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后骨膜下注射与鼓室内注射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对比分析

2021-05-24 02:24
医药前沿 2021年5期
关键词:甲强龙骨膜鼓膜

刘 俞

(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 山东 青岛 266071)

突发性耳聋具体是指由各种意外因素导致的耳聋,其发生和遗传因素、疾病损害、药物中毒等有关[1]。发生突发性耳聋不仅会使其听力受损,同时还会对其语言系统发育产生影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一定困难,影响其心理健康。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临床关注热点。目前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是国内外公认可靠的方法之一,但糖皮质激素不宜全身使用,易引发多种不良反应[2]。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局部使用激素的临床优势,包括鼓室内注射和耳后骨膜下注射两种[3]。为进一步了解两种注药方式的临床价值,选取本院2018 年10 月—2020 年2 月收治的58 例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研究,现将研究成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 年10 月—2020 年2 月本院收治的58 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符合突发性聋诊断标准,且为单耳发病,发病时间不超过3 个月,不能耐受全身用药方法(包括自身免疫病及代谢性疾病者;当前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内耳畸形、肿瘤导致的突发性耳聋者;全身激素治疗无反应者),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有关说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8,采用鼓室内注射激素)与观察组(n=30,耳后骨膜下注射激素)。对照组中包含18 例男和10 例女,年龄范围在35 ~68 岁,平均(52.25±6.35)个月。病程1 ~5 天,平均(3.16±1.34)天;观察组中包含16 例男和14 例女,年龄范围在32 ~69 个月,平均(50.48±5.79)个月。病程1 ~4 天,平均(2.56±1.12)天,经过统计学软件的分析,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可以进行分析和比较。本次研究得到院内伦理委员会许可。

1.2 方法

观察组行耳后骨膜下注射甲强龙(Pfizer Manufacturing Belgium NV 规格:40mg 批号:国药准字H20130301)。指导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取适量消毒棉球清洁患者耳后皮肤,在患侧耳后平外耳道口,上缘水平乳突区骨膜下进针,刺入骨膜下后回抽无血,即可注射甲强龙40mg,隔天给药1 次,共用药5 次。注射后嘱咐患者保持耳后清洁干燥。

对照组行鼓室内注射甲强龙(厂家批号同观察组)。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健耳在下,用2%地卡因滴患耳行局部表面麻醉,3 ~5 min 后负压吸引器洗净地卡因,并用70%酒精消毒患耳外耳道,自患耳鼓膜紧张部后下象限用鼓膜穿刺进针,注入甲强龙40 mg/mL,保证鼓室内充满药液,并保持仰卧向健耳偏头位30 min ~1 h,期间避免吞咽动作,置入酒精棉球,次日取出。每3 d 用药一次,连用5 次,同时所有患者均接受扩血管、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

(1)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行纯音听阈检查,了解其听阈值。(2)观察两组总有效率:痊愈指所有症状均消失,听力恢复正常;显效指听阈≥30 dB;有效指听阈在15 ~30 dB 之间;无效指听阈>30 dB[4]。(3)观察两组治疗并发症发生率,常见包括鼓膜穿孔、耳部局部感染、高血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分析软件,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听阈值对比

治疗前两组听阈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听阈值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听阈值对比(± s,dBHL)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听阈值对比(± s,dBHL)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听阈值差值观察组 28 53.47±10.65 24.32±8.71 29.02±8.71对照组 30 55.61±11.02 25.49±7.82 30.43±8.52 t 0.348 1.245 0.664 P>0.05 >0.05 >0.05

2.2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n(%)]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鼓膜穿孔事件发生率较高于观察组,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常见的内耳疾病,近年来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随着人们工作及生活压力的增加,该病有逐年上升趋势,美国突发性耳聋发病率为(5 ~20)例/万,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其发病机制可能为单因素或多因素作用,与病毒感染和内耳微循环障碍有关[5-6]。该病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同时也会给患者的心理带来巨大打击。

关于突发性耳聋的治疗,过去多采用抗病毒治疗,但疗效不佳。现如今,糖皮质激素已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标准治疗方案”,早期常规使用地塞米松静脉治疗,但存在较多禁忌症,如糖尿病或股骨头坏死等不适宜应用,且不良反应较多,如呃逆、失眠等,增加患者不适,使得越来越多的病人主观拒绝静脉用地塞米松;而甲强龙相比其他常用糖皮质激素,有着更高的局部浓度,且存留时间最长,神经保护作用更佳,因此选择该药作为注射药物能更有效改善患者听阈值。以往多采用全身静脉注药的方法,但适应人群较少,且具有以下副反应:(1)长期大量应引起的不良反应。1)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为GCS 使代谢紊乱所致。2)诱发或加重感染。3)诱发或加重溃疡病。4)诱发高血压和动脉硬化。5)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延缓。6)诱发精神病和癫痫。(2)停药反应。1)肾上腺皮质萎缩或功能不全。2)反跳现象。因此,选择一种安全可靠的用药途径备受临床关注[7]。近年来研究发现,采用耳后注射和鼓室注射局部治疗方法疗效显著,本研究进一步调查发现:两种治疗方式均能取得一定疗效,但采用耳后骨膜下注射的安全性更高,且不会引发鼓膜穿孔,其原因可能为经耳后给药,使药液更容易进入乙状窦、听泡和外淋巴液,具有更强的药物作用靶向性[8];而鼓室内给药也同样具有较强的靶位定向性,也能够有效规避血迷路障碍,直接到达内耳发挥药效;但由于需多次穿孔注射,以达到治疗总量,属于有创治疗,且感染的风险较高,增加患者的不适及恐惧感,在临床推广受到限制。总之以上两种途径的激素治疗均有其利弊,能够有效弥补激素全身治疗的不足。

综上所述,耳后骨膜下注射与鼓室内注射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均能取得理想效果,适用于无法耐受全身用药的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应用。

猜你喜欢
甲强龙骨膜鼓膜
小剂量甲强龙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骨膜反应对骨病变的诊断价值
2020 年第1 期继续教育选择题
鼓膜穿孔会影响听力吗?
甲强龙鼓室内注射联合全身激素应用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听力恢复观察
人免疫球蛋白联合阿糖腺苷和甲强龙治疗EB病毒感染患者对症状改善及病毒转阴的影响
骨膜外克氏针固定并切开修复Ⅰ区伸肌腱断裂
普米克令舒联合甲强龙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