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全科临床思维在社区门诊的运用

2021-05-30 05:28彭安强
健康之家 2021年16期
关键词:中医全科

彭安强

摘要:作为中医创新的重要研究领域,中医全科与社区门诊的有效结合获得广泛关注。本文综述全科医生临床思维特点、主要内容以及在社区门诊中的应用,为提供更全面的医疗服务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中医;全科;社区门诊

伴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也在增强。在社区医院中落实中医全科模式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内容。中医已经获得上千年的发展,渐渐地成为一种具有独特性的诊疗方式,可以在平时的诊治活动中获得相关的经验,并将经验传承。在从前,中医能够一人进行多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其与当前的全科医学理念相吻合。因此,需着重对中医全科临床模式开展探究,加强中医诊疗与全科医学间的关联,有效挖掘中医在社区门诊中的优势,提高社区门诊诊疗成效。

1全科医生

当前,在政府的有效倡导中,社区卫生服务获得提高,中医全科临床思维也得到有效推广。但是,就现实情况分析,社区医院的看病人数相对不多,与大型综合医院对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在门诊中,全科医生通常是通过门诊的形式开展对常见病、多发病、一般急症等处理。全科医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使疾病得到最为有效的处理,为后续的住院治疗等提供一定的便利。另外,社区全科医生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可以上门进行医疗服务[1]。全科医生可以通过家访的模式前往家庭中治疗患者,结合患者的真实情况建立相应的病床、医疗档案等。通过此方式,将对患者治疗的有效性提高。并且,全科医生也将医疗保健的作用充分发挥。

2全科医生临床思维特点

全科医生需要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面、细致的了解,通过其达成对疾病精准的分析、判断,同时,科学达成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在开展治疗之中,也要依据患者临床病症的实际情况对于治疗方案适当调整。与专科医生进行对比,全科医生为患者提供的服务有着个性化、持续性等特征。在开展临床治疗中,其临床思维也有着明显的区别[2]。对于全科医生而言,其更加注重对疾病的早期发现与治疗,将重点放在疾病健康的维持与预防方面,其所服务的场所大多是社区,整个过程有着不间断的特征。

全科医生平时常接触的主要是常见病患者,老年人、幼儿相对较多,大多是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应因素较多,全科医生更善于对多发病、常見疾病的治疗,并不是开展某单一病症治疗的专家。所以,全科医生的临床思维有着整体性与综合性特点[3]。全科医生的临床思维主要包含对公共卫生、医疗以及预防等,也要能够对重症、急症进行有效辨别。

3中医全科临床思维主要内容

3.1 整体观

从宏观层面进行分析,中西医在全科医学方面具有相似性。西医采取填写资料、询问等等方式对患者的疾病、病史、心理状态等相关信息进行了解,从而实现对患者病情的全面分析。中医则是利用望闻问切的传统方法对患者的有关信息进行搜集,便于针对患者的症状开展治疗。中医全科理念是利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利用随访等长期跟踪方法达成对相应疾病的早预防与治疗,最大限度地规避相应疾病的产生,提升患者的生活与生命质量。

3.2 治未病

在全科医学理念中,强调预防,期望利用随访、教育活动等方式尽早发现疾病,有效预防恶变。此种思想与中医之中的治未病这一理念较为相似。治未病具体是什么呢?例如,一位老年患者发生咳嗽,其临床初始表现是外热内虚。通过中医的对症治疗后,患者的身体中还是有一部分热毒残余。所以,在之后的治疗中,需要注重对患者脾胃的呵护,避免发生脾胃失和以及肝肾阴虚情况的产生。

3.3 综合论治

在中医方面,辨证论治思想是实现对患者病情快速高效诊断的途径。此方式会以个体病情为主要出发点,综合分析当前中医方面的相应诊治经验,制定对患者的治疗方案。此思想在开展对老年患者的治疗中,疗效无法达到预期。出现这一结果,是因为多数老年人遭受慢性病的困扰,需要连续且稳定的进行健康跟踪、管理。所以,中医在开展对老年患者的治疗中,应将辨证论治、中医慢病此两种有机结合,可长时间达成对患者病情转变的有效跟踪,帮助老年患者实现生命周期的延长。

3.4 医患互动

在中医全科的诊疗工作中,人是需要着重关注的内容。其中,包含患者的既往病史、生活环境等。通过对患者基础性资料的有效搜集,可以帮助医生更为全面地掌握对患者身体状况,也能增加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配合程度。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与患者实现和谐、友好关系的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可以更好地推动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互动、沟通,将诊治进程有效提高。在社区门诊中,如果可以有效落实卫计委发布的相应规范,积极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活动,能够更为全面有效地开展医疗服务。通过相应针对性措施的落实,社区能够大范围为患者进行疾病、药物等相关知识的普及,转变患者对于保健品等认知,提高患者对于医生所制定的医疗方案的认可程度,也能够更为积极地配合治疗。由于因为慢性病的病程相对较长,病因具有复杂性,不能只依靠药物实现控制,所以,医生需要引领患者实现平时生活习惯的改变,有效引导患者监控自己的身体状况等,加强患者对慢性病的治疗。通过有效的医患交流,可以让患者提高对个人身体的管理意识,也可以更为方便医生跟踪与监测患者的身体情况,达成预防病变。

4社区门诊中运用中医全科临床思维措施

4.1 在正确指导中落实

伴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趋势越加严重,疾病也在发生等。基于目前的发展现状,需要积极实现全科医学模式的构建。但中医全科医学本身属于新兴学科,此种思维在社区应用中还未形成相关的模式。所以,怎样在社区门诊中将中医全科临床思维的优势发挥还处于探索之中。中医全科临床思维本身有着一定的优势,如传统中医学具有的整体观、时间治疗学理念、治未病的预防思想等在临床中都有着明显的优势,需要将其有效应用进一步发扬。但在2015年发布的《关于做好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的通知》中,附件中明确表明需运用以中医健康理论为中心的中医全科诊疗思维,这对于全科临床思维的应用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4.2 充分发挥服务特色

中醫全科医生多数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工作,通常与附近的患者建立起长时间且固定的诊疗关系。因此,能够开展对患者的主动式、契约式、预约性、个体化等多项服务的结合。同时,对于患者的生活状况、社会心理背景等了解较多,可以更为全面有效搜集对患者相关资料,动态化达成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判断治疗效果。在临床工作中,需要将此种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体现出中医全科临床思维的特点。大多数中医全科医生其本身对中医全科临床思维处于一个较为陌生的状态,因此,一定要开展对社区门诊中医在此方面思维的培训工作,才能够真正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医全科思维诊疗模式。在历史层面分析,以前的中医基本在农村、社区等工作,与人们的生活环境相对较为贴近。所以,可积累丰富的全科诊疗理念、经验。随着《中医药法》的颁布,为新时期中医药的传承、发展指明具体的方向。目前,需要基层中医全科医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将中医全科临床思维进一步深化,提高全科服务能力,转变服务模式,将服务特色有效发挥,也增强服务成效,成长为优秀的中医全科医生,更为高效地为社区居民服务。

为更好地促进中医事业的发展,中医医生需要积极的锻炼全科医疗思维,投身于社区门诊中,加强临床能力。并且,要以缓解或者是根治患者疾病为重要职责,积极通过全科临床思维开展工作,努力成为具有全科临床思维的高水平中医师,

参考文献

[1]魏学娟,吴浩,葛彩英,等.导师制莱斯特评估包教学模式在全科门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1,20(08):823-829.

[2]陈凯,梁翠菲.咳嗽的全科诊断策略[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3):1707-1710+1716.

[3]高峰,张勤梅,周永飞,等.提高中医全科住培医师对针灸科临床带教满意度的方法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20):195-197.

[4]王琦,左必军,朱斌.上海市部分行政区域内社区中医全科医师工作现状[J].职业与健康,2020,36(19):2724-2728.

[5]钱志龙,戈园园,陆萍,等.社区全科医师不同临床岗位胜任力的同质性和差异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28):3576-3582.

[6]闫红梅,姜岳,李世增.中医全科临床思维在社区门诊的运用[J].慢性病学杂志,2020,21(03):356-358.

[7]李立明.基层社区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解析[J].中国乡村医药,2020,27(01):60-61.

猜你喜欢
中医全科
《全科护理》稿约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糖尿病患者的中医饮食护理相关问题分析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中医英译的误译现象探析
社区中医干预初产妇产后焦虑及抑郁的效果
刍议中医养生理念在瑜伽教学中的融入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突显独特之美 发挥全科价值
全科专业招生“遇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