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治疗腹膜后妊娠1例

2021-07-24 12:02纪红景高景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21年7期
关键词:下腔输卵管腹膜

纪红景 高景春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大连 116011)

异位妊娠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约占95%),卵巢、宫颈、阔韧带、腹腔等处异位妊娠少见,其中腹腔妊娠仅占异位妊娠的1%[1],但病死率可达非腹腔妊娠的8 倍[2]。在极特殊情况下,胚胎植入腹膜后间隙,种植于腹膜后组织,形成腹腔妊娠的罕见类型——腹膜后妊娠。由于可能侵袭大血管,腹膜后妊娠可能引起致命性的大出血,但其诊断和治疗往往因不典型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而延迟[3]。现将我院2018 年11 月收治的1 例腹膜后妊娠报道如下,强调对不明部位妊娠者要高度怀疑腹膜后妊娠。

1 临床资料

患者30 岁,因“停经52 天,右侧腰腹痛1 天”2018 年11 月25 日急诊入院。既往月经规律,孕2产0,均为自然受孕,2 年前因异位妊娠经腹行右侧输卵管切除术。本次妊娠停经33 天查尿妊娠试验阳性。停经51 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腰腹持续性胀痛,阵发性加重,伴恶心、呕吐,无阴道流血及肛门坠胀感。就诊于外院,查血β-hCG 25 315 mIU/ml(未孕时参考范围:0~8.3 mIU/ml),孕酮8.85 ng/ml(早孕期参考范围:4.73~50.74 ng/ml),妇科超声提示“宫旁左附件区见混合性包块”,具体不详。就诊于我院,以“腹痛原因待查(左输卵管异位妊娠?)”急诊收入院。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腹软,右腹部压痛、反跳痛(+),右肾区叩击痛(+),妇科查体未及异常。全腹CT 平扫(图1):腹膜后混杂密度影59 mm ×39 mm,右肾周筋膜增厚、模糊,下腔静脉上段受压显示欠清,下腔静脉下段及双侧髂总静脉增宽。复查彩超(图2):脐右旁见混合回声区52 mm ×65 mm ×38 mm,其内见妊娠囊样结构,可见卵黄囊;子宫内膜厚22 mm,其内见不规则液性暗区31 mm ×18 mm;双附件无包块,盆腔无积液。结合右侧腰腹痛病史、右肾叩击痛体征、血hCG、CT 及彩超结果,高度怀疑“腹膜后妊娠”,全麻下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见:子宫大小及外观正常;左卵巢正常,左输卵管表面略迂曲、水肿;右输卵管缺如,右卵巢正常;右侧阔韧带后叶及卵巢悬韧带外侧之腹膜可见大片蓝染,盆腔未见明显血块及游离血;十二指肠下方大网膜上可见新鲜血液,部分呈凝血块样;暴露十二指肠下方之后腹膜,见腹膜后直径4~5 cm 囊性物,表面腹膜完整,其向外向下之后腹膜明显蓝染;打开囊性物表面腹膜,见囊性物左下侧紧贴于肠系膜下动脉,下方紧贴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表面。根据探查结果,“腹膜后妊娠”诊断明确,行腹腔镜下腹膜后妊娠物切除术,病灶于分离过程中破裂,内见绒毛组织(图3)。全面清除局部暗血块及妊娠物,常规止血、关腹。手术顺利,手术时间2 h。术后病理:(腹膜后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表面)见绒毛组织(图4)。血β-hCG 术后第1 天5095 mIU/ml,术后第8 天213 mIU/ml,术后第37 天降至正常。术后40 天月经来潮,月经正常。

图1 术前腹部CT A.腹膜后混杂密度影,其下方压迫之下腔静脉上端显示欠清;B.右肾周筋膜增厚、模糊;C.双侧髂总静脉增宽 图2 术前超声 A.腹腔妊娠囊,其内可见卵黄囊;B.子宫内膜增厚伴宫腔积液 图3 腹腔镜所见 A.右输卵管缺如,右卵巢正常,右侧阔韧带后叶及卵巢悬韧带(无损伤钳处)外侧之腹膜可见大片蓝染(ROV -右侧卵巢,U -子宫);B.腹膜后血肿;C.血肿破裂后,其内可见绒毛组织 图4 术后病理:(腹膜后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表面)见绒毛组织(HE 染色×100)

2 讨论

腹膜后妊娠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综合文献报道,可能的机制有4 种:①经血管、淋巴管转移:类似于滋养细胞疾病的血行转移和子宫内膜癌的淋巴转移[4,5],Persson 等[6]在腹膜后妊娠的术后病理组织中发现扩张的淋巴管和淋巴组织。②经瘘管或后腹膜缺损转移:输卵管切除术后,输卵管残端与后腹膜之间形成瘘管,子宫与后腹膜直接相通[7,8];手术、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均可能造成后腹膜损伤[9]。③直接种植: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后,活跃的胚胎绒毛在肠管的挤压下,先种植于后腹膜表面,再侵入腹膜后[7,10]。④辅助生殖相关:受精卵通过取卵造成的子宫穿孔以及腹膜损伤进入腹膜后间隙[4,11]。本例有输卵管切除史,腹膜后妊娠可能通过瘘管进入腹膜后间隙。

OuYang 等[12]从PubMed 数据库检索到25 篇腹膜后妊娠文献,共26 例,腹膜后妊娠的临床表现可从无症状到失血性休克,其中腹痛54%(14/26),阴道流血8% (2/26),腹痛合并阴道流血 15%(4/26),无症状23%(6/26),19%(5/26)的病例就诊时出现失血性休克。由于血肿破裂前无盆腔积液,故妇科检查体征不明显,常规阴式超声无法到达血肿范围,因此腹膜后妊娠的初步诊断率仅为31%(8/26)。目前还没有腹膜后妊娠诊断和治疗的明确指南,诊断主要基于以下因素[11,13]:①停经史;②突发腹痛、腰痛,无创伤史;③腹腔内出血迹象和下腹压痛阳性;④血hCG 升高;⑤影像学检查显示腹膜后肿块,宫腔内无妊娠囊。腹膜后妊娠的治疗以手术为主,目前多采用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因腹膜后妊娠常发生于血管周围,手术可能造成大出血,故也有学者尝试保守治疗。Huang 等[7]报道2 例无症状、病情稳定的腹膜后妊娠经CT 引导下妊娠囊内注射甲氨蝶呤保守治疗成功,但Zhang 等[14]报道1 例甲氨蝶呤+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失败后改行手术。因此,保守治疗的适应证和方法仍需要后续研究。

由于罕见性和复杂性,腹膜后妊娠的诊治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当接诊停经合并腹痛的患者时,务必行血hCG 检查。当阴道超声检查阴性时,需完善腹部CT 或MRI 检查,除外腹膜后妊娠。腹腔镜不仅是腹膜后妊娠的确诊工具,也是治疗的重要手段。采用腹腔镜治疗腹腔后妊娠的妇科医生应该接受良好的培训,熟练掌握腹膜后解剖,并准备在出现大出血等并发症时改为开腹手术,必要时多学科协同手术。

猜你喜欢
下腔输卵管腹膜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原来是输卵管积水惹的祸
活血化瘀药对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结局的影响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原来是输卵管积水惹的祸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