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的审美解读〔*〕

2021-04-15 03:01刘新跃
学术界 2021年6期
关键词:美育美的育人

许 醴, 刘新跃

(1.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2.安徽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 马鞍山 243032;3.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 马鞍山 243032)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工作、学校美育、传统文化等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思考,形成了一系列兼具时代特征和个人魅力的习近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下文简称“重要论述”)。对“重要论述”从审美文本、审美路径、审美旨趣、审美意义等审美视角的解读,是以“重要论述”的文本资源为理论养分和方向指引,并将审美教育中的优秀资源和实践智慧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作出的一种创新性研究。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还可与新时代同频共振,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需要,促进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养成。

一、审美文本解读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在相关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1〕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2〕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是我们进行审美解读的主要文本资源。概括起来有以下五点:

一是课堂和实践的内容审美创新。习近平曾指出宣传思想工作要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4〕这启发我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和实践教学中,首先,在内容上要顺应时代发展、遵循教育规律,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根据大学生的阶段化发展和个性化需求,不断提升他们精神层面的获得感、满足他们对美的追求。其次,“三势”“三因”理论指导我们要改变内容陈旧、照本宣科的思政课顽疾,以内容生动活泼的故事“讲道理”,以厚重扎实有说服力的理论“讲政治”,以具体可感的形象使课堂“有意思”。最后,在解决大学生思想困惑和实际困难中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时,在提供格调高雅、积极健康的精神文化产品时,还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和思想导向作用。

二是“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过程审美创新。高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只是因表述需要而将之分解为德智体美劳五方面,但就育人过程而言,五育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无法割裂开来各行其道。早在2015年9月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就首次提出要“遵循美育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同时指出要加强美育对各学科和社会实践的渗透与融合,贯穿在学校育人的全过程、各方面。这既形成了国家“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政策导向,又表明了审美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向同行性。习近平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指出:“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5〕“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6〕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首先要靠教师对体现真善美追求的中华文化精髓及承载价值导向的思想内涵进行内容提炼,并将其贯穿于中国故事之中,向大学生传递好中国声音、展示好中国形象,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学生在中国故事的陶冶中,在“美”的滋养中,自然就能涵养道德、提升修养、全面发展。

三是崇善向美的队伍审美创新。2019年3月,习近平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认为,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他对教师队伍提出“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7〕的要求,要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导性和引导性,用展现的家国情怀、传道情怀、仁爱情怀去感染学生,用高尚人格、学识魅力和真理的力量去感召学生。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8〕我国的思政课有鲜明的政治属性,首先,思政教育者必须要有高度的政治自觉,站稳政治立场,明辨“大善之美”,增强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其次,思政教育者要理直气壮地讲好思政课,想要向大学生传递真善美,提供积极的力量,自身必须先有自信满怀、勇于担当、努力奋斗的精神状态。这也就是教育者对待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体现为对教育饱满的热情,对学生高度的情感投入、真诚关爱的倾注。最后,“政治”“情怀”“思维”“视野”“自律”和“人格”影响力的落脚点是学生,教育者要发挥“播种子”和“扣第一粒扣子”的作用,必须看见、尊重并理解大学生的情感需求、精神需求,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开展人文关怀。这反映了教育者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体现为极具魅力的教学风格水平,教育情境的创设,教育内容的表达,教育手段、方法和载体的选择及运用。总之,思政教育者“崇善向美”的正向力量由“真”的深层精神信仰作支撑,来源于“善”的深厚群众基础和广阔社会基础,吸纳了一切积极健康向上之“美”,因而才能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引导力。

四是亲和有效的方法艺术审美创新。方法作为“过河的工具”,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目标实现。“重要论述”中包含着不少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审美创新思想。比如习近平曾把思想政治工作生动又深刻地比作“盐”。做人的思想工作既要像盐一样润物无声地渗透、融化,又要像盐一样把握好方式方法的“度”和“量”,在整体“漫灌”的基础上,因事、因时、因势地精准“滴灌”。无论是“盐”论,还是“滴灌”与“漫灌”的辩证统一,都告诉我们:“恰到好处”地运用方法才是高级的方法艺术之“美”,才能达到最佳的育人效果。又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2月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融入社会生活,在实践中感知领悟,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9〕这一方面道出了核心价值观对国民的极端重要性,另一方面告诉我们,思想政治教育除了需要“有声势”的显性教育形式,也需要自然融入生活、深入人心的隐性教育形式。情境和氛围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作用,更容易对人的思想、行为产生深刻影响,塑造一个人的精气神。此外,语言是思想传达最有力的工具和依托。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表达既善于用平易近人、朴实无华的群众语言来讲故事,又善于广征博引古今中外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典故渊源,极富感染力和亲民性,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习式风格”语言艺术。有时引经据典、彰显文化底蕴,有时通俗日常接地气,有时新鲜有时代感,这就是对教学语言的形式创新。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的充分体现,又使用了大家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健康向上的形式进行表达,潜移默化的传递美、培养人。这无疑是新时代背景下因事、因时、因势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典范,已经成为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推崇的教学语言形式。

五是课程和队伍的协同审美创新。早在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就指出,要加强美育对各学科和社会实践的渗透与融合,贯穿在学校育人的全过程、各方面。课程方面要打好“组合拳”,在“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的基础上,“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10〕使思政课和其他公共课、专业课传递的思想内容实现“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队伍方面要让教学、党务、管理服务三支队伍整体推进,按“十大”育人体系多方联动,形成目标一致、协同创新的“三全育人”工作格局。课程、队伍双管齐下的协同创新,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360度无死角,“既要有惊涛拍岸的声势,也要有润物无声的效果”。〔11〕

以上从教育的内容、过程、队伍、方法、协同五方面对“重要论述”进行了审美解读。可以看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是在教育过程中以生动的形象蕴涵或体现人自由创造的本质力量的方式,充分展示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美的属性和价值,使大学生在愉悦的精神享受中获得较为明确、稳定、持久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教育,从而有效地实现自身的全面自由发展。与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其在教育方式、方法和过程中更多地具备了审美活动的特性,运用了“美”的规律;在教育内容和方向上更多地体现了自由超越的“美”的精神内核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

二、审美路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有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但就审美教育的过程而言,则包括主体、对象、环境三方面要素。其中,审美主体是教育者和大学生,审美对象是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载体,审美环境包括自然、人文、舆论、人际等。“重要论述”指导并启发我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可以从主体、对象、环境三方面入手,注重审美的主体功能、审美对象的资源整合和良好审美环境的创设。

首先,要注重审美的主体功能。一是提升教育者的审美素质。教育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的实施主体,是最具能动性的要素。“教育者先受教育”,〔12〕育爱美之人,首先自己要先成为爱美之师。只有提高教育队伍的政治觉悟、审美素质、艺术修养,才能更好地掌握教育规律、探索教育艺术,用积极的情感走近并影响大学生。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审美素养,在如何对待的态度方面,必须自觉树牢“四个意识”,正确认识教育者的引导地位。在怎样开展的能力方面,就广度来说,要拓宽教育者的审美领域,提高自身发现、捕捉、创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过程中审美元素的能力;就深度来说,要提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审美元素的深度挖掘能力,使之既体现思政教育的思想性、政治性,又体现“美”的主体性、超越性。二是要满足大学生的审美需求。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13〕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和现实期待。这启发我们要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尤其是要重视并满足大学生的审美需求,立足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客观实际,深挖当下鲜活的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在其身心愉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价值引导和素质提升。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的关系其实并不是“单向独白”而是“对话交流”。教育者必须通过唤起大学生的情感认同,激发他们在思想层面上的共鸣,才能将传递的思想、价值、观念内化为他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同时这种自由愉悦的感性体验,还将持续影响他们后续的思想和行为,拓展教育的空间和时间。当学生感受到美的滋润、体验到美的享受时,自然能在愉悦的精神享受中认同、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的目标和效果。

其次,要注重审美对象的资源整合。一是内容要全面整合。不但要能发现显性美的内容,还要善于挖掘隐性美的元素。第一,要根据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的审美价值取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第二,要从教材内容、教学设计、课程体系、学科建设等各方面入手抓好主阵地主渠道,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审美化资源;第三,要把一切与美相关,能够产生思想政治教育美的体验及感受的部分都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中。在“课程思政”思路的指导下,我们同样可以从各专业课、美术、音乐、影视等载体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中挖掘行为美、思想美、理论美、语言美等丰富饱满的审美资源和审美体验,达到立美育德的育人目标。二是形式要创新整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要“深入推进文化育人”“创新推动网络育人”,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习近平总书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辩证思维对教育形式的创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因事而化”,就是要关切现实、回应热点难点问题,让教育内容活起来。比如疫情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积极以网络主题讨论的形式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强化青年学生的使命担当,缓解因长期居家隔离带来的精神焦虑。“因时而新”,就是要善用信息技术,让教育载体活起来。比如依靠信息网络技术,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软件,努力构建虚拟“第二课堂”,超越时空,与学生开展积极互动。这种学习方式既能引起学习兴趣,又能延伸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育人。“因势而新”,就是要融入互动活动,让教育方法活起来。思想政治教育绝非“我讲你听”式的“自娱自乐”,而是要深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特点,把教育目标和内容通过“灌输”和“启发”、“显性”和“隐性”相结合的方式融入互动活动中。同时,也要了解学生关注的话题、研究学生接受的特点,主动“蹭”网络热度,努力转换教学话语,展现理论的思想性和超凡魅力,有效辅助课堂教学。三是形式和内容要同向整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否令人悦纳、认同,是否有效,与教育形式密不可分,比如如何开展教育,以何种方式方法施教,运用哪种载体,等等。但从深层次来说,教育形式能起到的作用乃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都根源于内容内蕴的真理和情感的力量。因此在思政教育中,形式与内容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把它们同向整合于教育过程,将会形成合力,产生倍增的协同效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内容和形式的整合包括:情和理、形和义的有机结合,意识形态导向与大学生人格塑造同向整合,理论知识的严肃传授与素质修养提升的愉悦和谐同向整合,生动活泼的理论魅力和丰富多彩的生活趣味同向整合,厚重扎实的理论内涵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同向整合,课堂讲授和实践教学同向整合等。

再次,要注重良好审美环境的创设。马克思曾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4〕良好健康的审美环境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塑造人功效的实现。审美环境氛围营造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站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三全育人”框架和“大思政”的高度上同向创设。一是景观和情怀的同向创设。中华传统历来认为“情”与“景”的关系是相生相融、互藏其宅,触景生情、物我同一。“景”被人欣赏的过程中通过互相交融而被审美再创造,继而产生“情”。因此,景观不仅是客观的物质存在,还承载了厚重的人文精神,具有价值导向的审美内涵。无论是校园山、水、园、林、路、馆等自然环境的建设,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栏等人文环境的创设,还是校风、学风、大学精神的培育都必须要有同向的人文精神的支撑,这样才可以既能格调高雅、富有美感,集使用、审美、教育功能为一体,又能以美感人、以景育人,深化大学生的思想认同。二是普泛化和特色化的同向创设。普泛化反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审美化创设的一些共性诉求,如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审美教育的一般规律,要建设优美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涵养学生心性品行。特色化要求高校根据自己的区域文化、历史文化、学科特色、学风校风等优势审美资源形成特定的、有区分度和显示度的审美环境。普泛化和特色化有机结合、同向创设,必将形成彰显高校独特气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环境。三是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同向创设。育人要靠合力,让大学生仅仅在封闭的校园象牙塔环境内接受学校教育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宣传舆论进行氛围营造。比如各类社会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介要进行旗帜鲜明的宣传教育、立场分明的舆论引导等。

“重要论述”的三大审美路径,将审美主体、审美对象、审美环境通过美的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规律相连接,使教育者能敏锐感知美、灵动创造美、春风化雨传递美;大学生在美的滋润下,自觉自愿接受美、潜移默化内化美、外显体现行为美。教育者和大学生作为审美主体皆能在陶冶情感、愉悦心境、振奋精神的过程和氛围中,实现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最终目标。

三、审美旨趣

“重要论述”的审美旨趣有如下三点:

首先,“美”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康德看来,“那规定鉴赏判断的愉悦是不带任何利害的”。〔15〕人和对象形成的审美关系是无功利性的、感性的。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美”有无功利性?是否悖离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阶级性?习近平曾先后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16〕“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17〕“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18〕“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19〕“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20〕2019年4月《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学校美育作出了“学校美育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的定性。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任何情况下的本质属性都不会改变,它的“美”首先必须具备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必须坚持党领导的正确方向,必须是政治性、思想性和审美性的统一。“美”的目的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和框架内以更加吸引人、感染人的温和方式入心入脑,而绝不是以审美性取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

其次,“美”要凸显中华审美风范。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资本主义国家一直不断把裹挟西方价值观的大量的审美文化产品输出去,把西方的文化和意识形态传播出去。在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倾销和渗透下,如何呈现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立场和文化自信之美,并以这种美善相谐的风范感染、引导大学生,就愈发显得重要。在2014年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不能用西方标准剪裁中国人的审美。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美育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其中,并且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8年,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教育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要“教育引导学生……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2019年的全国学校美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学校美育要始终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条主线,筑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最基本的发展根基。因此,高校育人之“美”一定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立场为审美语境。“美”要具有中国特色,要彰显中式审美格调和中华审美风范。

再次,“美”不是泛娱乐化。在当今社会文化环境商业性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借着“美”的幌子,热衷追逐一些品位低俗的时尚和流行。有些教育者对于学生的直观感受过于重视,为迎合学生庸俗的爱好,不惜戏说教育内容,又或者通过自以为“美”的各种网红形式提高学生“到课率”“抬头率”,弱化了教育者的思想引导和价值引领功能。这种舍本逐末、喧宾夺主的做法必将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远离审美性,丧失思想性。习近平认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要有亲和力和针对性,主阵地要“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21〕要以健康的形式优化正能量的内容,高雅的格调升华家国情怀。“美”不是泛娱乐,它的内核一定是高品质、有内涵的教育内容供给,使大学生从美的滋养中得到人格升华和全面发展。以文艺作品为例,“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22〕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好的文艺作品“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23〕

对“重要论述”审美旨趣的解读,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知识教育和品德教育的基础上向美的方向提升深化。它强调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在思想和内容上的高度、深度及厚度,而非仅将美视为提高教育效率的手段,把美育当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工具、方法和点缀。“重要论述”的审美旨趣是我们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和指引,思政之“美”必须要旗帜鲜明地具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属性,必须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高尚雅正、积极健康,温润学生心灵、启迪学生思想。

四、审美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尤其是人的精神层面的工作,而审美既是人精神需求的核心部分,也是新时代的精神所向和时代诉求。“重要论述”从育人目标、教育实践、时代特征三方面来说明审美育人的意义。

首先,“审美育人”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理想人格。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人格是指人的思想素质、政治方向、道德品质、精神风貌等组合而成的相对持久稳定的整体。理想人格是一定社会或阶级所倡导的道德要求和道德理想的最高体现。孟子认为理想人格可以从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24〕“善”是在道德原则范围内行事,“信”是出于内心真诚的“善”,而“美”是对“善”和“信”等道德原则的超越和升华,不仅具备,还扩展、倾注、充盈人的内心。“大”将“美”光照四方,辉唤天下,“圣”是将自身的“大美”感染化育苍生。“大”和“圣”不是普通民众所能达到的,比一般“美”的程度更高更强烈。〔25〕由此可见,当道德上升到一定境界时,便具有了审美的意味。“美”“大”“圣”都是高层次的美的理想人格,包含且超越了一般的道德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的理想人格就是全面发展的人,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代,理想人格被赋予了不同的时代特色。中国进入新时代以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所指,我们努力培养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一定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他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谈及“美”时还生动地指出,没有美的滋养的人生必然是单调的、干涸的人生。按照“美的规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必定是自由发展和全面完整的人、有理想信念和人文情感的人。具备审美理想人格的人,能够在各种复杂的环境和事件中稳定地辨别美丑、分清善恶、明晰是非。因此,“审美育人”体现了对生存意义的终极关怀,彰显出美的超越性,有利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指引、价值内化的功能。它如同点亮前行的理想之灯,能使大学生形成稳定的思想精神内核,从容应对错综复杂的时代环境和变化多端的社会环境,进而成长为有坚定理想信念、全面发展的人。

其次,“审美育人”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长期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试图在人文关怀、生命体验、情感培养等方面作出积极探索,并不断提升其现实解题能力,以期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针对性和有效性。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以及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都对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提出了“亲和力和针对性”的要求,并且要“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主阵地要“格调高雅”,并结合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019年《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促进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利用审美活动的形象性、愉悦性和情感性提升育人的感染力及效果。比如,借助音乐、舞蹈、书画等独立形态的审美形象传递教育内容;运用美的特征和规律创新教育方式、方法;用体现主体自由本质力量的审美理想引领育人方向;耦合各种美的要素、特征、规律,并使之贯穿教育的整体运行过程,等等。近几年,同向同行的“课程思政”改革、“十大”育人体系构建和“三全育人”新格局打造,将思想政治教育落细、落小、落实到与学生切身相关的课程、心理、管理、资助、实践等方方面面,满足了学生的现实期待和实际需求,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关注度。鲜活的教育内容、富有感染力的手段,再加上坚定的方向保证,必定会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在美的浸润中更有效地导真引善。

再次,“审美育人”有利于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尤其是人的精神层面的工作,而审美既是人精神需求的核心部分,也是新时代的精神所向和时代诉求。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主要矛盾和奋斗目标的新定义描绘出人民和政府对美好生活、美丽中国的强烈向往,彰显出新时代人民精神层面的需求。新时代的大学生相较于其他人群,有更加敏锐的感知和更为丰富的情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美好情感及愉悦感受的需求更强。当今社会文化环境商业性和娱乐性对审美的消解、校园文化人文精神的缺失使不少高校大学生审美能力退化、审美价值观扭曲,出现庸俗、低俗、媚俗的“三俗”现象。在面临思想困惑、人生抉择时,他们缺乏确证个体价值、实现生存意义的有效精神引导。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繁荣校园文化,培育大学精神,建设优美环境”,实质就是建设正能量的校园文化和优美景观,滋养心灵、涵育品行,以美的精神指引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发展方向。此外,2019年全国学校美育工作会议首次从国家层面提出“教育审美化”理念,明确了将教育向本真澄明的美的境界提升这一发展思路。2020年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从中小学就要“全面提升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为实现“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作出了政策保证。可见,“重要论述”及相关文件中建设高校美丽校园、创建具有高校特色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等观点,将会引导大学生发现自然、生活和心灵之美,满足了新时代大学生乃至社会成员对提升文化品位、丰富精神世界的需求。

利用审美活动的情感性、形象性、愉悦性、自由性、创造性等特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审美创新,运用美的形象对教育的目标内容进行审美导向,通过美的规律对教育的实施运行进行审美理想的渗透,能使大学生真心喜爱,并且终身受益。这既遵循了教育的规律,落实了党和国家的政策,又可增强教育实践的生命力及情感温度,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五、结 语

“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26〕思想政治教育必定与美相关,因为它本身即是一门艺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定是最伟大的审美创造之一,因为它培养塑造了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审美必定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主题之一,因为它不但是新时代大学生的现实期待,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方向和趋势。“重要论述”把新时代有深度的思想、有高度的政治和有温度的审美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融为一体。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会不断增强时代感和感召力,通过真美吸引人、真理说服人、真情感染人、真实打动人,培养出更多求真、向善、尚美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注释:

〔1〕习近平分别出席2016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2018年8月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2018年9月的全国教育大会、2019年3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作出了讲话和指示。

〔2〕习近平于2018年8月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时,指出要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

〔3〕〔17〕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

〔4〕〔12〕〔13〕〔18〕〔2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

〔5〕习近平:《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人民日报》2018年8月23日。

〔6〕〔9〕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人民日报》2014年2月26日。

〔7〕〔8〕〔10〕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

〔1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求是》2020年第17期。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45页。

〔15〕〔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8页。

〔1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网,http://jhsjk.people.cn/article/29613458。

〔19〕〔20〕习近平:《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3日。

〔22〕〔23〕习近平:《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

〔24〕参见《孟子·尽心下》。

〔25〕许醴:《论孟子“充实之谓美”的美学意蕴》,《新余高专学报》2007年第1期。

〔26〕《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19〕2号。

猜你喜欢
美育美的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