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结合概念图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

2021-01-04 12:24杨闪闪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23期
关键词:总成绩笔试概念图

杨闪闪 席 芳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RCCM)多为急、危、重患者,涉及多个专业,呼吸机、血液透析机、心电监护仪、输液泵等常用抢救设备种类多,临床操作繁多,护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适应[1]。而RCCM带教老师护理工作繁忙,往往不能系统、有计划性地详细教授疾病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护生实习效果不理想[2]。案例教学法(CBL)又称苏格拉底式教学法,是依据教学目的,将抽象理论置于具体案例基本素材下加以阐述的教学方法,其实质是把护生引入特定场景,结合临床实际加以应用,培养护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概念图是通过可视化图式表达知识主体概念间联系,能直观地表述和组织疾病相关知识,有助于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其对知识深层次的整合能力以及理解把握,最终提高RCCM科室的带教质量[4-5]。本研究将CBL联合概念图用于RCCM护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实习生46名为对照组,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实习生40名为观察组。入选护生培训时间>6个月,完成本阶段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剔除不配合教学的护生。对照组:男3名,女43名;年龄19~23岁,平均(21.33±0.64)岁;学历:本科27名,大专19名;入科前笔试总平均成绩(22.36±2.32)分,操作总成绩(22.41±2.45)分。观察组:男2名,女38名;年龄19~23岁,平均(21.33±0.64)岁;学历:本科25名,大专15名;入科前笔试平均总成绩(22.58±2.51)分,操作平均总成绩(22.55±2.52)分。两组入选护生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一对一”跟班教学,带教教师根据教学大纲,为护生讲解RCCM护理的理论知识、护理注意事项及护理技能操作要点,对不清楚的地方,护生可向授课老师提问。临床实践教学则采取“床边”带教,护生跟随带教老师查房,轮值相应班次,进行护理操作,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实习结束后统一笔试及操作考核。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护生予以CBL联合概念图教学。

1.2.1 课前准备 指导护生学会绘制概念图,教师首先介绍概念图绘制过程,使护生掌握基本绘制方法,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概念图绘制步骤:(1)列出RCCM护理的核心问题,通过阅读教材、查阅书籍、检索文献,让护生标出自己认为的RCCM护理重要内容或观点,确定主题概念,并列出(2)。(2)把最能反映主题、最重要、最简洁、高度概括的概念放于概念图顶端,然后按照从属关系,即一般概念、次一般概念、具体概念依次向下安排,同级概念放在同一层,标注相同形状及颜色(3)。(3)找出RCCM护理主题不同概念间的关联,不同的RCCM护理知识概念要采用交叉连接(4)。(4)概念间标注包括属于、引起、举例等连接词。具体见图1。

1.2.2 教学过程 (1)将护生分批次分组,每组4名同学,选1名小组长,统筹安排小组成员的学习和工作。(2)确定主题。每周三组织集体授课,课前3 d告知护生即将学习的主题,护生据此收集资料,自行绘制概念图。(3)课堂合作构图。护生针对主题各抒己见,阐述观点及依据,组长汇总,注意将不同概念用不同颜色表示,合理排列连接词,确定病例难点、重点。(4)成果展示,每组护生绘制完毕,派代表上台展示讲解,其他护生和带教老师可提出自己疑问,最后授课教师给予评价反馈和补充,绘制出完整概念图。

图1 概念图的结构模式图

1.2.3 案例教学实例的选择与设计 依据RCCM教学目标和计划,拓展概念图中的具体实例步骤,收集能体现RCCM的特色护理内容,制定可借鉴的案例主题,案例包括气管切开处敷料更换;留置针穿刺技术;吸痰技术;无创或有创呼吸机参数读取、佩戴及日常维护;血气分析结果判读;中心静脉导管的日常维护;氧气安全装置;注射操作;雾化吸入等。护士长、教学秘书及授课老师组成教研小组,从案例教学主题设计、流程安排等,确定教学思路,授课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1.2.4 案例教学的实施步骤 选定案例主题后,护生提前寻找相关学习资料,弄清楚该案例的临床表现、护理要点及护理操作程序,并可在微信交流群中讨论;护生操作前先随机抽取案例,护生按照案例情景操作,然后,带教老师对护生案例训练情况、护理操作中优缺点、急需解决与改进的问题等进行总结,留课堂作业,3 d内交回,待科室实习结束时对讲授内容进行笔试及操作技能考核。

1.3 观察指标

(1)培训1个月后,评价两组护生出科考核成绩,分为平时(总分20分)、笔试(总分40分)及操作成绩(总分40分)三部分,满分100分,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满分10分)、平时作业(满分10分);笔试成绩包含患者沟通能力(满分10分)、RCCM护理知识点(满分20分),RCCM护理书写规范(满分10分);操作成绩包括急救技能(满分10分)、接诊技能(满分10分)、床边操作(满分20分)。(2)采用批判性思维能力(CTDI-CV)测量表[6],培训1个月后,评估两组护生的CTDI-CV能力,该量表包括7个条目,采用Likert 6级计分,评分越高表示其批判性思维能力较强。CTDI-CV量表总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89,效标效度r=0.44,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间隔重测信度为0.8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护生出科笔试及操作考试成绩比较

观察组护生沟通、床边实践、护理记录书写、急救技能、接诊技能、知识点考核、笔试总成绩及操作总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生出科笔试及操作考试成绩比较(分,

2.2 两组护生出科批判性思维能力比较

培训后1个月,观察组护生CTDI-CV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生出科批判性思维能力比较(分,

3 讨 论

RCCM实习对护生是巨大的挑战,有的甚至产生畏惧和迷茫。传统跟班式带教模式,护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什么情况就学习什么,对未见病例或更专业、更复杂的护理操作容易产生技能缺失,且传统“填鸭式”教学很难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CBL是“以护生为中心”的主动参与性教学,以主题实例进行教学,鼓励护生课前预习与案例相关理论知识,激发护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护生操作前先随机抽取案例,引导其对案例的分析以及启发,提高其分析问题能力。护生按照案例培训情景操作,培训结束后带教老师点评指正,从理论到实践,强化护生对案例相关理论知识及临床技能的掌握和融会贯通[7]。在每3 d的课堂小结中,重点详细讲解案例知识,提高护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带教老师借助概念图将自己的教学内容以图示展现出来,可将RCCM科室繁琐的教学内容简单、直观、系统地呈现给护生,护生能清晰地发现RCCM护理操作知识点的关联,即有利于帮助带教老师组织教学内容,又能让护生通过概念图学习,主动查阅收集资料,自行组织及制作概念构图,构建RCCM护理知识体系。本研究观察组沟通、床边实践、护理记录书写、急救、接诊、知识点考核、笔试总成绩高及操作总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充分论证了CBL联合概念图培训方法能明显提高护生对RCCM学科的专科理论知识水平、操作技能。

批判性思维(CTDI-CV)是一种思维技巧,具有抽象以及强概念特性。在实践中,CTDI-CV注重思考以及解决问题、正确快速地做出决策及反思能力。实践表明,护生处理临床具体问题不及时、不到位的原因,主要在于未将所学知识关联,未形成系统知识结构,只有确保护生掌握对RCCM科室所学知识的关联性,才能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更好的运用所学知识。有研究[8]表明,护生采取概念图的学习方式能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实现整体记忆,同时也促进其思维发展。本研究观察组采用概念图带教方式,强调护生分析理解的过程,绘制过程要求护生仔细查阅资料,对资料分类整理,用不同颜色或形状图形圈住,找出层次关系,系统地呈现该病例,注重正确建立概念间连接和关系,解释概念间关系,形成有意义连接,有助于CTDI-CV及护理决策能力培养。案例教学本质是通过实际情境描述,在这个案例情境中,包含一个或者是多个疑难问题及解决策略,护生在面对护理案例时,需整合自身所学理论知识,切合临床实际,做出正确分析判断与选择。通过案例呈现特定情境,护生摆脱了机械执行临床医嘱、缺乏思考局面,提高了自身独判能力。

综上所述,CBL联合概念图培训方法能明显提高护生对RCCM学科的专科理论知识水平、操作技能,加强了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且新的培训模式激发了护生学习的兴趣,得到了护生广泛认可,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总成绩笔试概念图
概念图在小学高年级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疫情下的笔试
全国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举重锦标赛顺利举行
关于校招笔试的5个问题
2016年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考试招聘人员笔试工作完成
谢文骏与刘翔110m栏分段成绩与总成绩的灰色关联度对比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概念图
飞镖比赛
概念图策略在生物复习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