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应用于大面积烧伤后期感染难愈性残余创面治疗的效果

2021-04-03 21:47范微微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4期
关键词:大面积表皮负压

范微微

大庆油田总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000

众所周知,皮肤属于人体最为主要的感受器,而不同类型的刺激则会导致患者皮肤出现不同程度上的损伤[1]。现代医学研究指出[2],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局部皮肤组织,通常会表现出一定的血液供应障碍,同时亦会表现出大量的组织坏死。就实际情况而言,常规的清创治疗方法,实际上很难有效实现对患者的治疗,这便使得大面积烧伤后期患者的残余创面感染,出现难以愈合的情况。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适时地引入封闭负压引流技术,便成为了患者如今治疗的一种可能[3]。基于此,此次实验将围绕着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应用于大面积烧伤后期感染难愈性残余创面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论述,具体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大面积烧伤后期感染难愈性残余创面患者80例开展实验,通过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2组,各40例。期间,参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43.89±3.71)岁;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患者年龄为18-70岁,平均年龄(44.11±3.23)岁;通过比对,两组患者之间的一般资料,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纳入标准:参与此次实验的患者均符合此次实验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患者与家属同意参与此次实验。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肝、肾脏器疾病者;合并有糖尿病等代谢类疾病者;存在有其他皮肤疾病的患者。本次实验经我院伦理委员会研究决定,准予实验。

1.2方法

1.2.1参照组 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清创治疗的方法,包括坏死组织、创面异物的清除等。

1.2.2观察组 不同于参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进行治疗。首先,医生需将坏死组织完全情急,之后根据患者创面的大小情况,应用适宜的VSD敷料。接着医生需要将VSD敷料贴于患者的创腔内,并使VSD敷料能够同创面完全贴合,最后在于患者创面之外的3cm的正常皮肤处进行引流操作。最后,需要完成皮肤消毒、边缘固定等操作,在引流达7-10天后,便可以取出VSD敷料。

1.3指标观察 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效果,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显效:患者表皮状况良好,生出大量肉芽组织,创面面积明显减少;有效:患者表皮覆盖状况良好,创面无分泌物,创面面积显著减少;无效:患者表皮覆盖情况差,创面存在有大量的分泌物,创面面积未见减少。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数据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95.00%,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77.50%,x2为5.165,P值为0.023。可见,观察组在对比上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在人体的生理解剖结构中,皮肤对于维系人体内环境稳定以及防止微生物的入侵上,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4]。但就实际情况来讲,皮肤的大面积烧伤,一般的时候会导致患者皮肤的完整性遭到一定的破坏。而在内外因素的交织影响下,患者则会出现严重的难愈性创面。现代医学研究表明[5],创面感染难愈的发生来源于多个方面。首先,大量炎性因子、蛋白水解酶等物质的综合作用,通常会导致患者出现局部炎症反应,这则会影响到表皮的恢复以及肉芽的生长[6]。其次,创面的血运障碍,则会对表皮细胞的增殖以及迁移等带来影响。正因如此,创面感染难愈的状况,一般的情况下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7]。对此,针对患者的这一情况,及时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便成为了保证治疗效果的重中之重[8]。临床实践表明,患者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能实现血运情况的改善,并能促进残余创面的愈合以及修复,继而保证临床治疗的效果[9]。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数据指标的对比上,明显优于参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见,在创面感染难愈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负压引流技术进行治疗,能够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

综上所述,在大面积烧伤后期感染难愈性残余创面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负压引流技术进行治疗,能够保证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大面积表皮负压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建筑表皮中超薄基材的应用分析
人也会“蜕皮”,周期为一个月
早早孕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探讨
一种手术负压管路脚踏负压控制开关的研制
表皮生长因子对HaCaT细胞miR-21/PCD4的表达研究
城市综合体表皮到表皮建筑的参数化设计
PDCA循环在大面积烧伤患者悬浮床使用中的应用
皮肤扩张预制皮在躯体大面积瘢痕治疗中的应用
扩张器在治疗烧伤后大面积疤痕性秃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