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楼民居的典范—承启楼

2021-01-11 08:45徐艳文
建筑 2020年24期
关键词:外环底层雕刻

文 / 徐艳文

承启楼又名“天助楼”,坐落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高头乡高北村西北部,据传是本地江姓第十八世祖集成带领4 子、20 孙、72 曾孙等上百人,从明崇祯年间破土奠基、至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竣工。历世3 代,阅时半个世纪,其规模巨大,造型奇特,古色古香,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有一首民谣对承启楼作了极为形象的概括:“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

1 永定土楼群

来到承启楼前,只见正面大门经过粉刷装饰,楼名镌刻在门楣上,门旁的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孙谋读与耕”,阐述了楼名的蕴涵。仔细看土色土香的楼墙,颜色橙黄,从下往上收。据说全用当地黏土调泥混沙,拌入糯米汤、红糖、蛋清,经搅拌、发酵后夯筑、拍打而成。墙体中还放置架设有竹筋,坚韧无比,不但子弹难以穿透,即使炮轰也不易垮塌,而且还能防火、防震、防盗。虽历经几百年风吹雨打,墙体出现了裂痕斑驳,依旧显得十分稳重、结实、粗犷、朴素。

承启楼由四圈同心环形建筑组合而成,两面坡瓦屋顶,穿斗、抬梁混合式木构架,内部通廊式。外高内低,逐环递减,环环相扣,错落有致,从高处往下看十分壮观。

第一环为外环,即主楼,以木质柱、檐、梁、板、棂、梯、廊架设。直径72 米,高14 米,垂檐滴水3 米;分为四层,底层墙厚1.5 米,顶层墙厚0.9 米;底层和二层不开窗,底层为厨房、浴室、厕所,二层为粮仓,三、四层为卧室。每层67 开间(含门厅、楼梯间)。除外墙和门厅、楼梯间的墙体以生土夯筑外,厨房、卧室的隔墙均以土坯砖砌成。底层内通廊宽1.65 米。二层以上挑梁向圆心延伸一米左右,构筑略低于栏杆的屋檐,屋檐下用杉木板按房间数分隔成一个个小型储藏室;屋檐以青瓦盖面,上面可晾晒农作物。东、西面各有2 道楼梯。正面、南面开有大门,均为石料门框,东西两侧开有侧门。

第二环高两层,每层40 间,砖木结构,楼上为卧室,楼下为客厅或膳厅。除正面和东、西两侧各以一个开间作为通道外,其余各间与前向的小庭院、青砖隔墙围合成小院落;每个院落各开一门,与三环后侧的内通廊相通。院落后侧即外环底层的厨房、膳厅对面,是用青砖建成的浴室、卫生间、杂物间,高约1.8 米。

第三环为单层,也是砖木结构,共20 间。旧时楼主一方面崇文重教,另一方面又不让女孩到楼外读书,于是在楼内的这个地方办起了男女私塾。

第四环为单层,比第三环稍低,是祖堂大厅,也是全楼的议事厅,更是承启楼的核心,占地面积33.83 平方米。后向的厅堂与正面两侧的弧形回廊围合成单层圆形屋,中为天井。祖堂大厅为歇山顶,雕梁画栋,装饰和收藏着不少精美书画、题匾、雕刻。令人感慨的是堂柱上镌刻的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必太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宜重法人伦”“天地人三盘,奥妙无穷;助人间为乐,造福万年”,足见楼主立家为人的理念和对子孙后代的教育。其正面对着大楼正门,厅堂东西两侧各设一小门与全楼东西走向的通道及外环东西两面的边门相连。

据统计,承启楼占地面积5376 平方米。全楼外高内低,形成逐环递减格局。总计365 个房间,1 个大厅,2 个弧形廊厅,2 个厢房,2 口水井,1 个大门,3 个中门,3 个门厅,8个侧门,8 个廊道,8 个巷道门,楼梯总长百余米,木廊道约650 米,巷道300 多米。

2 承启楼外部

3 承启楼全景

承启楼内部

承启楼的环与环之间以河卵石砌成的天井相隔,又以石砌廊道或小道相连。中轴线上和东西两侧的二、三环各有4个开间作为豁口;设有主通道,外环3 个门均可直通主厅,其他方向亦有多条通道,但宽仅1 米左右,必须沿着屋檐的走廊并经过主通道才能到达每一环或楼门、边门。因此有许多人形容承启楼为迷宫,进去容易出来难。第二环与第三环之间的东面和西南面的天井中各有一口水井,俗称阴阳井,分别代表阴阳,其大小、深浅、水温各不相同。

承启楼的平面布局也很有讲究,它按《易经》中的八卦进行分布,与《易经》先天六十四卦图的太极、两仪、三元、四象、八卦、六十四卦相呼应。外环卦与卦之间的分界线最为明显,底层的内通廊以开有拱门的青砖墙相隔。楼外为石砌门坪。楼后为2 级石砌护坎,高5 米,护坎平台是东西走向的村道。学堂坐落在楼后东北面,与楼外环相距约20 米,呈长方形,土木结构,占地约300 平方米。

每逢重大节日,祖堂大厅摆设巨型围屏供人欣赏。围屏是清代官员、士绅及族人近两百人祝贺江集成次子建镛71 岁寿辰时的贺礼,由12 块组成,每块高2.72 米,中间8 块每块宽0.46 米,两边各2 块,每块宽0.47 米,精雕细刻,金碧辉煌。所雕人物栩栩如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屏正面下半部分的“二十四孝图”。“二十四孝图”取材于古代孝子的故事,工笔细腻、形态逼真、图文并茂、寓意深刻。围屏正面中间部分雕刻的是唐代著名人物郭子仪拜寿图,上下雕刻24 生肖图,左右雕刻四季图,背面雕刻清朝六部官员及楼主亲戚的祝寿词,内容包括颂词和警语。此外,围屏上还雕刻有许多珍禽异兽。对于楼主来说,这组围屏在重大节庆时反复向族人展示,既是让大家欣赏艺术珍品,又是对族人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方式。

承启楼作为福建龙岩境内环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客家圆形土楼,素有“圆楼王”之称。鼎盛时期居住800余人,2008 年仍居住近200 人,都是江氏族人,可称家族之城。当地流传着一个“姑嫂夸楼”的故事,说是两个年轻的女子有一次在宴席上同桌,相互夸耀自己居住土楼的规模。一个说:“我的楼有四圈,高四层,上上下下四百多间,你说我的楼大不大?”另一个说:“我的楼像座城,居住三年认不全整个楼的人,你说我住的楼大还是你的楼大?”待到问清楼名后,在场的人哈哈大笑起来。原来她俩都居住在承启楼,按辈分还是姑嫂,只不过一个住在楼东,一个住在楼西,两个人居然互不相识。从大楼落成至清朝末年,先后有40 多人考中进士、举人、贡生,民国迄今,共出高级知识分子80 余人,其中一户人家出了10 个博士。

1981 年,承启楼被国家文物管理局编入《中国名胜词典》,并列入《世界建筑史》。1986 年,邮电部发行了一套“中国民居”邮票,其中“福建民居”采用的就是承启楼的图形,这枚邮票被日本评为当年世界民居最佳邮票。台湾桃园的“小人国”和深圳的“锦绣中华”均有承启楼模型,供游人观赏。2001 年6 月,承启楼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 年7 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外环底层雕刻
航天企业提升采购能力的底层逻辑
潘王路南延南外环道路绿化工程设计
深圳外环高速公路通车
巩膜外环扎术治疗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On art
建设
雕刻树叶
雕刻时光
回到现实底层与悲悯情怀
中国底层电影研究探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