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释放平台经济新优势的启示与建议

2021-01-07 02:49黄美丽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21年6期
关键词:诸暨市小镇特色

□ 黄美丽

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重要结合点,促进城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自2015 年浙江省发布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以来,诸暨市一直将特色小镇建设作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做强产业聚合、提速城镇化建设、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十四五”时期,如何最大化释放特色小镇的“高能级产业平台”作用,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产城融合深度化,是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诸暨市特色小镇当前困境

诸暨市目前有共3 个省级特色小镇,均为主导产业鲜明的乡镇为依托发展而来,产业特色、集聚与转型都较为成熟,但受限于小城镇能级,与杭州拱墅区特色小镇相比仍有一定差距,2020 年全市特色小镇税收贡献7.14 亿元,仅占杭州市拱墅区的22.12%。

(一)运营机制有待进一步提升

目前诸暨提到特色小镇,其实还停留在行政区划上的称谓,并不是产业发展平台的概念。因为从建设路径上看,确实属于“先拿牌子、政府投资、招商引资”,这导致“特色小镇”与“行政镇”几乎没有区别。目前,诸暨市三个特色小镇的建设和管理主体都是属地镇街,具体工作一般由工业线或城建线负责落实。虽有市政府高度重视、镇街全力以赴,但从机制上看,还未形成“专门推进、专人负责、专业运营”,无法有效发挥合力作用,集聚有利资源要素推动特色小镇往更高的产业平台能级提升。

(二)产业集聚仍有待进一步强化

诸暨市特色小镇主导产业明确、产业基础扎实,但是距离特色小镇2.0 版“产业更特、创新更强”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诸暨市特色小镇都是从原块状经济转化而来,因此范围内的龙头企业多为本地企业,但几个特色小镇都仍旧存在为了完成指标考核任务而盲目招商的现象,从而使得难以打造产业集群。2020年3 个特色小镇在建项目41 个,占所属镇投资项目数的69.3%,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3.2 亿元,其中特色产业投资52.4 亿元,占比仅63.0%,而杭州市拱墅区特色产业投资占比达到近8 成。因此,整体提升小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竞争力,仍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

(三)创新整合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诸暨市特色小镇近年来强化创新驱动,智慧引领,但创新整合的步伐仍有一定滞缓。当前特色小镇在科技支撑、创新驱动、数字引领上的方式相对欠缺,企业主体创新能力亟待增强,数字经济、互联网+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环节、各层面还不够充分。同时由于地域及企业规模的限制,难以留住高层次人才,特别是研发型、设计型、电商型人才等,2020 年在小镇缴纳社保的“国千人才”和“省千人才”仅1 人和4人,仅一个小镇拥有“国千人才”。在特色小镇的创建上思维略有固化,仍然受限于特色小镇应有的“固定动作”,区块联动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杭州市拱墅区特色小镇成效

近年来,杭州市拱墅区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理念,以特色小镇为抓手,通过聚焦核心产业打造和产业生态完善,开展产业平台建设专项行动。目前,该区十大产业平台中已有4 个省级特色小镇。2020 年,该区十大产业平台税收贡献45.32 亿元,比上年增长0.5%。其中,4 个省级特色小镇税收贡献32.28 亿元,占比为71.2%。

(一)改革创新体制机制

一是改革运营管新机制。成立全区产业平台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设立“区平台办”,全区抽调专业人才和招聘“双一流”人才实体化运作。由副区长“挂帅”各特色小镇镇长,统筹推进小镇开发建设。为小镇量身配备运营团队,成立独立管委会,专人专职负责落实工作。

二是创新土地开发新模式。一方面,在2019 年投入近200 亿元,放弃近300 亿元宅地短期收益,在全省率先实践大规模创新型产业用地开发模式,积极打造以数字经济产业为核心的智慧网谷小镇。另一方面,改革留用地开发模式,出台《拱墅区村级10%留用地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实施事前产业论证,统一推进留用地开发建设。

三是善用外部智囊新动力。发挥外部智力支持作用,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等专业服务机构,对小镇营收、税收、投资、特色产业占比等各项经济指标以及重点项目、科技、人才、数字化、产业生态等工作进行全面评估,为小镇发展定位、未来规划等作出更明确指引。

(二)精准定位主导产业

一是高起点做优顶层设计。全区层面编制“产业平台三年行动计划、产业链分析报告、产业地图、特色小镇行业竞争力分析”等;小镇层面邀请国内顶尖专业团队,高质量、高标准、针对性地谋划小镇发展。

二是高质量推进产业招商。锁定重点招商领域,将产业链精准招商与地块、楼宇招商相匹配,借助服务机构等外力作用,重点招引对产业链形成具有关键作用的龙头企业与领军核心人才。同时,制定小镇禁止类、鼓励类、发展类细分产业导向目录,引导小镇核心产业高度集聚。

(三)充分集聚创新发展要素

一是强化科技人才创新聚能环。打造全市首个国际人才创业创新园(拱墅园区),引进德中卫生组织华东区总部、中德生物基新材料研发中心等20 余个海外“高精尖”创业创新项目。

二是落实创新扶持政策组合拳。出台全区层面产业平台财政扶持政策,加大对平台主管单位、专业运营机构的补助和平台内企业的扶持,对重大项目扶持政策“一事一议”。积极构建“大树、小巨人、新一轮科技创新、招商新政、企业上市凤凰计划、618 人才新政”+“企业服务包、企业服务办、企业服务专员”的“6+3”产业扶持政策体系。

|启示及工作建议

(一)改革建设开发模式

一是健全机制,助推小镇工作开展。建议进一步优化机构设置,成立特色小镇管委会,配强领导和专职管理人员,组建综合部、招商部、项目部等职能部门,承担产业规划、工程建设、项目招商、企业服务等职能,具体开展小镇创建各项工作。二是创新机制,探索多元运营模式。建议在小镇建设过程中逐渐弱化政府行政职能,强化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实行由专业投资主体承担小镇开发建设、投资运营、服务管理,政府则将重心放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完善上,同时支持开发主体以控股、参股、PPP 等方式组建集团公司,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小镇建设,与管委会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

(二)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一要注重规划引领。小镇建设要以规划为引领,确定小镇产业发展方向、升级思路,编制 “2.0 版本”实施纲要,谋划小镇作为产业平台的实施路径和图谱,构建囊括土地出让、项目建设、招商引智等特色小镇全产业链周期体系。进而为加快投资项目建设提供有效指引。二要注重招大引优。要瞄准重点招商领域,锁定意向头部企业,吸引更多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企业和人才进入到特色小镇的建设和经营中。同时,在产业筛选、合作模式,甚至是建筑布局等方面,都要注重“特色”定位。三要注重“创新”保障。特色小镇建设受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较为严重,应拓宽思路,结合小镇功能定位、空间格局和工业用地实际,积极探索“标准地”改革在特色小镇产城融合中的创新实践,尝试打造用地供地新模式,破解土地要素制约难题。

(三)突破“小镇”固有思路

拱墅特色小镇为诸暨市特色小镇下一步发展走向提供了一些新思路。一是无中生有,并非不行。诸暨市特色小镇都是块状经济转化而来,且都属于传统产业,受限于产业本身,发展的空间和优势还是具有局限性。可借鉴拱墅经验,改变“乡镇建小镇”的传统路径,抓住数字经济、数智安防等新业态新机遇,借特色小镇之势打造产业新平台,值得进一步思考和研究。二是报团取暖,并非不可。特色小镇发展要有前瞻性,创建既不是只“给牌子”,也不是一直“戴帽子”,它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将区域产业平台推向更高层次。诸暨市已有省级高新区,且与珍珠小镇同处诸北区域;袜艺小镇与开发区管辖区域临近,如果将这些平台优势串联、有效互补,就能形成更大范围、更高质量的产业集聚,这对释放平台新活力、打造经济新优势有极大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诸暨市小镇特色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特色种植促增收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诸暨市学勉中学
诸暨市浣江小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