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探析

2021-03-17 22:09张品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32期
关键词:传统语文文化

张品

摘 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渗透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弘扬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升人文素养,增强语文教学的效果,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去改正品质道德观念,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念,对于学生自身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力。基于以上所讲,我们开展了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方法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32.026

随着社会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有关部门对于人才的培养提出适合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教师的职能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是要注重人才的全方位提升。如果一个国家或是一个民族想要孕育出一个高质量的全面型人才,就需要立足于传统文化,深化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比重,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和提升素养。此外,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其深远性和文化特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其对语文课堂的兴趣。

一、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的文化基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更多新奇的教学形式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小学语文试着打破了传统模式下的语文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了更多传统文化内容,包含大量的中国古典诗文等中华民族千年传统文化精髓。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可以打开传统文化这一包罗万象的知识宝库,将人文、历史、地理、科学、哲学等各方面内容渗透于语文知识中。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推敲、循迹,让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有一个深度的理解,也养成了良好的文化元素。让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时,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传承民族文化优点,培养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比较深厚,传统文化积累沉淀下来的精髓是宝贵的精神财富。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在丰富传统文化传播的同时,各种不同的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如果学生们没有对传统文化有一个很好的理解,那么有可能会对接下来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扰。教育的本质在于改善受教育群体的思想意识、完善受教育群体的认知体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当前教育事业所要承载的重要职责。让学生从小就能学习一些文化、感受传统文化带来的深刻含义,认识到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伟大,在潜移默化中对传统文化产生敬畏,用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武装自己,树立强烈的爱国之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慢慢稳固民族自信。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尝试文化传承的亮点

经调研发现,在语文教学中传承文化对教学和学生的成长具有明显的辅助作用。比如,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教师更加关注表象性的内容,带领学生研究每篇课文里面所出现的重点字词,帮助学生解决语文学科问题。这种教学模式趋于表象化,学生在课堂学习时感触较少,学习劲头较弱。而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时强调某些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则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科的内容,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能够接触到形色各异的文化。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契合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探究心理。其次,我国的传统文化是由我国人民在时代发展中不断传承下来的,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对于现代学生而言,他们会被自己从未接触过的内容吸引,保持更加集中的学习姿态。同时,学生在不断接触文化的过程中,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到优质传统文化对我国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增强学生对文化的认同感,弘扬优质的民族文化。再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文化,还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深化学生的思想认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被这些名人身上的精神、意志、情感所打动,向其学习,借此启发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缺乏传统文化元素的原因分析

目前部分的小学语文课堂上缺乏对传统元素的挖掘,也没有将其融入小学课堂,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可从内部、外部进行解析。首先,从内部来看,部分小学生出现了学习传统文化内容“动力不足”的现象。据调查,目前少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保有偏差,认为传统文化是虚无的东西,与生活远离。同时,部分语文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时也出现了融入力度不够、融入方法缺少的现象。

其次,从外部来看,目前部分学校更加重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缺少了对语文“人文素养”培养的氛围,间接地阻碍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小学语文课堂。同时,社会上也会有一些因素影响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课堂,主要体现为社会对传统文化元素的重视程度不够,影响了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承与创新。

四、如何讲授传统文化课程

1.阅读传统文化作品,奠定传统文化底蕴

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单靠课堂学习很难达到传统文化学习和传承的预期目标,需要教师和家长积极拓展课外资源比如订阅古诗书籍、成语故事大全、古典名著以及文言文读物等,鼓励学生积极开展阅读活动,培养阅读习惯,让学生自主发现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知识。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的重要方法,而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是古代文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独到的见解和感悟,小学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古典故事和历史人物事迹,诵读经典、品味经典,让学生充分领略经典之美,感受作品中蕴含的一些文化内涵。

2.通过古诗词感受民族优秀文化

古诗词是中国民族优秀文化的核心元素,古诗词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指向,值得学生去仔细欣赏和咀嚼。小学的教材和课后读物中包含着大量脍炙人口的经典文篇,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其蕴含的思想,体会古诗词中沉淀的文化精华。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地拓展开放课文。如教师在讲授《伯牙绝弦》时,告诉学生:“假设你是子期,基于伯牙的琴声,你可以感觉到徐徐清风吗?你如何感叹?”教师能够使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思考,让学生代入课文的内容进行独特的领悟和理解,将学生代入生动的背景,明白知音的含义。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后,教师还可以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最懂你想法的人?”一部分学生会说自己的好朋友,也有一部分学生会陷入沉默。在收到学生的回答后,教师进行问题的总结,告诉学生朋友的真正含义,并鼓励他们积极与别人进行社交。

3.传统文化融入识字教学,增强学生的文字认同感

对于低龄学段的学生而言,识字的学习特别重要,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识字教学的内容,将传统文化元素有效地融入其中,以此逐步增强学生对文字的认同感。具体表现为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借助传统文化的书籍,将其制作成动画形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在引领学生识字、写字时,可以将笔顺和字的含义引入其中,以此引领学生结合顺口溜和故事进行识字、写字,以推动学生的学习,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入。

4.家校联合营造良好氛围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入心入脑,不能流于形式,学校和家庭都要加强重视,从基础教育抓起,内化小学生的日常言行。家庭和学校要形成合力,共同营造良好氛围,为传统文化的渗透创造条件。学校要努力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书香校园的青春氛围。这种美好的文化氛围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改变,教师应努力将传统文化的精华渗透到校园环境的建设中,例如可以在校园的走廊上挂上精美的国画和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如孔子、老子、荀子等,在教室的墙壁上或者板报的橱窗中悬挂精选的历代名家及家训中的名言警句,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这种文化的底蕴。家庭是學生人生开智的第一接触环境,也是“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榜样,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家长要注重通过日常生活的点滴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优良的餐桌礼仪和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的精神品质。

总之,教师不能只看重学生对语文基础文化知识的掌握,还要费心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可以从小接触我国的优质传统文化,了解文化的真正魅力,自主追寻富有人文价值的文化性内容,以此帮助学生建立更加完善的文化知识体系,促进我国优质文化的弘扬。

参考文献:

[1] 姬新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福建省商贸协会《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十三)》2021年。

[2] 张艳《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意义和途径》,《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年第12期。

3534501289535

猜你喜欢
传统语文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