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大纪念活动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01-16 09:15
关键词:纪念活动历史政治

位 杰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国家重大纪念活动作为一种内涵丰富的政治仪式和象征,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1]特别是近几年,我国举行了一系列重大纪念活动,如2017年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20周年,2018年庆祝马克思诞辰10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2019年庆祝五四运动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并且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对此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庆祝新中国70周年系列活动极大振奋和凝聚了党心民心,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活动增强了将改革进行到底的信心[2]。由此从实效层面高度肯定了重大纪念活动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国家重大纪念活动中,大学生成为最为广泛而活跃的参与群体,高校将国家重大纪念活动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校要充分利用我国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组织开展主题教育[3]。因此,高校应该找准国家重大纪念活动的育人功能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契合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整合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构筑思政育人共同体。

一、国家重大纪念活动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国家重大纪念活动是由党和政府主导,为了纪念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而举办的集体性活动,一般以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和重要历史人物诞辰或逝世的整十周年为时间节点。它通过特定的文化符号、标识和口号在短时间内构筑一个精神上的场域,具有整合思想、强化意识、规范行为的多维效用,使置身其中的个体受到猛烈的、集中式的精神洗礼,包含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此外,通过重现重大历史事件,追忆重要历史人物,进而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所蕴含的精神价值不断体悟、挖掘和构建,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长效补给。鉴于此,国家重大纪念活动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的统一,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新人目标的实现。

第一,国家重大纪念活动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统一。将纪念活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不仅通过旗帜鲜明、直接外显的教学课堂和主题教育活动,使高校学生接受思想教育,还通过营造思想政治教育高位推进的强大气场,间接内隐的实践活动,使高校学生在潜意识中接受思想教育。在此过程中,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角色并不明晰,加之教育过程的趣味性,教育资源的广泛性,教育策略的隐蔽性,从而使学生的受教状态更为专注和自然。这种既坚持旗帜鲜明的立场,又注重润物无声的效果的方式,实现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统一。

第二,国家重大纪念活动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的统一。纪念活动是纪念内容的外化,这种外化以纪念活动的各种形式呈现出来。当前高等院校活动的象征性和仪式化的内容在减少,而活动形式的选择更为丰富多样:演讲比赛、学术沙龙、文艺汇演、先进人物评选、先进事迹报告会以及网络话题讨论等具体活动形式,使得原本抽象的信仰、价值、情感和精神变得可视、可闻、可触摸。相比空洞的说教,学生在组织和参与纪念活动中将教育内容转化为感性的、现实的存在,从而打破思想政治理论走不出课堂,走不向实践,走不进内心的局面,推动教育更为高效和有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第三,国家重大纪念活动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统一。纪念活动作为一项活动,以组织者和参与者为基本构成,而纪念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包含了教育主体和客体。在高校组织的系列纪念活动中,组织者和参与者往往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组织者通过组织活动使参与者受教育,并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同时进行自我教育,且某项活动的组织者可能在另一项活动中是参与者。在此情形下,教育主体和客体角色定位的不确定性使得主客体进行灵活的双向互动,教育主体被教育,而教育客体也会转化为教育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同样被教育,实现了教育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二、国家重大纪念活动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用

当代大学生成长于剧烈的社会转型转轨期,互联网高速发展期,各种社会思潮敏感繁杂,多元价值观涌现碰撞,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加剧。面对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严峻风险和挑战,高校以国家重大纪念活动为契机构筑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场域,从而使大学生跳出狭隘的个人主义,产生抵制多元思潮侵蚀的抗体,强化集体意识,增强价值认同,坚定道路自信。

(一)认清“我是谁”:强化大学生的集体意识

国家重大纪念活动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通过认清“我是谁”的身份定位,获得自我身份认同和归属感,即培养和强化集体意识。集体意识的培养需要集体记忆的强化,正如安东尼·D·史密斯所说,对于集体文化的认同来说,共享的记忆和共同的命运感一样,对生存非常重要[4]。集体记忆的唤醒需要“场所”,这个“记忆场所”的载体是多元化的,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是人们的个体记忆因同一时代的洗礼而变成集体记忆遗产中的标志性元素和符号。国家重大纪念活动作为一种公众集体共享往事的仪式化过程,能够重塑和再现记忆遗产中标志性元素和符号,本质上是对集体记忆的倒带回放,引起集体性的情感共鸣,继而加深对集体的情感认同,厚植爱国情怀。哈布瓦河认为,集体记忆填充和维持这欢腾时期和日常生活之间明显的空白,并且以典礼性和仪式性的形式出现,从而使之保持鲜活[5]。国家纪念庆典活动成为传承记忆,追忆历史的重要抓手。如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中,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群众游行活动立足70年的历史坐标,以新中国70年间的年代为线性逻辑展开,构建了一个宏大的历史场景,在这个场景下个体与集体产生共情,唤起大时代背景下每个个体的集体记忆,使集体记忆与个人记忆交织互融,将碎片化的个人记忆升华为集体记忆,引起个体对集体极大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各大高校通过举办各种纪念活动,使大学生广泛参与到这场集体性的仪式中,校园里涌动着一股爱国主义思潮,这种爱国主义是利用影像、音乐、文字、标识、人物典型事迹等元素和符号在潜移默化中唤醒和加深集体记忆,进而增强历史记忆的深度和广度。

(二)找寻“心往何处去”:增强大学生的价值认同

国家重大纪念活动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找寻“心往何处去”,增强价值认同,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一种价值观念很难以生涩枯燥的说教形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甚至传统灌输式的传输方式反而会适得其反。相比社会其他群体,大学生思想更为独立和活跃,传统方式固定、渠道单一的课堂模式已经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加之,高校学生的传统价值观深受社会转型的影响而不断被消解,其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嬗变。国家重大纪念活动作为一种内涵丰富的象征性活动,其主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通过重现重大历史事件和追忆重要人物事迹,传达上层建筑的核心价值,并将核心价值观转换成学生乐于接受的文化元素,从而贴近学生情趣、切入学生内心,使学生内化吸收并升华为自觉的信念和行动。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第十八条指出,发挥重要节庆日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独特优势[6]。如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活动中,表彰了11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员,在新中国70周年纪念活动中,突出礼敬先驱先烈和共和国建设者,表彰对国家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人,授予了42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这些受表彰者是新时代的价值量尺和标杆,是引领新时代大学生树立价值观的风向标。此外,各大高校通过举办各种纪念活动,构筑了具有特殊教育意义和独特教育内涵的情境氛围,以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短期内高密度持续性地传播,形成一种强大的“感染域”与“情绪场”,使身处其中的大学生经历思想上的冲击,这种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深刻的情感共鸣能够转化为价值认同,个人情感拥有了价值,信仰有了归宿,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认知得以内化。

(三)明确“路往哪里走”:坚定大学生的道路自信

国家重大纪念活动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明确“路往哪里走”,坚定道路自信,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在信息膨胀的互联网时代,西方国家妄图利用互联网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渗透,加之当代大学生价值诉求和社会供给的矛盾冲突加剧,一些大学生对中国道路的认知表现为非理性,偏离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历史事件虚无化,对历史人物丑化。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一些大学生对中国道路的认识还存在着偏见,缺乏道路认同和自信。国家重大纪念活动有助于展示国家形象,强化人们对党情国情的深度认识,引导人们在重温党史国史中形成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正确认知,感受中国道路的优秀红色基因,使得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和民族观,并将自己的理想同国家的前途相结合,将自己的命运同民族的命运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7]。如在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中,高校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观看历史影像、进行历史讲座和专题报告会等形式,重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征程,使高校学生在置身历史情景中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和思考,引导大学生从纵向对比中认识中国制度的优越性和先进性,坚定道路自信的自觉性。

三、国家重大纪念活动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近、因势而新[8]。我国高校以国家重大纪念活动为契机开展思政政治教育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仍重视程度不够,且融入不充分、不规范,没有形成常态化的耦合机制,难以发挥重大纪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和功能,仍存在巨大创新空间。因此,高校应该创新国家重大纪念活动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从内容、形式和实践三重维度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走深、走心、走实。

(一)内容维度:凝练内涵、突出主题,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走深

国家重大纪念活动主题的广泛性引致其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丰富性,为此,高校应该深入挖掘各项纪念活动的教育价值,深度凝练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所蕴含的思想内涵,突出纪念活动的主题,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将重大纪念活动的感染力向纵深发展,以此深化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充分发挥纪念活动的政治导向和育人功能,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走深。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提炼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其中有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值得铭记,如五四运动、中共建党、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港澳回归等等,许多重要历史人物值得缅怀,如卡尔·马克思、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这些事件和人物犹如一个个历史记忆的焦点,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奋斗征程中的精神资源聚焦其中,并且通过一次次纪念活动使其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得以升华。高校应该充分利用人文学术平台将这些历史焦点资源进行梳理和整合,举办相关领域的学术研讨会和报告会,加强学术理论探讨,推动相关文本研究,追溯历史的渊源,赓续价值谱系,提高历史焦点的深度聚焦能力,不断挖掘国家重大纪念活动所蕴含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价值,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

高校应该加强组织学生对国家重大纪念活动中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的学习和研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在每次国家重大纪念活动中都要发表重要讲话,如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纪念活动上习近平总书记都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些重要讲话根据时代要求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意义、地位做出评价,如在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地位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9]。对重要历史人物的思想、精神和优秀品质进行概括总结,如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的一生、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生动的评述[10]。这些讲话将历史解释和时代价值相结合,与时俱进,统一思想认识,应动员和号召群众进行学习,同时也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理论视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细心留意讲话中的新表述,深入领会讲话中的新思想,敏锐捕捉讲话中的新内涵,精准识别讲话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加强讲话内容的理论解读,为讲话内容提供理论支撑,推动讲话内容和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同时要举办学习和研读重要讲话的相关活动,并将讲话内容的简短“金句”做成条幅悬挂校园内,在校园里形成学习讲话、议论讲话、践行讲话的浓厚氛围,从而将讲话内容内化于心。

(二)形式维度:遵循规律,创新形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走心

以国家重大纪念活动为契机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在纪念对象和纪念主体之间的信息互动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形式决定是否能够有效达成育人目的。高校应该科学理性地从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出发,加强对各类纪念活动性质和内容研判,具有针对性的创设教育形式,增强仪式感、参与感和现代感,将育人内容渗透于各项活动形式之中,构筑具有感染力和同化力的育人场域,增强育人情境的共情性,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走心。

不同的纪念主体有不同的活动形式,高校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创新形式。纪念的内容虽然是过去的, 但纪念的主体却是现实的,尤其是青年大学生正处于思想波动期,有其特有的心理特点和价值诉求,价值观尚未定型,易于塑造。鉴于此,高校应该以学生的群体心理特征和切身价值诉求为着力点,根据以往活动经验,聚焦高校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特点、行为习惯,充分调动高校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推演活动的可行性,预判活动的实施效果,具体活动形式要注重多元化、立体化、系列化、以便充分发挥纪念活动的教育功能。善于运用音乐、影像、文字、网络等方式丰富完善教育表达形式,根据教育对象灵活选择表达载体,充分发挥载体形式的传导功能,使活动形式乐于接受、易于吸收、便于参与,更契合高校学生的集体心理诉求,从而增强教育的趣味性和感染力,如在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活动中,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排练了话剧《五四青年周恩来》,在新中国70周年纪念活动中,一些高校举办了“我和我的祖国”微视频制作大赛、“写给祖国的三行情书”主题教育活动、“我和祖国共成长”大赛等活动。

不同的纪念主题有不同的活动形式,高校应该以主题为抓手创新形式。尽管纪念活动形式纷繁多样,但不同的纪念主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和营造的活动氛围具有差异性,为此,高校应该准确把握各类纪念事件的性质,深挖各类纪念活动的内涵,为各项纪念活动量身定做各种形式,并根据活动主题奠定匹配的情感基调,营造合适的活动氛围,如在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的主基调应以欢庆为主,突出举国欢庆的节日氛围,如文艺汇演、歌唱比赛等,活动的形式相对轻松灵活。而纪念南京大屠杀80周年、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纪念活动应该营造一种沉重的情境,如参观烈士陵园、集体默哀等,活动形式理应庄严肃穆,体现对历史的敬畏感,使高校学生勿忘历史,始终保持对历史的警醒状态。

(三)实践维度:加强引导,追求实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走实

无论是内容的设置还是形式的创新都需要高校的重视和引导,避免纪念活动流于形式,浮于表面;避免为活动而活动、为纪念而纪念;避免学校大包大揽主导,学生消极被动参与。高校应该建立国家重大纪念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协同体系,推动国家重大纪念活动融入思政课堂的常规化运作,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的合力,打造“一体化”的高校思政育人共同体,构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个要素的微循环,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个环节的引导,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走实。

高校应该加强对纪念活动的引导和规范,重点推动建立长效和常规机制,提升创设各项纪念活动能力,把政治任务落实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将国家重大纪念活动纳入高校思政育人共同体。高校在部署学期工作会议时可以将重大纪念活动纳入工作日程表,设立专门的纪念活动筹备小组,形成以各级团委为中心的“学校-学院-系部”三级联动的活动组织体系,积极动员高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全员参与,针对各项纪念活动的主题,根据现有的动员和组织能力,统筹设计,科学合理策划每一次纪念活动,并且给予经费、场地、人员上的支持,在活动组织中发挥好“引导员”和“后勤员”的角色。此外,高校应加强对各类社团组织及其活动的管理,对纪念活动的各项实施方案严格把关,注重纪念活动的政治性和思想性,鼓励举办弘扬主旋律的纪念活动,彰显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高校应该以思想政治理论课这种传统渠道为核心路径,将重大纪念活动的育人内容融入教学课堂,利用思政课将重大纪念活动的育人功能优化和强化,形成纪念活动和思政课堂的良性耦合,不断增强思政课的丰富性、时效性和针对性,搭建一个以纪念活动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多维教学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1]。所以思政课教师应该在课下做好“功课”,在课上有针对性地对各种纪念活动的相关历史事件进行深入解读,并将之与高校思政课教材内容深度融合,用热点吸引学生,用理论诚服学生。此外,思政课教师还要创新授课方式,利用多媒体营造课堂氛围,把价值观渗透到参与式、体验式的纪念活动中去,给予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评价的发言权,促使师生、生生在思想碰撞中树立正确价值观,构筑起师生、生生互动的空间,以参与式课堂取代灌输式课堂,增强教学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教学课堂贯穿新思想,教学内容符合新要求,教学氛围焕发新气象。

四、结语

国家重大纪念活动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契机,高校应该把握住这一凝心聚力、统一思想的机会,积极作为,主动参与,通过建立健全国家重大纪念活动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机制,紧扣育人目标,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创新性和参与性。

猜你喜欢
纪念活动历史政治
黑龙江线上线下融合开展十四项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奥斯威辛为何在大屠杀纪念活动中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我也来两圈
50岁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