳无痰,夜间咳剧,甚则喘促、头眩、干呕,彻夜不得眠,前胸及后背恶寒,心烦胸满,口干思饮,饮后胃脘不适,乏力,纳差,便溏,舌尖红苔黄腻,脉沉弦细。听诊两肺呼吸音增粗,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中医诊断为咳嗽,证属外寒内饮兼有上热,治宜外散风寒、内除寒饮、兼去上热,予小青龙汤加减。麻黄9g,桂枝12g,干姜6g,法半夏15g,细辛6g,白芍9g,五味子9g,葶苈子12g,桑白皮9g,生石膏30g,炙甘草6g。5剂,水煎,分早晚温服。辅以中药贴敷贴于定喘、肺俞、膻中、气海、神阙、阴陵泉等处,贴2h后取下。嘱忌食肥甘厚腻辛辣食物。2019年8月24日二诊,初服3剂,咳少量黄白色黏液痰,咳出后觉胸中轻快,咳嗽明显减轻,仍以夜间咳为主,心烦胸满缓解,口干减,稍感乏力,便溏,舌淡红苔白微腻。上方加用干姜9g,加茯苓12g,去葶苈子、桑白皮、生石膏,继服3剂。继续予穴位贴敷,贴法同前。2019年8月27日三诊,咳嗽基本消失,晨起有一二声咳嗽,二便正常。续予六君子汤5剂煎服收功,继续予穴位贴敷,贴法同前。

3 体 会

《内经》记载:“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内外合邪,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患者因生冷过度,而肺脉起于中焦脾胃,寒气循经,凝滞肺气,阻碍肺脏气机宣发肃降,故引发咳嗽,《难经》也有“形寒饮冷则伤肺” 记载。患者虽有心烦、口干、苔黄腻等热象,但同时有前胸后背恶寒、头眩干呕、饮水则胃脘不适、便溏等症状,为内有停饮之征,且有前医方用桑杏汤、银翘散等清热药物治疗咳嗽不减,说明药已不对证,本有寒饮内停,过投苦寒清热化痰,痰不但不去,反因人体阳气大伤而痰饮加重,有引邪入里,闭门揖寇之患。痰饮重,停滞日久,郁久化热,上犯心胸,故出现心烦胸满。不去痰饮,则咳无宁日。四诊合参,辨证为外寒内饮兼有上热,为小青龙汤方证。

小青龙汤首见于《伤寒杂病论》。《伤寒论》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 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第35条曰“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方中麻黄、桂枝相须为君,发汗散寒以解表邪,且麻黄宣发肺气止喘咳,桂枝温阳利水除寒饮;干姜、细辛为臣,温肺化饮,兼助麻、桂散寒化饮;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为佐药;恐辛散太过而伤肺,故佐以五味子、白芍敛肺止咳、和营养血,加葶苈子、桑白皮、石膏清泻上热,炙甘草益气和中、兼调和诸药。全方谨守病机,共奏散表寒、化里饮、清上热之效。

穴位敷贴通过经气激发与局部刺激等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调节自身免疫,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清代“外治大师”吴师机《理瀹骈文》即提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的观点。定喘穴为经外奇穴,具有调理肺气,止咳平喘的作用,为治疗咳喘的经验要穴。肺俞穴内应于肺,是肺气输注和转输的部位,也是肺部疾病邪气常驻留的部位,因此肺俞穴是临床治疗肺脏疾病最常用的重要穴位之一[2],近代学者研究发现刺激肺俞穴可以显著改善肺病患者的通气功能[3]。膻中为八会穴之气会,汇聚脏腑经脉之一身宗气,是疏利气机的要穴,如《普济》言“膻中为气之海………膻中主气…气和志适,则喜乐由生”,可补气培元。气海属于任脉之穴,为肓之原穴,与肺气息息相关,主一身气机,《针灸资生经》云“气海者,盖人之元气所生也”,《医宗金鉴》曰其“主治一切气疾”,可见气海能通调气机。神阙为任脉之穴,位于脐中,是气机升降出入的总枢,《厘正按摩要术》记载“脐通五脏,真气往来之门也,故曰神阙”,神阙部位皮肤薄嫩,皮下分布很多静脉丛,血液循环旺盛,具有很好的渗透性和敏感性[4]。阴陵泉隶属足太阴脾经,为排湿要穴。诸穴合用,表里标本同治,协同中药汤剂治疗有更好疗效。

猜你喜欢
桑白皮气海痰饮
再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桑白皮炒制前后HPLC 指纹图谱比较研究*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气海俞穴针刺深度研究
桑白皮清肺化痰又美发
桑白皮汤对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的舒张作用
Network Pharmacology Approach to Investigate the Preventive Mechanism of Hunan Expert Group Recommended Chinese Medicine Prevention No.2 Prescription Against COVID-19
防“春困”,这些穴位按起来
浅析“病痰饮者 当以温药和之”与肾性水肿相关性探讨
自我按摩治疗前列腺病
痰饮与支气管哮喘关系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