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思考

2021-01-03 02:46王秀娟
关键词:两弹一星基地精神

王秀娟

(青海原子城纪念馆,青海 海北 812200)

“两弹一星”伟业是新中国举全国之力,聚集体智慧,自力更生、团结协作,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实现民族复兴梦想而创造的非凡成就,铸就了国家安全和大国地位的重要基石。而在这项事业中孕育诞生的“两弹一星”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1],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一、“两弹一星”的研制及精神的形成

1949年10月,新中国的成立引发美国及其盟友的敌视,“遏制孤立”的对华政策,意图通过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乃至核战争的威胁,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考虑工业化、现代化建设时,党中央认为应该瞄准世界最新科技成果,才能迎头赶上。“只有掌握最先进的科学,才能有巩固的国防,才能有先进的强大的经济实力,必须急起直追。”党中央敏锐地注意到当时科技发展中最前沿的是原子弹。一是核技术代表了当代世界上科学技术最高水平,集中了世界科技最新成果,是一项系统工程,可以带动起一大批科学技术的发展,缩小同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二是中国严重地受到超级大国的核威胁、核讹诈,中国只有拥有了自己的核武器,才能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威胁,才能对其进行遏制。1955年1月15日的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作出了研制原子弹的决定。1956年我国成立导弹研制机构,开启导弹研制的历程。1958年5月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毛泽东同志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2]“两弹一星”决策毅然决然产生,此是决定新中国命运的伟大历史抉择。

百废待举,百业待兴。“两弹一星”工程在艰苦卓绝、一片空白中艰难上马。新中国的第一批科研工作者攻克了一个个尖端技术难关,在1964年10月16日15时实现了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1967年6月17日,我国赶在法国之前,成为第四个拥有氢弹的国家。这一时期,我国先后成功发射了常规导弹、核导弹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两弹一星”事业既保障了新中国的安全,争取了和平发展环境,也成为中国永续发展的战略基石。1999年9月18日,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表彰“两弹一星”专家大会,江泽民同志将“两弹一星”精神概括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3]“两弹一星”和“两弹一星”精神正式提出,产生了广泛影响。

二、“两弹一星”精神内涵

(一)热爱祖国、无私奉献,是“两弹一星”精神的主题灵魂

“两弹一星”精神是钱学森、邓稼先等无数科学家、科研专家和无名英雄,用青春、智慧和血汗乃至生命所创造的,是中华民族的原创精神。一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虽然远离祖国,但他们心中一直装着祖国,他们抛弃比较完善的科学研究条件和优厚的物质生活待遇,安于沉默,隐名埋姓,积极投身于祖国的核事业。[5]

从1958年到1964年,来自天南海北的建设者用青春与血汗在221基地奋斗着。他们怀着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服从国家需要,服从国家建设大局,为新中国国防事业奔赴高原、高山峡谷、沙漠戈壁,把草原公关会战看成是一生之光荣,围绕同一个目标,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是以祖国为重、不计名利、特别能奉献的爱国精神。

(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两弹一星”精神的基本品质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两弹一星”研制者的坚强意志和顽强拼搏,在我国“两弹一星”研制历程中得到进一步诠释。特别是在我国原子能工业起步创立时,广大建设者和干部职工以三顶帐房起家,住在帐篷里,克服高原缺氧、高原水肿等盖厂房、建公路,在风雪高原唱响了一曲艰苦创业的凯歌。

1959年,苏联毁约,又恰逢我国三年困难时期,核基地建设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不仅建设物资供应困难,就连人们正常的生活供应都难以保障。“当了裤子也要搞原子弹”!基地组织大家自力更生,共度难关。建设者们为了缩短工期,抢时间,争工期,克服了无法想象的困难,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正式建成了。

(三)大力协同、勇于登攀,是“两弹一星”精神的主要特征

协同攻坚是“两弹一星”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发展原子能工业和航天工业是一项相当庞大的系统工程。在整个攻关的过程中,就当时我国的技术、经济基础而言,要自己动手,从头开始,进行高度复杂、高度综合性的大科学工程,仅仅依靠核工业和航天工业系统所属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其它部门在人员、技术以及新材料、电子元器件、仪器设备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特别在第一颗原子弹研制过程中,在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中央专委的领导和统帅下,全国一盘棋,保证了核武器研制的正常进行和最终成功。

三、新时代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一)追根溯源,科学梳理,做好资源解析

“两弹一星”基地是红色文化资源的富矿,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禀赋。发掘“两弹一星”基地红色文化的多重价值,既要对其进行梳理,又要对其进行挖掘。针对“两弹一星”基地特殊的历史背景、精神内涵和教育意义,广泛联系和走访与“两弹一星”历史相关的科研单位和曾在基地工作过的科研专家、技术工人、干部职工和烈士遗属,以及专家学者和民间收藏人士,搜集图片、文字、音像、实物等文史资料,通过深入发掘“两弹一星”基地的特殊历史、伟大成就和功勋人物,以及创建创业时期的典型事迹,推动爱国主义创新传播,凝魂塑魄,强化红色记忆。

(二)解读政策,剖析机遇,做好战略对接

2018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明确了文物工作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主要任务,明确了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的总体要求、五项主要内容和六项重点项目,对“两弹一星”基地文化遗产保护与价值传承提供了政策机遇。[4]要深入研究两个意见的核心要义,剖析其中蕴藏的机遇,争取将”两弹一星”基地列入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中华文化传承工程。结合已确定的理想信念教育示范基地、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红色教育基地的建设,做好战略对接,精心编制项目,精心储备项目,精心实施项目,着力提升革命文物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教育效果。

(三)修旧如旧,注重保护,做好开发利用

“两弹一星”基地具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和知名度。每处遗迹、每个建筑、每块场地都是历史的见证,都诉说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一要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重视加强对“两弹一星”基地遗址保护修缮,按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准和要求,加大保护、修缮力度。二要坚持“保护开发”的原则,重视加强对基地旧址的保护开发,对重要厂区、重点厂房和车间工号进行维修。三要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利用重要节假日,如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等,重大历史事件,如原子弹、氢弹成功爆炸纪念日和中国导弹发射成功纪念日、卫星成功入轨纪念日等,历史人物诞辰日如毛泽东、周恩来等历史伟人和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诞辰日,举行入队入团入党仪式、成人礼,重温入党誓词,共唱国歌等方式,不断增强教育活动仪式感、参与感。[5]

(四)创新理念、整体包装,做好品牌塑造

“两弹一星”基地有自己独具魅力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个性风格。我们要创新理念,准确阐释“两弹一星”历史及其精神的丰富内涵,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和时代特征,充分展示“两弹一星”基地的文化特质、价值传承。一要做好视觉外观的策划,凸显出““两弹一星”基地”的元素。如科研楼、专家楼、图书楼等遗址和以“两弹一星”基地元素命名的地名、路名、建筑、城镇,如原子路、专家路、卫星城等,这些最能表现“两弹一星”基地文化形象的特色。二要宣传推广“两弹一星”基地形象标志,要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两弹一星”基地形象标志,标志蕴意要深刻直白,形态要庄重灵活,既能体现历史丰功伟绩,又能体现时代发展特征。三要设计制作蕴含“两弹一星”基地元素的文化标志,通过纪念雕像、广场雕塑群等来体现,如科研专家搞科研试验的雕塑群等,这些最具代表性。四要策划组织经常性的文化活动,以“两弹一星”历史为背景,以”两弹一星”基地文化为素材,以群众性文化广场活动为载体,组织编排反映“两弹一星”研制艰难历程的歌舞、话剧等,让群众广泛参与,让群众感同身受,逐渐形成一种独有的“两弹一星”基地文化,并不断注入新的内容。

(五)文学创作、文艺展示,做好精神传承

“两弹一星”精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我们应该抓住其精神实质,揭示其普遍意义。一要通过网络、电视、电影、广播、报纸、刊物和公益广告等媒体形式,发布“两弹一星”基地信息,让公众知晓和了解“两弹一星”基地,了解“两弹一星”基地历史,了解“两弹一星”精神的丰富内容和深刻内涵。二要通过论坛、专栏、讲座、演讲、表演、比赛、征文、评论和报告会、巡回展览等活动,将“两弹一星”精神宣传教育内容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全过程,在实践中不断赋予新的内容,赋予新时代内涵。[8]三要通过音乐、舞蹈、绘画、雕塑、书法、摄影、文学和话剧、戏剧等形式,强化“两弹一星”精神与当代流行的或现实提倡的时尚精神融合嫁接,使之具有时代感,传承历史、弘扬文化,发挥“两弹一星”精神的思想引领作用、激励斗志作用和凝聚民心作用。

猜你喜欢
两弹一星基地精神
“两弹一星”民族骄傲
从“两弹一星”研制历史看“国之大者”
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中国青年英才论坛在青海举行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拿出精神
我的基地我的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