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2020-12-31 11:23陈卫萍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学生成长专业发展校本课程

陈卫萍

【摘 要】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小学音乐教师们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以及自身的音乐专长,开发一些具有学校及地方特色的音乐特色文化,成为学校具有独立性的特色课程。在一方面抓好现有音乐教材进行教学的同时,另一方面加入音乐校本课程内容进行充实,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知识,开阔视野,提高音乐素养,促进成长。

【关键词】音乐教育;校本课程;学生成长;专业发展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音乐教育的内涵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教育学音乐”,这是音乐教育的直接目标;二是“通过音乐教育人”,这是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音乐教育的直接目標是让学生感受、表现、创造音乐,体验音乐的美感,同时具备传承音乐文化的责任感和基本能力;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即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是以实现音乐教育的直接目标为前提的。

小学音乐教师们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以及自身的音乐专长,开发一些具有学校及地方特色的音乐特色文化,成为学校具有独立性的特色课程。在一方面抓好现有音乐教材进行教学的同时,另一方面加入音乐校本课程内容进行充实,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知识,开阔视野,促进成长。

一、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具有深远的意义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是改进学校的工作,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校本课程的生成,既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

小学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是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是民族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小学音乐校本课程的实施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音乐、学习音乐的平台,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以此来扩大学生音乐视野,充分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和音乐修养。同时,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提高小学音乐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因此,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在音乐教育中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音乐教师需要科研引领,结合课题研究,通过课堂教学促进专业发展。以笔者学校为例,近几年,本着“以美引善”“以美导真”“以美育人”的教育宗旨,进行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在开发研究的过程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成立音乐校本课程课题组

学校积极创造音乐校本课程研究的氛围,结合校内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现实状况,着眼核心素养与音乐校本课程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教师现状的摸排。在摸排中发现,学校专职音乐教师在某一个方面都有自己的才艺特长,有的擅长舞蹈、有的擅长声乐、有的擅长器乐、有的擅长戏曲等等,还有一些兼职教师也有音乐特长。根据这些情况,学校成立音乐校本课程课题组,并初步形成一定量的诸如舞蹈、合唱、器乐、昆曲、评弹、啦啦操等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校本课程范围。

(二)开展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发展

进行音乐特色课程的开发首先需要教师们拓宽课程视野,阅读大量书籍、杂志,同时还需要查阅和参考很多相关的课题研究内容。学校教师借助这些资料的研究帮助他们了解了自身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学习教育理论,营造出了学习反思、教学科研的良好氛围,激活了课题组每位教师的研究意识、专业发展意识。同时,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教师们及时总结既有的教学经验,针对教学实践中碰到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研究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策略,并促使自己从单一的教学组织者逐步向科研型教师转变。通过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有多篇文章在省、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获奖。多人次在市、区级进行研究课、展示课以及专题讲座活动,充分展示了教师的课堂教学与学科研究能力。

三、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促进学生的成长

通过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一方面为教师的才艺提供了用武之地,享受教学的成功感和价值感。另一方面,音乐教师通过以美育人,以美优教,将“美”体现并融入音乐校本课程的教育活动之中,使之提高学生音乐审美修养,丰富学生生活方式,让每一个学生具备终身享受艺术美的兴趣和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为教学资源开发出另一片天地。

(一)融入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素养

音乐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一方面,通过教师们的积极思考,能站在全面发展学生素养的高度充分挖掘音乐教材内容的价值,科学设计教法、学法,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音乐学习需求,提高音乐学习成效。适当将小学音乐校本特色课程融入课堂教学中。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舞起来》的过程中,充分结合舞蹈校本课程的实施,让学生的身心及形体一起投入,与音乐共舞,带领学生体验不同民族风格的舞蹈。比如学习《我的家在日喀则》的时候,结合歌曲教学加入舞蹈的学习,了解藏族舞蹈的基本舞步,通过舞蹈的学习来表达藏族人民的情感。

(二)结合社团活动促进学生成长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音乐学习;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音乐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指定导向性内容标准,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从以上所述中可以看出,理想的音乐课程应该尽量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学习,并且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因而,开设音乐类社团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学生音乐素养的渠道。

以笔者学校为例,首先,学校进行了全校性的调查,经过调查掌握学生对于音乐课外社团的需求诸多,根据学生的需求以及师资情况,组建舞蹈社团、合唱社团、器乐社团、昆曲社团、啦啦操社团等音乐课外社团。其次,每个任课教师根据自身擅长或有特殊兴趣的内容来设置具体教学内容,教室的布置也与社团特色课程相呼应。第三,每周固定时间辅导学生进行各种音乐创作活动,教师充分挖掘素材,设计社团活动内容开展教学活动,更大地拓展校本化课程的开发可能以及实效性,增加课程实施的宽泛度。经过一个阶段的音乐社团活动,学校已做到了有课程设置、有教学特色、有教学成果、有自编教材。近年来,学校组织社团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皆获不俗奖项,其中以舞蹈校本特色课程组最为突出,课程组创编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我们的年画》,获得全国二等奖、省一等奖、市特等奖的好成绩,并在2019年4月登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开幕式舞台。

总之,结合着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学校的课内音乐活动和课外音乐活动肯定能开展得有声有色。借助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定能提高教师的尚美能力,整合后的教学内容也更能体现尚美音乐的效益,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相信,只要认真研究实施,定能突显学校的办学特色,使其真正成为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有力补充,让广大学生在这些音乐校本课程文化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吸取音乐的营养,获得美的熏陶。

【参考文献】

[1]马思聪.中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策略[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年03期.

[2]金世余.论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基础——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之二[J].北方音乐,2012年03期.

[3]陈润中.开发音乐校本课程应注重地方特色[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22期.

[4]尚建科.校本音乐课程的含义与意义[J].考试周刊,2007年02期.

[5]陈文静.关于湘西农村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点思考[J].中国音乐,2004年02期.

(作者单位:苏江苏省苏州市金阊外国语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学生成长专业发展校本课程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挖掘语文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在自主管理中分享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快乐
教师的“勤”与“懒”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