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溯源,培养学生纠错能力

2020-12-31 02:01费红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倍数错题三角形

费红

【摘  要】  新编小学数学教学提出,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错误,纠错不能仅停留在教师层面,要让学生追根溯源,具有自我归纳能力。教师在课堂要为学生营造纠错氛围,引导学生将典型错题进行整理归类,分析错误形成原因,找到纠正错误的正确方法,培养学生纠错能力。

【关键字】  小学数学;纠错能力;追根溯源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对于出现的错误都归纳为“太粗心了”,教师和家长也有同样的想法,但如果学生不能追根溯源,找到错误的根本原因,彻底纠正错误,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纠错习惯。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营造纠错氛围,让学生对错题有分类、整理、反思、再学习的过程,教会学生如何纠错,让学生乐于反思,勤于思考,通过科学的训练,养成良好的纠错能力,更好地掌握知识。

一、打破认识误区,营造纠错氛围

很多学生在对待错误上有误区,一种是碍于面子不愿意承认错误,另一种是缺乏学习责任心,对待错题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还有一种是逃避错误。教师有时也存在误区,课堂上将错题挨个讲解,缺乏整理和归纳的过程。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让学生认识到错误是从未知到熟知的过程,是正常的成长体验,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错误可以让学习更加有意义,并帮助学生在课堂营造纠错氛围,让学生正确面对错误。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中,教师在讲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道判断题:将一个圆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占1/2,认为正确的举手,学生们给出了截然不同的判断,教师没有急于评判,而是让学生组织辩论,选出代表分成两队站在讲台两侧,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为什么你认为是正确的?”“为什么你认为是错误的?”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认为正确的学生观点:“将圆分成两份,所以每一份肯定是1/2。”认为错误的学生观点:“题目中没说是平均分配,所以不能确定是1/2。”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明白了怎么分才是1/2。

上述案例,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辩论,给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打破了对错误的认识,引导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培养了学生的纠错能力。

二、反思错题原因,强化纠错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否乐于对错题进行反思并找到错误原因,关键在于是否掌握了正确的纠错方法,教师要教给学生错题分析方法,让学生乐于反思错误,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反思题意理解重新审题,正确的理解题意,也可以让学生反思解题过程,查找题目中重要条件是否运用,计算是否正确等,鼓励学生一步一步检查,并引导学生对错题进行归类整理,并通过对错题的分析和利用提升学生纠错能力。

例如,在教学《2,3,5的倍数特征》一课中,教师让学生写出5个既是2的倍数又是3和5的倍数的数字,学生写出了10,15,30,45,60,教师让学生自己检查写出的数是否是2,3,5的倍数,通过检查发现只有30和60同时是三个数的倍数,而10,15,45不符合条件,教师让学生分析发生错误的原因,写出10的学生说:“我仅注意了2和5的倍数”写出15的仅注意是3和5的倍数,而45也仅是3和5的倍数,教师根据学生分析总结出:学生仅看到了条件中的一部分,没有完全审清题意,也没有检查结果是否正确。

上述案例,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分析学生错误原因,教会学生从审题和检查两种方式纠错,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让学生学会如何反思和纠正错误,学生在不断反思的过程中提升自身水平。

三、加强科学训练,养成纠错习惯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要经过教师一步一步的引导及坚持不懈的训练,教师要采取科学的方法,首先,要求学生对每一道错题都写出错误原因,并将其列入常规检查内容,对于自律能力差的学生要进行督导,引导其养成良好习惯;其次,养成良好习惯需要家校配合,共同完成,也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监督来完成,及时发现问题随时沟通解决,通过科学训练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纠错习惯。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一课中,教师给学生讲解了三角形面积公式,因此学生认为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于是教师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判断题: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很多学生认为是正确的,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了一个小三角形,一个大平行四边形,这时学生豁然开朗,教师让学生将题目改为正确的说法,学生总结出:底和高都相同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二倍,并將错误原因记录总结,避免重复犯错。

上述案例,教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运用科学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分析错误并找到错误原因,自主解决问题并总结归纳,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纠错习惯。

总之,学生的错误是珍贵的教学资源,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追根溯源,培养学生的纠错能力,让学生在利用错题资源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提高自我发现问题和反思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林淑兰.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做到“学以致用”[J].黑河教育,2020(01):56-57.

[2]陈花梅.对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J].名师在线,2020(02):71-72.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新义小学)

猜你喜欢
倍数错题三角形
“二元一次方程组”易错题练
倍数魔法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如何表达常用的倍数
“一次函数”易错题
画一画
化学反应热计算易错题点击
“机械运动”易错题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