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膈病探析*

2021-04-17 18:49董石胡瀞月姜苗
中医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邪气灵枢病证

董石,胡瀞月,姜苗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2488

在《黄帝内经》中,“鬲”“隔”“膈”三个字是并存的,也是通用的。其含义有二,一是作名词,指人体的膈肌,即横膈膜。《玉篇》曰:“膈,胸膈。”《释名》曰:“膈,塞也。隔塞上下,使气与谷不相乱也。”在《黄帝内经》中,膈虽然没有被列入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但被视为重要器官。《素问·诊要经终论》:“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藏。中心者,环死;中脾者,五日死;中肾者,七日死;中肺者,五日死;中膈者,皆为伤中,其病虽愈,不过一岁必死。刺避五藏者,知逆从也。所谓从者,膈与脾肾之处,不知者反之。”二是作动词或形容词或名词,表示隔阂、隔阻、分隔,隔绝、隔塞等堵塞不通、阻断分离的意思。

笔者通过对比《黄帝内经》中含有这三个字的词汇和语句,发现发生在消化道的梗阻性疾病,基本都以此三字取“隔阻”之义组词命名。并且依据病变不同的位置或不同的症状表现,分别给予不同的名称。试分析如下。

1 膈咽

最晚成书于西汉的《黄帝内经》中没有“噎”字。东汉末张仲景《金匮要略》有“肾气上冲,喉咽塞噎,胁下急痛”,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有“食噎,不下食”。《黄帝内经》“膈咽”一词,魏晋隋唐之间似乎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医书不使用“膈咽”或“膈噎”[2-3]。宋金元明之间,较多地使用“膈噎”[4],这大概和《黄帝内经》被重视和“噎”字普遍使用有关,“膈噎”就是“膈咽”,只是变成了两个并列动词组成的名词。这个时期,“噎膈”也较多地使用起来,出现“膈噎”“噎膈”并见的状况,这和语音、语言变化,语言习惯有关,就像评价药材常用的“道地”和“地道”这两个词一样。明代以后以至于今,就主要在使用“噎膈”一词。

至于“噎轻膈重,噎为膈之始,膈为噎之渐”[5],是清代以来医书所做的人为划分,正如“咳为有声无痰,嗽为有痰无声”,“呕为有声无物,吐为有物无声”一样,与字词的含义、演变并无直接关系。

2 膈中

《素问·刺热论》曰:“三椎下间主胸中热,四椎下间主膈中热,五椎下间主肝热,六椎下间主脾热,七椎下间主肾热。”《素问·五脏生成》曰:“心烦,头痛,病在膈中,过在手巨阳、少阴。”其中的“膈中”,从句子结构和上下文义看,犹言“膈之中”“膈之内”,与“胸中”表示“胸之中”“胸之内”一样,不宜视为一个名词。如果当作名词的话,含义应当与“膈”等同。但还有另一种情形,“膈中”作名词,为疾病名称。《素问·气厥论》曰:“肝移寒于心,狂,隔中。”《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少阴在泉……主胜则厥气上行,心痛、发热、膈中,众痹皆作,发于胠胁,魄汗不藏,四逆而起。”这个名称,当是动宾结构的名词,即阻隔于中,也就是中部阻隔。

从解剖位置看,“四椎下间”对应食管下段。《灵枢·本脏》曰:“肝小则藏安,无胁下之病;肝大则逼胃迫咽,迫咽则苦膈中,且胁下痛。”这里的“咽”,也应指食管下段,经文认为肝大挤压食管下段导致“膈中”。关于膈中病的症状,《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脾脉急甚为瘛疭;微急为膈中,食饮入而还出,后沃沫。”饮食下咽后返回吐出,伴有泡沫样黏液,可以推测是食管下段发生了梗阻,可见于该部位的肿瘤性病变或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等。

从相关经文内容可以看出,膈中病可在运气“少阴在泉”“主胜则厥气上行”时发生,与心、肝、脾三脏相关,主要表现为饮食物咽下后,返还吐出,伴有呕吐泡沫样黏液、胁下痛、胸骨后疼痛、发热等症状。

3 上膈

关于“上膈”,《黄帝内经》仅出现一次,论述也仅有一句。《灵枢·上膈》云:“黄帝曰:气为上膈者,食饮入而还出,余已知之矣。虫为下膈,下膈者,食晬时乃出,余未得其意,愿卒闻之。岐伯曰:喜怒不适,食饮不节,寒温不时,则寒汁流于肠中,流于肠中则虫寒,虫寒则积聚,守于下管,则肠胃充郭,卫气不营,邪气居之。人食则虫上食,虫上食则下管虚,下管虚则邪气胜之,积聚以留,留则痈成,痈成则下管约。其痈在管内者,即而痛深,其痈在外者,则痈外而痛浮,痈上皮热。”《灵枢·本脏》曰:“肉不称身者胃下,胃下者,下管约不利……肉多少里累者胃结,胃结者,上管约不利也。”

从中得知,上膈与下膈相对而言,下膈因下管约,约指约束,那么下管何指?“管”读音似“脘”,魏太医令王叔和的《脉经》中,穴位“上脘”“下脘”即写作“上管”“下管”[6]。下管即下脘,指幽门及其附近。同理,上管即上脘,指贲门及其附近,上管通行不利导致上膈。经文“气为上膈”的论断,指出了病因或病机,可惜语焉不详,病因或许是外来之邪气,或许是内生之逆气。从“胃结”推断,主要的病机应为胃气郁结。

由上可知,上膈是发生在贲门及其附近的梗阻性疾病,因胃气郁结导致上管约束不利,主要表现为:饮食物咽下后,返还吐出。

4 下膈

根据上引经文可知,下膈病是下管约所致,应指发生在幽门及其附近的梗阻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食晬时乃出。晬,指一周时,一昼夜,一整天。意即饮食入胃后约停留一天时间吐出。常伴有胃脘疼痛,疼痛又有深浅之不同,痛浅时可见皮肤发热。或者伴有肌肉消瘦,胃腑下移。

膈病病因主要有“喜怒不适,食饮不节,寒温不时”三个方面。病机是“下管虚则邪气胜之,积聚以留,留则痈成,痈成则下管约”。痈,现指感染性化脓性疾病,古代泛指肿起状。《说文解字》曰:“痈,肿也。”《释名》曰:“痈,壅也。气壅否结,裹而溃也。”《说文解字注》曰:“肉部曰:肿,痈也。按肿之本义谓痈。引申之为凡坟起之名。如上文:瘤,肿也。”经文是说下管处邪气积聚,形成肿物,堵塞下管,并且可导致胃脘下移的“胃下”状态。肿物可发生在管内,也能发生在管外。类似现代临床幽门肿瘤以及邻近组织的浸润转移。

虫证在《黄帝内经》中多次出现。经文中将虫的活动列为重要内容,并且指出了虫(这里当为蛔虫)喜暖、好聚、易上窜的生理特点。这可能和当时观察并记录下来的病例特殊性有关,比如兼有蛔虫病的患者,也可能是此时多见蛔虫活动而作的病变机理推测。从现代临床来看,蛔虫多寄生于空肠和回肠上段,且有钻孔、抱团的习性,当受到某些因素(如寒凉饮食)刺激后易引起骚动而钻入人体生理狭窄部位,从而引起肠梗阻。蛔虫导致幽门梗阻的病例较为罕见,但亦有报道[7]。笔者推测经文中的下膈病还可能包含了高位肠梗阻(十二指肠、空肠)之类的疾病,特别是在《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由蛔虫导致的梗阻不容忽视,甚至胆道蛔虫症引起的急腹症(痛深、发热、呕吐)亦有可能发生。

此外,《素问·腹中论》还记载阐述了继发性胃脘肿物导致膈病的情况:“帝曰: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此为何病?可治不?岐伯曰:病名曰伏梁……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此下则因阴,必下脓血;上则迫胃脘,生膈,侠(挟)胃脘内痈,此久病也,难治。居脐上为逆,居脐下为从,勿动亟夺。”

伏梁病在《黄帝内经》中有三种:心积伏梁、风根伏梁、脓血伏梁,位置或在脐上,或在脐下。发生在少腹部的“伏梁”,裹大脓血,在肠胃之外,上下左右有根,不可治。显然是下腹少腹及盆腔肿物(诸如现代医学炎症性肠病、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神经源性肿瘤、间叶组织源性肿瘤等)。其向下可蔓延(转移)至二阴,出现便下脓血,向上可压迫(或转移)至胃脘,发生膈病,使胃脘产生内痈。本病病变是长时间形成的,很难治疗。古代先贤如此细致的观察和认识,令人叹服。

5 膈肠

《素问·气厥论》曰:“膀胱移热于小肠,膈肠不便,上为口糜。”《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少阴之复……隔肠不便,外为浮肿,哕噫。”《黄帝内经》提到膈肠病,仅此二处。本病为肠道阻隔的病变,表现为大便不通或不利,伴有呕吐、嗳气、口舌生疮、浮肿等。这里的“不便”,不一定单指不能排便。“不便”在《黄帝内经》中多次出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胸中不便,嗌塞而咳”,“腰椎反痛,屈伸不便”。《灵枢·四时气》曰:“肠(《针灸甲乙经》作腹)中不便,取三里,盛泻之,虚补之”,不便有不通、不利、不畅、不适多种含义。

引起肠道阻隔的病变很多,但引起持久、慢性地梗阻,最常见的病因是肠道肿瘤。《灵枢·五变》曰:“黄帝曰: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脾胃之间,寒温不次,邪气稍至,精积留止,大聚乃起。”指出了饮食寒温不节导致肠胃功能失常,邪气侵袭,精积留止,发为积聚。

《灵枢·刺节真邪》曰:“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着……有所结,气归之,卫气留之,不得反,津液久留,合而为肠瘤,久者数岁乃成,以手按之柔。已有所结,气归之,津液留之,邪气中之,凝结日以易甚,连以聚居,为昔瘤,以手按之坚。”此处不仅指出了此类疾病虚邪入深,久留内着,有所结,卫气、津液留之的发病机制,而且强调了“久者数岁”的漫长病程以及“日以易甚,连以聚居”,持续加重,由小变大,由柔变坚的演变规律和特点。

此外,上文提到的“伏梁”,裹大脓血,在肠胃之外,压迫肠道,或向下可以蔓延(转移)到二阴,出现便下脓血,也会导致膈肠病。

6 膈洞

《灵枢·根结》曰:“太阴为开,厥明为阖,少阴为枢。故开折则仓廪无所输,膈洞。膈洞者,取之太阴,视有余不足。故开折者,气不足而生病也。阖折即气绝而喜悲,悲者,取之厥阴,视有余不足。枢折则脉有所结而不通,不通者,取之少阴,视有余不足。有结者,皆取之不足。”《黄帝内经》中,“膈洞”仅出现这一次,没有症状描述。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注[8]:“太阴主水谷以资身肉,太阴脉气关折,则水谷无由得行,故曰仓无输也。以无所输,膈气虚弱,洞泄无禁,故气不足而生病也。”是将“膈洞”释为两个病证,即脾胃不能输送水谷精微导致的膈气虚弱和泄泻。马莳《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9]曰:“故关之开折,则脾不运化,仓廪无所转输,其病为膈证,为洞泄。”也明确把膈洞解释为两个病证。现代注家基本都采用了马莳的说法[10]。

从本段经文的上下文看,相同的段落格式、相同的句子格式下出现的“暴病”“痿疾”“骨繇”“悲”“不通”都是一个病证,而不是两个病证合在一起,是一个名词而不是两个名词合在一起。因而,“膈洞”可能是一个病证,一个名词,不是“膈”和“洞”。然而,膈证是阻塞,洞泄是泄泻,说是一个病证,显然矛盾。即使说成两个病证,同时存在的可能性也不大。这是杨上善将“膈”解为“膈气虚弱”而绕开“膈”是阻塞的原因。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洞”字的含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曰:“洞,疾流也。”洞字的含义在汉代以前,基本上与水流,或与水流所涉及的河谷沟壑等有关。但是,唐代惠苑《华严经音义》云:“洞然。”注云:“洞,徒弄反。《韵圃》称洞彻也,谓通彻火然之状也。字或宜作烔。烔,音徒东反。”《韩诗外传》曰:“烔谓烧草传火焰盛也。”可以认为,洞为烔的借字或误字。《诗·大雅·云汉》曰:“旱既太甚,蕴隆虫虫。”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曰:“《韩诗》作‘烔’,音徒冬反。”《玉篇》曰:“热貌。”清代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曰:“《众经音义》四引《埤苍》:‘烔烔,热貌也。’《广韵》:‘烔,热气烔烔。’‘烔’与‘虫’皆徒冬反,故通用。”《博雅》曰:“烔,热也。”《集韵》《类篇》曰:“徒弄切,音洞。火貌。”基于以上分析,可以认为,膈洞病是一种伴有烧灼感的消化道梗阻性疾病。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肾脉微缓为洞,洞者,食不化,下嗌还出。”笔者认为,此处“洞”或为“膈洞”的简称、别称,或为“膈”字在抄写、刊刻中脱落所致。二者当为同一种病。无论推测是否成立,据此症状描述,洞病是上消化道梗阻伴有烧心症状的疾病。

7 结语

《黄帝内经》中尚有“膈塞”一词,作为动词表示阻塞,用于描述消化道阻隔的症状。如《素问·风论》曰:“胃风之状,颈多汗恶风,食饮不下,膈塞不通,腹善满,失衣则胀,食寒则泄,诊形瘦而腹大。”《灵枢·四时气》曰:“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则刺抑而下之,在下脘则散而去之。”《素问·通评虚实论》曰:“隔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从词性和语句关系看,膈塞属于一般描述,还不能构成表示病名的概念名词。

《黄帝内经》中“隔”字,除作为膈膜这个器官的名称外,也常作为阻隔类疾病的统称、泛称或描述,但还不能视为具体的病名。如《素问·评热病论》曰:“薄脾则烦不能食,食不下者,胃脘隔也。”《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故阳蓄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泻,不亟正治,粗乃败之。”《素问·阴阳别论》曰:“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其传为心掣,其传为隔……二阳结谓之消,三阳结谓之隔,三阴结谓之水,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

《黄帝内经》是西汉以前医学文献的汇编,非一时一人之作。因其成书年代久远,限于客观条件和认识能力,往往仅记述了疾病最典型的特点。由于出自不同医家医论,各家记述的侧重点不同,有的侧重典型症状,有的侧重病变部位,因此病名概念上常常会相互交叉或包含。总而言之,以消化道从上到下的顺序,膈咽以吞咽困难、饮食不下为主要症状,病位偏于食管上段。膈中和上膈病情相似,是以饮食不下,食后吐出为主要症状的梗阻性疾病,其中膈中病位在食管下段且伴有呕吐黏液,上膈病位在贲门及附近。下膈指饮食一天后又吐出宿食,可伴有腹痛、发热症状的幽门及其附近的梗阻类疾病。膈洞特指伴有烧心症状的梗阻性疾病。膈肠指以大便不通为主要症状的肠道梗阻。《灵枢·官能》曰:“五藏六府,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温,何经所在。审皮肤之寒温滑涩,知其所苦;膈有上下,知其气所在。”说明《黄帝内经》已经明确认识到膈病有上下位置的不同,形成了对膈病较为系统的认识,并用于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黄帝内经》博大精深且年代久远,对其文字训诂及经文释义历来见仁见智,以上仅为笔者从临床角度分析的一家之言,旨在对现代中医药临床研究有所裨益,欢迎各位同道批评指正。

猜你喜欢
邪气灵枢病证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神农本草经》对“邪气”的认识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侯氏黑散在糖尿病相关病证中的应用
基于太阳阳明经病证探讨颈椎病的防治规律
幸福来自感动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别轻易拔罐刮痧
采采卷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