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高龄老年人抑郁与社区融合度的相关性

2021-04-13 07:19王君俏谢博钦复旦大学护理学院上海200032
护理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融合度老年人因素

韩 君,王君俏,王 悦,谢博钦复旦大学护理学院,上海200032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预计2015 年—2050 年世界老年人口的比例将从12%升至22%[1]。截至2018 年底,我国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49 亿人,占总人口的17.9%[2]。同时,我国老年人口的高龄化态势严峻,预计到2050 年,我国80 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2 亿人,占全球该年龄组人数的27.6%[3]。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逐渐减退,其中抑郁是老年人常见的情绪障碍之一[4],并随年龄有增长趋势[5],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以往研究显示,个体的抑郁水平与社会支持关系密切[6-9]。而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来源与年轻人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75 岁及以上老年人,不仅生活重心从工作转移到了社区和家庭,而且多数还面临着丧偶、朋友离世、健康状况大幅度下降等变化,其社交范围和社会支持更依赖于社区环境和邻里关系。近年来,学术界提出了社区融合的概念,社区融合分为社区认同、社区参与和社区交往3 个层面[10],是衡量老年人邻里关系和社会支持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旨在调查75 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抑郁症状及社区融合度,探索老年人社区融合度与其抑郁症状的关系,以期为改善老年人社区生活环境、提升社区融合度、缓解抑郁症状、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于2018 年7 月—2018 年8 月,选取上海市44 个社区75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2 087 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户籍地址和现住址均为上海市某区;②年龄≥75 岁;③在家中居住;④交流沟通无障碍,且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痴呆等精神疾病病人;②急危重症病人。

1.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由经过统一培训并考核合格的调查员至老年人家中或者社区居委会活动室收集资料,包括一般资料、抑郁、社区融合度等。收集资料时调查员首先向符合抽样标准的研究对象解释研究目的、过程、意义及参与的自愿性、保密性和无害性,征得研究对象同意后,按问卷条目顺序逐条询问或评估,并如实记录。本次共发放问卷2 117 份,回收有效问卷2 087 份,有效回收率为98.58%。

1.3 调查工具

1.3.1 一般情况问卷 由课题组自行设计,包括性别、年龄、居住状态、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听力、视力等。

1.3.2 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15) GDS 由Yesavage 等[11]于1982 年 编 制,是 专门用于筛查老年人抑郁的研究工具。GDS-15 于1986年修订[12],共15 个条目,每个条目要求被测试者根据自己情况选择“是”或“否”,分别计1 分和0 分,负向题反向计分。总分0~15 分,得分越高表示抑郁水平越高。得分0~4 分为正常,5~7 分为轻度抑郁,8~11 分为中度抑郁,12~15 分为重度抑郁。GDS-15 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敏感性为0.96,特异性为0.88[13],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 系数为0.82[14]。

1.3.3 社区融合度量表(Neighborhood Cohesion Scale,NCS) 该量表由Fone 等[15]于2007 年研制,用于评价社区老年人的社交和邻里关系。NCS 共8 个条目,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非常不同意计1 分,不同意计2 分,中立计3 分,同意计4 分,非常同意计5 分,负向题反向计分,总分为8~40 分,得分越高表示融合度越好。得分33~40 分为社区融合水平好,25~32 分为社区融合水平良好,17~24 分为社区融合水平欠佳,8~16 分为社区融合水平差。经30 名老年人的预调查,测得问卷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 系数为0.765,间隔2周复测,测得问卷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77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将资料输入,进行数据分析。采用频数、构成比、均数、标准差对人口统计学资料、疾病资料及老年人抑郁、社区融合度水平进行描述性统计。采用t 检验、方差分析分析不同特征老年人的抑郁和社区融合度的差异,采用相关分析评价老年人社区融合度和抑郁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索老年人抑郁水平的影响因素,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探索社区融合度和抑郁的关系。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社区老年人一般资料 2 087 名老年人年龄75~101(82.11±5.17)岁,75~79 岁770 人,80~89 岁1 131人,90 岁 及 以 上186 人;男870 人,女1 217 人;受 教 育时间:文盲232 人,≤6 年329 人,7~9 年935 人,>9 年591 人;在婚1 338 人,离婚16 人,丧偶720 人,未婚13人;独居437 人;月收入<5 000 元1 389 人,≥5 000 元698 人;医疗完全无负担311 人,基本无负担1 136 人,有一定负担515 人,有很重负担125 人;视力不影响日常生活1 615 人,视力影响日常生活472 人;听力不影响日常生活1 758 人,听力影响日常生活329 人。

2.2 社区老年人抑郁发生情况 社区75 岁及以上老年人GDS-15 得分为(3.26±2.97)分,505 人(24.2%)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其中轻度抑郁313 人(15.0%),中度抑郁140 人(6.7%),重度抑郁52 人(2.5%)。社区老年人抑郁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见表1。

2.3 社区老年人社区融合度情况 社区75 岁及以上老年人NCS 得分为(25.88±5.33)分;社区融合水平好、良好、欠 佳、差 分别有141 人(6.8%)、1 134 人(54.3%)、716 人(34.3%)、96 人(4.6%)。老年人社区融合度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见表2。

2.4 社区老年人抑郁与社区融合度的关系 社区75岁及以上老年人GDS-15 得分与NCS 得分呈负相关(r=−0.295,P<0.01)。根据社区融合度水平将社区老年人分为社区融合度水平差或欠佳组、社区融合度水平良好或好组,t 检验结果显示社区融合度水平差或欠佳组老年人GDS-15 得分[(4.17±3.36)分]高于社区融合度水平良好或好组[(2.68±3.54)分](P<0.001)。以社区75 岁及以上老年人GDS-15 得分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自变量赋值情况见表3,结果见表4。以研究对象抑郁程度(重度、中度、轻度、正常)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多分类名义变量进行哑变量处理)建立有序多分类Logistic 回归模型,结果见表5。

表1 社区老年人抑郁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n=2 087,±s) 单位:分

表1 社区老年人抑郁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n=2 087,±s) 单位:分

项目性别分类P男女统计值t=−4.009<0.001年龄F=36.206<0.001受教育时间婚姻状况75~79 岁80~89 岁≥90 岁≤6 年>6 年有配偶无配偶独居是否月收入<5 000 元≥5 000 元医疗负担有无视力听力不影响生活影响生活不影响生活影响生活人数870 1 217 770 1 131 186 561 1 526 1 338 749 437 1 650 1 389 698 640 1 447 1 615 472 1 758 329 GDS-15 得分2.96±2.72 3.47±3.12 2.72±2.51 3.38±3.02 4.69±3.78 3.83±3.28 3.05±2.83 2.97±2.72 3.77±3.32 3.76±3.39 3.12±2.84 3.40±3.00 2.98±2.91 4.21±3.43 2.83±2.64 2.89±2.64 4.50±3.65 3.03±2.77 4.45±3.67 t=4.986 t=−5.599 t=3.626 t=3.042 t=9.021 t=−8.927 t=−6.655<0.001<0.001<0.001 0.002<0.001<0.001<0.001

表2 社区老年人NCS 得分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n=2 087,±s) 单位:分

表2 社区老年人NCS 得分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n=2 087,±s) 单位:分

项目性别年龄分类P男女统计值t=−4.646<0.001<0.001受教育时间75~79 岁80~89 岁≥90 岁≤6 年>6 年有配偶无配偶0.301 0.742 F=24.670独居婚姻状况t=-0.329是否0.012 t=2.525月收入<5 000 元≥5 000 元t=0.798 0.425医疗负担有无t=-0.630 0.529视力不影响生活影响生活不影响生活影响生活t=3.644人数870 1 217 770 1 131 186 561 1 526 1 338 749 437 1 650 1 389 698 640 1 447 1 615 472 1 758 329 NCS 得分25.24±5.17 26.34±5.40 26.65±4.77 25.71±5.41 23.70±6.29 25.67±5.60 25.95±5.23 25.85±5.15 25.93±5.65 26.45±5.37 25.73±5.31 25.95±5.39 25.75±5.21 25.77±5.52 25.93±5.24 26.12±5.23 25.07±5.60 26.04±5.24 25.03±5.70 t=−1.035<0.001听力t=2.991 0.003

表3 自变量赋值情况

表4 社区75 岁及以上老年人抑郁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表5 社区75 岁及以上老年人抑郁影响因素的有序多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较普遍 在生理、心理及生活环境等一系列变化下,老年人的健康水平逐步减退,抑郁已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心理问题,尤其是高龄人群。本研究中24.2%的75 岁及以上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高于2000 年—2012 年中国社区60 岁及以上老年人抑郁检出率22.8%[16]。老年人抑郁的发生风险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高[17],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随着增龄越来越差、活动减少、社交圈缩小以及与老龄相关的生活重大事件(如配偶、好友离世等)增加有关。无配偶(包括丧偶与未婚)老年人因缺少情感倾诉对象、生活孤独、身心承受的压力增大,容易出现情绪低落和抑郁症状。本次调查发现,女性老年人抑郁得分更高,与多项研究结果[18-20]一致,但也有研究表明,不同性别间抑郁症状发生率无差异[21-23],可能与研究人群不同或存在年龄因素的干扰有关。医疗负担是社区老年人出现抑郁症状的重要影响因素,而目前上海市社区老年人整体经济状况较好,可以满足其日常生活所需,但若医疗支出增加,成为老年人的经济负担时可能导致其抑郁。Robison 等[24]研究认为,经济负担重的老年人抑郁水平高。良好的生活质量与老年人的感官功能(如视力、听力)密切相关,感官功能减退者易产生抑郁情绪。冯莎等[25]一项包含2 237 例老年人的Meta 分析结果显示,视力损伤或失明的老年人合并抑郁症状者达到26.9%,显著高于一般老年人的抑郁患病率。本研究也发现视力和听力减退是老年人抑郁的影响因素。因此,医护康复人员需要关注老年人,尤其高龄老年人听力和视力辅具的推广和应用。有研究表明,社区非药物干预对于改善轻度抑郁病人症状是有效的[26],因此,社区医护团队应积极研发适用高龄人群的针对性干预项目,减少社区老年人的抑郁症状,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

3.2 老年人社区融合度不够理想 75 岁及以上老年人因体能与健康状况下降、亲朋好友离世、协助养育孙辈任务的结束,原有的社会支持来源持续缩减,社会交往圈不断缩小,其生活的社区组织和邻里关系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社会交往网络,是其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27-28]。本调查发现,75 岁及以上老年人社区融合度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良好及以上水平老年人占61.1%。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老年人不愿表达负性词汇,这可能使部分老年人在被调查时倾向于社区融合度良好的选项进行作答[29],因此,社区融合度欠佳老年人比例可能会更高。应引起社区健康服务人员的充分重视,因为社区融合度欠佳或差可能会对老年人的健康造成负性影响,也不利于发生紧急情况时实施及时的现场急救。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女性老年人的社区融合度高于男性,这不仅与女性和男性在处事方式上的差异有关,更多因女性承担较多家务,承担照顾子孙的重任,其与社区邻里就生活琐事交流较多,从而建立了较密切的邻里关系[30]。此外,融合度水平随着年龄增加而降低,高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生理功能、活动能力和思维能力持续减退,接受新事物、结交新朋友的能力也进一步减退[29],参与社区活动以及与邻里交往的能力随之降低,因此年龄越长者社区融合度水平越低。本研究发现,有无配偶对老年人社区融合度的影响不显著,但独居老年人社区融合度水平反而较高。原因可能是:独居老年人缺乏家庭内的交流倾诉对象,来自家人的支持减少[31],反而促使其与社区邻里交往[32]。但视力、听力减退均是社区融合度下降的重要影响因素。视听受损导致老年人接受外界刺激的敏感性下降,造成生活诸多不便,大幅度降低了安全感,从而削弱其社区活动参与度和邻里交往[29]。

3.3 社区融合度是老年人抑郁的重要影响因素 老年人社区融合度水平越高,越能维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减少或缓解抑郁。Lee 等[7]研究发现,良好的社会融合对老年人的情绪有调节作用,可显著降低老年人抑郁的发生率。本次调查发现,社区老年人GDS-15得分与NCS 得分呈负相关(P<0.001 ),即社区融合度水平越高,抑郁水平越低;进一步将社区老年人分为社区融合度水平差或欠佳组、社区融合度水平良好或好组,t 检验结果显示社区融合度水平差或欠佳组老年人GDS-15得分显著高于社区融合度水平良好或好组(P<0.001),与Kim 等[8]研究结论较一致。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社区融合度是影响社区75 岁及老年人抑郁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且有序多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相对于社区融合度差的老年人,社区融合度好、较好、欠佳的老年人抑郁程度均更低。有研究显示,社区融合度水平越高的老年人心理越健康,较低的社会融入水平与抑郁风险的增加密切相关[33]。

4 小结

本次调查发现75 岁及以上老年人的社区融合度不够理想,其原因不仅是老年人自身因素,也与现代城市人群邻里关系较弱、社区志愿者队伍不稳定和适合高龄老年人活动项目不足有关。因此,社区应建立更丰富的低耗能常规活动项目,并辅以社区医护人员指导和志愿者组织带领,以促进75 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参与度。同时,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如结老年对子、建互助组、设聊天伙伴、建立社区生活圈内部的志愿员队伍等,加强社区老年人的邻里关系网,并通过设计高龄老年人能参与的社区服务项目,让老年人参与社区服务,感受自身价值,更积极地融入社区生活,提高其社区融合水平,进而维持其良好的情绪,减少抑郁,促进心理健康。

猜你喜欢
融合度老年人因素
认识老年人跌倒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组织-员工工作家庭边界融合度匹配对员工工作幸福感及工作繁荣的影响
四大因素致牛肉价小幅回落
一线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一线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湖南省品牌农产品与电商平台融合度测评研究
湖南省品牌农产品与电商平台融合度测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