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L1在浸润性肺腺癌各亚型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2021-07-02 08:10张世豪梁远秋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学分腺癌生存率

张世豪,高 敏,周 婵,梁远秋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市人民医院病理科,广东 东莞 523059)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根据中国国家癌症登记处(NCCR)2015—2018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原发性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的癌症[1]。放疗和化疗对其的疗效较低,虽然针对基因的靶向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但由于靶向药物的耐药性以及驱动基因野生型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占比较大,肺癌患者的预后依然较差。免疫疗法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式,一些患者甚至是晚期患者的生存期也有可能延长。目前免疫治疗已被广泛运用在恶性黑色素瘤、肺癌、乳腺癌、胃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是继手术、放疗和化疗及靶向治疗后又一种具有潜力的肿瘤治疗方式。随着PD-1/PD-L1 抑制剂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广泛应用,明确PD-L1作为肺癌潜在生物标志物的预后评估价值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东莞市人民医院病理科存档的原发性肺腺癌石蜡标本94 例,同时选取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石蜡包埋连续4 μm 切片。所选择的研究对象均有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试验标本均为手术切除大标本;研究对象在术前均未进行任何治疗,包括辅助放疗和化疗、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等;所选择的研究对象术后病理学报告均已确诊为原发性肺腺癌,并且至少由两位副高职称病理诊断医师对所选病例进行组织学分型。随访跟踪患者的预后状况,计算自患者手术日起,统计其3年生存率。

1.2 PD-L1 免疫组化染色及判读方法PD-L1 单抗购自亚科因(武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二氨基联苯胺(DAB)显色试剂盒购自丹麦Dako 公司。参考AL-SHIBLI 等[2]的标准判读肺腺癌中PD-Ll 的表达,PD-Ll 的表达评估采用半定量法,即PD-Ll 的表达得分=染色强度×阳性细胞百分比得分。①染色强度的划分方法:无着色0 分,淡黄色颗粒不明显1 分,棕黄色颗粒2 分,棕褐色粗颗粒3 分。②阳性细胞百分比≤10% 时1 分,10%<阳性细胞百分比≤50%时2 分,阳性细胞百分比>50% 时3 分。③PD-Ll 的表达得分≥3分时判读为阳性,<3分时判读为阴性。以PBS 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以已知阳性结果的扁桃体组织切片作为阳性对照。

1.3 统计学处理使用SAS 25 软件进行分析,不同PD-L1 免疫表型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秩和检验进行不同组织学分型组间的预后比较,采用Kaplan-Meier 法分析并绘制生存曲线,应用Log-rank 法检验差异性,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D-L1 表达与肺腺癌组织学分型的关系94例肺腺癌患者,附壁型为主16 例、腺泡型为主47例、实性型为主18 例、乳头型为主7 例、微乳头型为主6 例,分别占总样本量的17.0%、50.0%、19.1%、7.4%、6.4%;PD-L1 蛋白表达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其表达率为39.4%(37/94),不同组织学分型中PD-L1 表达率分别为附壁为主组18.8%,腺泡为主组34.0%,实性为主组50.0%,乳头状为主组57.1%,微乳头为主组83.3%,其中微乳头为主组PD-L1 表达率最高;PD-L1 的表达与组织学分型相关(P<0.05)(表1,图1)。

表1 肺腺癌组织中PD-L1蛋白表达与组织学分型的关系

图1 肺腺癌肿瘤细胞PD-L1蛋白表达(EnVision×20)

2.2 PD-L1 表达与肺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在37 例PD-L1 阳性肺腺癌患者与57 例PD-L1 阴性肺腺癌患者中,PD-L1 阴性肺腺癌患者3年生存率(87.7%)明显高于PD-L1 阳性肺腺癌患者(67.6%),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PD-L1蛋白表达与肺腺癌预后的关系

2.3 肺腺癌组织中PD-L1蛋白表达与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关系随访跟踪94 例肺腺癌患者的预后状况,计算自患者手术日起,统计其3年生存率。随访期间死亡19例,病死率为20.2%。进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合log-rank 检验,可见PD-L1 蛋白表达与患者生存期有关,PD-L1阳性肺腺癌患者的3年生存状况要明显差于PD-L1 阴性的肺腺癌患者(P<0.05)(图2)。

图2 不同PD-L1表达肺腺癌患者的生存曲线

2.4 肺腺癌不同组织学分型组间的预后情况分析94 例肺腺癌患者,不同组织学分型中3年生存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附壁为主型93.8%、腺泡为主型85.1%、实性为主型72.2%、乳头状为主型57.1%、微乳头为主型50.0%,其中微乳头为主型的3年生存率最低,不同组织学分型组间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PD-L1 是B7 超家族的一个成员[3-4],是由290个氨基酸组成的Ⅰ型跨膜蛋白。PD-L1广泛表达于造血细胞(DC、巨噬细胞、肥大细胞、T 细胞和B 细胞)以及非造血细胞(内皮细胞、上皮细胞和肿瘤细胞)。肿瘤微环境中的肿瘤细胞为逃避免疫系统的监控,可通过多种机制上调PD-L1 的表达,PD-L1 与PD-1结合后,参与T细胞受体信号的负反馈调节[5],促使肿瘤的免疫逃逸[6]。而拮抗这一通路则可破坏肿瘤的免疫抑制微环境,增强T 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效应。目前,PD-1/PD-L1 抑制剂已成为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既往研究报道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肿瘤细胞PD-L1 表达范围为24%~60%[7]。马薇等[8]的研究结果显示,在47 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D-L1 在癌细胞的阳性表达率为48.93%(23/47),PD-L1 在癌细胞及癌间质中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预后呈负相关,并且非小细胞肺癌中PD-L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生存期有关,即PD-L1阳性组的生存时间较阴性组的生存时间短(P<0.05);王也等[9]的研究结果显示,PD-L1 的总体阳性率为27.5%(30/109),虽然PD-L1 的表达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8),但临床分期越晚,其PD-L1 表达的阳性率越高。MU GY 等[10]研究结果显示,PD-L1 的表达与组织学分型之间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多变量分析中,PD-L1阳性组的肺腺癌患者与预后不良显著相关。KOH J等[11]的研究显示,PD-L1 的表达相关因素中包括实体型和微乳头型等分化较差的组织学亚型(P<0.05)。在本实验研究中,PD-L1蛋白表达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其阳性率为39.4%(37/94);PD-L1 蛋白表达与患者生存期有关,PD-L1阳性组的肺腺癌患者的3年生存状况要明显差于PD-L1 阴性组的肺腺癌患者;不同组织学分型中3年生存率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附壁为主型预后较其他4型好,而微乳头状为主型预后最差,这与其他研究者的研究结果基本吻合。

PD-L1在恶性黑色素瘤、乳腺癌、胃癌等多种肿瘤细胞中均呈高表达,并且参与肿瘤细胞免疫逃逸。WANG Q 等[12]对60 项研究10 310 例肿瘤患者进行Meta 分析,结果显示PD-L1 表达与预后的有关,PD-L1 过表达与多种实体肿瘤的总体生存率(OS)和无病生存率(DFS)/无进展生存率(PFS)不良相关,尤其是在乳腺癌、肾癌和尿路上皮癌等中。PD-L1 过表达可预测不同癌症的不良预后。MAO J等[13]发现PD-L1 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TNM 分期有关。PD-L1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总体生存率(OS)降低有关,提示PD-L1 可通过抑制TIA-1 和IFN-γ 表达细胞的浸润而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因此,PD-L1 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可能是预测预后的一个有用的独立指标。

在本研究中,PD-L1 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之间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相关性。另外,PD-L1 阳性组的肺腺癌患者与预后不良显著相关。我们研究的一个局限性是样本量小,尽管如此,我们的实验结果仍然提示PD-L1 在肿瘤预后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肺腺癌治疗的预后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猜你喜欢
学分腺癌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益肺解毒方联合顺铂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影响
学分美食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HIF-1a和VEGF-A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GSNO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