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护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护理知识调查现状分析与对策

2021-07-02 08:11张宇皓杜亚倩谢红英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隔离病房职称肺炎

张宇皓,杜亚倩,张 艳,常 攀,谢红英

(1.赣南医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2.赣南医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3.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江西 赣州 3410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防控难度大,目前仍在全球蔓延,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1]。虽然国内疫情暂时有所控制,但仍有再次暴发的风险[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断巩固防控战果[3]。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士作为疫情防控的先锋、主力军,其扎实的感染防控知识和危重症患者护理能力是降低新冠肺炎死亡率的关键[4]。本研究拟采用横断面调查,了解ICU 护士新冠肺炎护理知识水平,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电子网络问卷,调查2020年7—8月赣州市二级以上医院ICU 护士的新冠肺炎护理知识水平。依据WILKINS LT 等[5]的多元线性回归样本含量的经验估计方法,至少需要样本量110名,考虑20% 的失访率,最终至少需要样本量132 名。纳入标准: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的在职执业注册护士且目前在ICU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年龄≥18 岁;能使用微信参与网络问卷调查。排除标准:拒绝参加本研究;外出进修、事假、产假等原因不在岗的护理人员。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状况、职称、聘任方式、医院级别、从事危重症护理年限、是否参加援鄂、是否参加过当地新冠肺炎隔离病房工作。

1.2.2 新冠肺炎护理知识问卷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于2020年3月1日发布的《新冠肺炎重型、危重型患者护理规范》[6]为基础,经专家会议研究设计而成。专家组成员共10名,来自护理部、院感科、ICU 和呼吸科,男性1 名,女性9 名;年龄38~57 岁,平均(45.30±5.38)岁;工作年限18~39年,平均(27.00±5.94)年;博士1 名,硕士2 名,本科7 名;高级职称8 名,中级职称2 名。专家判断依据(Ca)0.89,专家熟悉程度(Cs)0.74,专家权威程度(Cr)0.82>0.8,专家权威程度高。共提取出2个维度:①ICU 病区设置与护理人力管理(以下简称病区管理维度),包括病区设置、设备设施、护理人力配置与排班原则等共计14个条目,得分范围0~43 分;②重型/危重型患者病情监测与护理(以下简称病情监护维度),包括危重患者临床表现、一般护理、氧疗、人工气道、机械通气、俯卧位通气、镇静镇痛、体外膜氧合等共计20个条目,得分范围0~57 分。问卷满分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知识掌握情况越好。问卷总体及各维度Cronbach α系数均>0.8,提示问卷内部一致性良好。

1.3 调查方法及步骤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采用电子网络问卷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56 份,回收问卷142 份,回收率91.03%,剔除答题时间<10 s或答题呈明显规律性的无效问卷1 份,最终有效问卷共141 份,问卷有效率为99.30%。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26.0 进行数据分析。性别、年龄、职称等计数资料采用n(%)描述。不同人口学特征护士新冠肺炎护理知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经正态性检验,若满足正态性,两组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ANOVA分析,事后比较采用LSD 法;若不满足正态性,两组资料比较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克鲁斯卡尔-沃利斯单因素ANOVA 分析,事后比较采用Bonferroni校正法调整显著性值。得分以均数±标准差或中位数、百分位数间距M(IQR)表示。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探讨护士新冠肺炎护理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ICU 护士新冠肺炎护理知识掌握现状见表1。不同性别、婚姻状况、科室、医院级别护士新冠肺炎护理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①年龄:36岁~护士新冠肺炎护理知识得分高于26 岁~及18 岁~护士,总分及病区管理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学历:本科护士新冠肺炎护理知识得分高于大专、中专护士,总分及病区管理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职称:副主任护师新冠肺炎护理知识得分高于主管护师、护师、护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从事危重症护理工作年限:工作6年~护士新冠肺炎护理知识得分高于工作3年~及~2年护士,总分及病区管理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聘任方式:正式在编护士新冠肺炎护理知识得分高于人事代理及临时聘用护士,总分及病情监护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⑥是否参加“援鄂”:参加过“援鄂”护士新冠肺炎护理知识得分高于未参加援鄂”护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⑦是否参加过当地新冠肺炎隔离病房工作:参加过当地新冠肺炎隔离病房工作的护士新冠肺炎护理知识得分高于未参加过当地新冠肺炎隔离病房工作的护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表1 不同人口学资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护理知识得分比较/n=141

2.2 ICU 护士新冠肺炎护理知识得分的多元回归分析以ICU 护士新冠肺炎护理知识总分为因变量,以年龄、学历、职称、从事危重症护理工作年限、聘任方式、是否参加援鄂和是否参加过当地新冠肺炎隔离病房工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统计结果显示,R2=0.297,调整后R2=0.265,F=9.428,P<0.001,职称、是否参加援鄂和是否参加当地新冠肺炎隔离工作是ICU护士新冠肺炎护理知识总分的独立影响因素,可解释其26.5%的变异,见表2。

表2 ICU护士新冠肺炎护理知识得分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续表1 不同人口学资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护理知识得分比较/n=141

3 讨论

3.1 ICU 护士新冠肺炎护理知识水平处于中等水平赣州地区ICU护士的新冠肺炎护理知识总得分为(61.33±11.05)分,处于中等水平,略高于李小云等[7]在湖北长沙市的调查结果(56.74±10.85)分。分析原因,可能是李小云等开展研究的时间在疫情暴发初期,疫情防控与培训还处于摸索阶段,而本研究于全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进行调查,各级医院均已对新冠肺炎相关知识进行了多次培训,故知识水平相对而言较高。

3.1.1 低年资ICU 护士疫情防控知识薄弱本次调查中,病区管理维度得分为(24.58±7.06)分,处于中等水平。本组人群中,年龄<36 岁、大专学历、护士和护师职称、从事急危重症工作<2年的ICU护士其病区管理知识掌握程度均低于年龄>36 岁组(P<0.01)、本科学历(P<0.05)、主管护师职称(P<0.01)、从事急危重症工作>6年的护士(P<0.01);未参加援鄂、未参与过当地新冠肺炎病房工作的护士其疫情防控知识掌握程度也低于本组参加过上述工作的护士。在护理知识条目中,隔离病区布局与设置、污染区的识别、病毒主要传播途径和病房空气要求回答正确率<60%,说明ICU 护士的疫情防控知识薄弱。

3.1.2 低职称ICU 护士病情评估能力有待提高,护士编制影响护士病情评估能力病情监护维度为(36.74±6.31)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作为护理程序的第一步,病情评估占据重要作用。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病情重、变化快,ICU 护士只有快速、准确识别患者的病情变化,才能辨别事件的优先级,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挽救患者生命。在本维度知识条目中,动脉血气值分析、镇静评估、氧疗指征、血浆治疗、吸痰负压等回答正确率<60%,说明ICU 护士的病情评估能力有待提高。本组人群中,护士与护师、临时聘用、未参加援鄂及未参加当地新冠肺炎隔离病房工作的护士,其病情监护维度得分低于主管护师、正式聘用、参加过援鄂和当地新冠肺炎隔离病房工作的护士。分析原因,职称低的护士相对缺乏工作经验,在平时工作中过于依赖医生的判断、相信权威,被动执行医嘱,缺少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9]。在聘任方式方面,临时聘用制护士的病情评估能力显著低于正式编制和人事代理的护士。相比临时聘用护士,正式编制和人事代理的护士的稳定可促进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增加护士的自我效能感,进而提升自信并对工作表现产生积极影响。

3.2 职称及相关工作的经历对ICU 护士的新冠肺炎知识掌握有影响结果显示,职称、相关工作的经历,如是否参加援鄂和新冠肺炎隔离工作是ICU护士新冠肺炎护理知识总分的独立影响因素。①不同职称护士的新冠肺炎护理知识总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管护师职称得分显著高于护师与护士职称(P<0.01),这与李小云等[7]的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护士及护师职称的护士工作经验、护理能力都相对缺乏,对于患者评估、护理重心把握不足;主管护师不仅工作经验丰富,对于病房管理、患者病情评估和护理都能娴熟地应对,同时为解决临床问题会主动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10],故其得分比护士、护师职称的护士高;②参加援鄂的护士总得分显著高于没有参加援鄂的护士总得分(P<0.01)。参与援鄂的护士其本身工作能力强,在赶赴疫区前后都接受了新冠肺炎护理知识、技能培训。且要求必修完全掌握、考核通过才能进入隔离病房[11]。同时杨秋等[12]发现,援鄂护士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成长,其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③参加当地新冠肺炎隔离病房工作的ICU护士总得分显著高于没有参加当地新冠肺炎隔离病房工作的ICU护士总得分(P<0.05)。在疫情暴发时,各级医院迅速组建新冠肺炎隔离病房护理应急梯队,在招募队员时,主要以工作满3年、年龄<45 岁的护士为主[13]。该类护士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工作能力优秀,在上岗前均接受了相关培训和应急演练[14],其新冠肺炎护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水平高,故其得分高于未参加当地新冠肺炎隔离病房工作的护士。

3.3 对策

3.3.1 强化ICU 护士新冠肺炎护理知识培训与疫情防控流程演练新冠肺炎主要以飞沫、气溶胶等形式传播[15-16],ICU 护士与新冠肺炎患者接触密切,大部分治疗和护理及照护需要护士完成,职业暴露危险高[17]。本研究中,年龄<36 岁、大专及以下学历、护士及护师职称和从事急危重症工作<2年的“四低”ICU 护士疫情防控知识薄弱,在管理上要反复强化该人群的新冠肺炎护理知识培训和疫情防控流程演练,使其掌握牢固的新冠肺炎护理知识,树立强烈的疫情防控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严防暴露。具体措施如下:①培训准备。组织培训团队,主要由院感、流行病学和有抗击新冠肺炎及相关工作经历的护理专家组成,在开展培训前由当地危重症护理专业委员会对专家团队进行统一培训、考核,取得师资认定以确保培训同质化;制定培训内容与计划,培训内容主要为本次调查中掌握不佳的新冠肺炎理论知识,如隔离病区布局与设置、污染区的识别、病毒主要传播途径和病房空气要求相关知识,共计8个课时;培训计划方面,有调查显示50% 以上学员认为每次培训时间30~60 min 为宜,70% 以上学员认为每周开展2次培训为宜[18],故本研究计划每周开展2次培训,每次60 min以内,共2个课时,4 周内完成本次所有培训;②培训实施。线上培训因其本身特点,学员可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听课时间与地点,此外,学员学习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成为较为热门的培训方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20]。同时邵菡清等[19]指出,护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将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才是长久发展的良策[18]。线上培训方面,本研究拟依托网络平台,如钉钉APP 建立培训群,设专人担任管理员并将本组研究中学历、年资、职称低的ICU护士纳入培训班级群,按序号—姓名—职称—年资做好备注并统一管理。培训前一周管理员通过群公告、群文件发布培训安排与内容,学员可提前预习;开课前10 min授课专家入场调试音视频及网络设备;前5 min学员进行钉钉APP手机端签到,确保培训参加率,同时学员可以通过互动面板留言提问;开课前后10 min 由授课专家进行课前预习答疑与难重点讨论。直播授课环节采用图片、幻灯片、视频等形式开展,讨论互动环节采用连麦、留言方式提升师生互动与情感交流,进一步提升学员的知识掌握程度与学习热情。线下培训方面,采用模拟情景方式,设立“三区两带两线”的防控布局、开展疫情防控流程演练,使学员亲身感受并知晓病区布局与设置、各区域的特点,在做好防护的同时对病毒传播方式、病房空气要求有更加深刻的理解,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明确工作流程与职责,强化岗位胜任能力,进一步提升新冠肺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国内诸多研究也证实该形式培训能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14,21-25];③培训评价。学员所在各科室教学秘书负责日常监督,每日随机抽取1~2个培训知识点进行晨间提问;培训结束进行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85~90分者为合格,91分及以上者为优秀,未通过考核者予以补考,并将考核表现与绩效挂钩。

3.3.2 提升ICU 护士病情评估能力传统培训方法以“高带低”为主,低年资护士被动接受高年资护士的知识,缺乏独立思考的机会,同时因缺少趣味性与教学引导性,培训效果欠佳。叶燕婷[8]的研究发现,对低年资护士开展系统化评估和风险预判培训可有效引导低年资护士的独立思维,并提高病情评估能力。培训主要分为3个阶段:①理论讲授法:依托当地急危重症护理专委会,邀请、选拔讲授能力强、见解独到的以及参与过抗击新冠肺炎相关经历的临床护理专家担任培训者,通过提前录制视频课程、钉钉APP 线上发布的形式进行理论培训;②情景案例模拟:每周在线下设置模拟工作坊,以经典病例或疑难病例为基础,通过模拟应急和抢救情景,培养护士的综合判断反应能力。护士在逼真的环境中与模拟患者进行互动,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评判性思维收集资料、分析问题、拟定计划、提出对策,在降低护理风险的同时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③小组讨论:针对本次调查中职称低、未参加过援鄂和未参加过当地隔离病房工作的ICU 护士,按每组8~12 名分为数个小组,在培训者指导下,以案例分析、组内讨论形式开展,重点强化本次调查中掌握情况不佳的知识,如血气分析、镇静评估、氧疗指征等。学员分析现有案例、提出问题和对策,并对自己和他人护理行为的合理性、有效性进行评价;通过培训者点评指导、归纳总结,进一步提高培训对象的病情评估能力。除此之外,对于临时聘用护士,管理者也要加大对此类群体的培训与支持,让其拥有同样的发展权利与再教育机会,提升其职业认同感,进而提高工作表现和护理能力。

4 结 论

本研究发现ICU护士的新冠肺炎护理知识水平掌握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年龄<36 岁、护士及护师职称、大专及以下学历以及无抗击新冠肺炎相关经历的ICU护士,其疫情防控知识、病情评估能力有待加强。管理者可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方式并以理论培养、案例分析和讨论的形式对该人群进行针对性培训,以提升其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护理能力。

猜你喜欢
隔离病房职称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广州两名隔离病房高考生双双上线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新冠肺炎隔离病房内医务人员应激(压力)反应与心理韧性现状及相关性研究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快速组建老干部发热隔离病房的探索与体会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问答》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