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穴位按摩及耳穴埋豆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研究

2021-05-30 03:49欧阳慧萍,陈倩韵
健康之家 2021年16期
关键词:心律失常应用价值

欧阳慧萍,陈倩韵

摘要:目的:分析心律失常疾病应用手足穴位按摩及耳穴埋豆治疗的价值。方法:对时间选取为2019年2月-2021年2月,对入选对象选取为140例患有心律失常疾病的患者,基于诊治手段均匀分组,即药物治疗组与复合治疗组,前组70例患者接受基础药物诊治、后组70例患者接受手足穴位按摩及耳穴埋豆诊治,分析患者疾病指标变化情况,评估心律失常疾病诊治的最佳方案。结果:复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指数是92.8%,高于药物治疗组患者81.4%,P<0.05;复合治疗组患者hs-CRP指标均数为(8.39±2.03)mg/L、纤维蛋白原指标均数为(3.16±0.47)g/L、高切全血黏度指标均数为(5.80±1.86)mPa·s、低切全血黏度指标均数为(7.42±1.50)mPa·s,多个指标均优于药物治疗组,P<0.05;复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包含血压减少3例患者、心动过缓1例患者与头晕迷糊2例患者,总产生率是10.0%。药物治疗组不良反应包含血压减少6例患者、心动过缓2例患者与头晕迷糊3例患者,总产生率是15.7%,互相对比复合治疗组产生率更小,P<0.05。结论:实施手足穴位按摩及耳穴埋豆的模式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可更为全面的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调节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关键词:手足穴位按摩;耳穴埋豆;心律失常;应用价值

心胸外科、心血管内科患者经常出现心律失常,主要是心脏活动传导受阻引出机体心脏搏动频率出现异常,诸多心脏器质性病变患者可表现一定的心律失常症状,若没有及时对患者诊治,可造成患者面临着心力衰竭的威胁,有些甚至存在猝死的风险。我国人民表现出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常规的心律失常疾病采取药物诊治模式,往往由于药物的副作用,患者的依从性等因素,效果不理想。临床医学上,手足穴位按摩及耳穴埋豆诊治方案可更好地改善患者不良症状,控制患者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基于此选取一定数量的心律失常患者加以临床调查统计,目的是研究手足穴位按摩及耳穴埋豆治疗的应用价值,实际情况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某个阶段中接受诊治的心律失常140例患者视作分析对象,分配成不相同的诊治小组,即药物诊治组与复合诊治组,两组患者数量相同。入选标准:经过心电图检查或运动试验确诊为心律失常的患者、愿意加入医学研究的患者、临床信息资料齐全的患者;排除标准:处于孕妇哺乳期的患者与伴随重要疾病的患者。药物诊治组男性有36例患者、女性有34例患者,年龄最小是28岁、年龄最大是87岁,均数57.29±2.71岁。病程最小是7个月、病程最大是27年,均数(13.48±4.16)年;复合诊治组男性有38例患者、女性有32例患者,年龄最小是30岁、年龄最大是89岁,均数59.46±3.17岁。病程最小是9个月、病程最大是28年,均数(15.03±3.76)年。两个小组的患者在年龄等资料没有统计学差异,可以互相对比(P>0.05),同时签订知情协议书。

1.2 方法

对药物治疗组患者实施基础的心律失常药物诊治,即引进普罗帕酮药物,来源于河南科伦药业企业,每日指导患者口服三次、每次两片,即100mg。对复合治疗组患者实施手足穴位按摩及耳穴埋豆治疗:其一,按摩之前做好准备。温热刺激患者手足部位,达到行气活血的作用,还可减少患者紧张压力,体现按摩的有效性。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选取中药液实施手足熏洗操作,保持室内环境的温馨与和谐,给患者播放舒缓心智的音乐;其二,按摩注意要点:手部穴位的按摩操作,要选择在患者身心比较放松的状态下进行,不可在患者饱餐后实施按摩操作,最好是早晚时间段,保持半个小时按摩时间。结束按摩,指導患者喝一些温开水,若患者伴随血液病或者出血倾向的现象,应保持按摩手法的轻柔;其三,手穴主穴。明确手少阴腧穴,即少冲穴位、神门穴位、少府穴位、通里穴位、灵道穴位、极泉穴位,明确手阙阴俞穴,即内关穴位、曲泽穴位、大陵穴位,足穴主穴,即足底涌泉穴位、大脑反射区穴位、心反射区穴位与肾反射区穴位;其四,手足穴位按摩形式:组织患者保持仰卧位,使得患者身体上所有肌肉都可以放松,对手足穴位进行一定暴露,关注患者保暖,室内温度在25℃左右。操作者利用拇指对患者的神门穴位、通里穴位与灵道穴位进行按揉,各个穴位保持2min,患者感觉胀痛感最佳。并且利用屈食指中指对患者的大陵穴位、内关穴位进行点按,各个穴位保持2min,患者感觉酸胀感最佳。逐步向上用操作者掌根密切贴合患者的曲泽穴位、极泉穴位,各个穴位保持2min,按照先轻后重的原则进行按摩。最终操作者两手夹住患者一侧上肢,采取上下搓揉的形式操作四次,拇指对患者的足底心穴位、肾穴位与大脑反射区穴位进行按压,时间保持2min。利用相同的按摩方式处理侧手足穴,关注穴位选取的准确性,患者感觉局部酸胀以及皮肤微微泛红为最佳,动作体现出缓和的特征。每次按摩100次,持续半个小时,每日按摩两次;其五,耳穴埋豆方式。明确耳穴主穴,即神门穴位、交感穴位、皮质下反射区穴位与皮质枕反射区,利用乙醇消毒患者耳郭,引进探棒分析患者耳穴的敏感部位,实施标记操作。随后引进王不留行籽粘,规格是0.6cm×0.6cm,把王不留行籽粘贴在患者穴位中,通过操作者的拇指以及食指指腹开展捏按揉的操作,各个穴位保持5min,直到患者穴位发红透热,按压力量需要按照患者生成轻微的胀痛感而调节,对患者实施早晚睡前自主按摩,时间是5min,三日之后换为机体的另外耳穴部位。强调压豆部位应处于干燥状态,若出现红肿痛痒的情况,医护人员时效性处理,在出现潮湿脱落的情况下动态更换。在此阶段严格监督患者心律失常的病情变动,持续化诊治三日之后,心律失常症状不出现改变,要更改药物诊治模式。

1.3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治疗有效性,每日分析患者自身心律变化,了解患者体征变动,在症状出现缓解趋势后停止药物诊治。完全诊治是患者治疗之后心律规则,心率增加或者减少每分钟十次。或者心律不规则,可心率增加或者减少每分钟二十次,以往症状全部消失;一般诊治是患者心率增加或者减少每分钟十次,可在一定范围内心律依旧不规则,可间隔时间大于等于30″,重点症状基本得以缓解;无效诊治是患者诊治之前与诊治之后症状依旧存在,也就是症状没有出现缓解。有效率=完全诊治率+一般诊治率。

统计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动,涉及hs-CRP指标、纤维蛋白原指标、高且全血黏度指标、低切全血黏度指标。

统计患者诊治期间产生的不良反应,记录总产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则用(%)表示,采用χ2值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统计患者治疗有效性

复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指数是92.8%,高于药物治疗组患者81.4%,P<0.05,χ2=4.106,具体如表1所示。

2.2 统计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动

复合治疗组患者hs-CRP指标均数为(8.39±2.03)mg/L、纤维蛋白原指标均数为(3.16±0.47)g/L、高切全血黏度指标均数为(5.80±1.86)mPa·s、低切全血黏度指标均数为(7.42±1.50)mPa·s,多个指标均优于药物治疗组,P<0.05,具体如表2所示。

2.3 统计不良反应产生结果

复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包含血压减少3例患者、心动过缓1例患者与头晕迷糊2例患者,总产生率是10.0%。药物治疗组不良反应包含血压减少6例患者、心动过缓2例患者与头晕迷糊3例患者,总产生率是15.7%,互相对比复合治疗组产生率更小,P<0.05.χ2=6.246.

3讨论

实际的结果统计上,复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指数是92.8%,高于药物治疗组患者81.4%,P<0.05,说明复合治疗的方式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复合治疗组患者hs-CRP指标均数为(8.39±2.03)mg/L、纤维蛋白原指标均数为(3.16±0.47)g/L、高切全血黏度指标均数为(5.80±1.86)mPa·s、低切全血黏度指标均数为(7.42±1.50)mPa·s,多个指标均优于药物治疗组,P<0.05,那么复合治疗的方式可高度调节患者身体指标,便于减轻患者不良症状;复合治疗组不良反应总产生率是10.0%。药物治疗组总产生率是15.7%,互相对比复合治疗组产生率更小,P<0.05。所以心律失常疾病应选择手足穴位按摩及耳穴埋豆的手段,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身体。

参考文献

[1]李曉瑜,张永顺,管莉文,等.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8(9):1893-1898.

[2]张超群.耳穴埋豆联合穴位按摩在改善腹膜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的应用[J].中医学报,2020(S02):1.

[3]颜小香,饶克瑯,陈晓青,等.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天津中医药,2020,37(12):1397-1400.

[4]储倩倩,怀素丽,杨静.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压豆对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腹泻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35):4873-4876.

猜你喜欢
心律失常应用价值
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
从“虚、痰、瘀、毒”论治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探析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
浅谈公共管理在税务行政管理应用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